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圓圓埋在哪裡一直爭論不休,為何發現其墓後,專家卻沉默了

陳圓圓埋在哪裡一直爭論不休,為何發現其墓後,專家卻沉默了

陳圓圓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堪稱歷史名人。就因為其名氣太大,有著巨大的名人效應,因此近幾年關於她死後究竟葬於何處,一直處於爭議之中,口水仗是一出接著一出。

陳圓圓埋在哪裡一直爭論不休,為何發現其墓後,專家卻沉默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陳圓圓劇照)

這不,雲南和貴州就圍繞陳圓圓墓地的「歸屬之爭」,開始了隔空角力。

雲南的觀點貌似理由充足。

這陳圓圓不是在昆明的蓮花池投湖自盡了嗎?當年吳三桂在此處特意為他的摯愛陳圓圓修建了「安阜園」,還為她塑碑立像。現在這塊碑像雖經百年風雨侵蝕,還完好無損屹立在這裡。而且,單單是在昆明就可以找出三處陳圓圓的墓地。至於文獻記載,那更是多如牛毛,隨便找出幾篇史料,就能力證陳圓圓最終葬在了昆明。

當然,貴州的證據也非常有力。

在貴州岑鞏縣馬家寨,有一處地名叫襄子的地方,就是依據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的名字得來的。在這裡發現了極為隱秘的陳圓圓的墓葬。

墓碑上刻著如下文字:「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孝男吳啟華,媳塗氏立,孝孫男吳仕龍、吳仕傑……皇清雍正六年歲次戊申仲月吉日立。」

據墓葬的後人解釋,之所以稱為「聶氏」,不稱作「陳氏」,其一是為了保密;其二是為了表明墓主人的身份。陳圓圓本名叫邢沅,後因其幼時家貧,被寄養在一位姓陳的姨夫家中。出道學藝後,改名為陳圓圓。而「聶」字拆開來講,隱含有「雙耳」的意思,恰好符合「邢」「陳」左右各有一耳的解釋。

而「吳門」也是一語雙關之意,一是代表陳圓圓嫁給了吳家;二是指代陳圓圓的出生地蘇州,因為在古代,蘇州也稱作「吳門」。

陳圓圓埋在哪裡一直爭論不休,為何發現其墓後,專家卻沉默了

(吳三桂劇照)

還有一個問題,既然是吳三桂後人落腳的地方,為何叫做馬家寨呢?

這是因為當初吳三桂被清廷打敗後,陳圓圓在大將軍馬寶的一路護送下,歷經千難萬險,才逃到這個當初異常荒涼的地方,從此繁衍生息。吳氏血脈也才得以延續。後人為了紀念馬寶的不世之功,才將這個村寨稱作馬家寨。現在村子裡的1000多人全部姓吳,沒有一個姓馬的。

同時,馬家寨的人,對馬寶當年如何護送陳圓圓逃亡至此的故事如數家珍,還聲稱擁有「皇傘」、記載家譜的「御字簿」等。

甚至還言之鑿鑿地說,村裡原來有兩把大刀,一把96公斤,一把80公斤,都是當初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將軍們使用過的武器,只是由於在貧困潦倒時期被變賣來維持生計了。

人們還在馬家寨發現了大將軍馬寶的墓葬,墓碑上刻著「上壽先考明公號公玉老大人之墓」。「明」暗指明朝,「玉」指代寶。其墓聯上寫著「重壘土瑩人祖即己祖,復修石台若翁如我翁」。這句話就表明了吳家人對馬寶的感恩戴德,誓把馬寶當做祖先來供奉的意願。

實際上,各地之所以要爭奪陳圓圓墓葬的歸屬,主要是看中了其名人效應下面巨大的經濟效益。表面上是文化屬地之爭,其實質是經濟利益的驅使。在「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大背景下,以歷史名人為契入點,發展地方經濟才是各地政府的初衷。

陳圓圓埋在哪裡一直爭論不休,為何發現其墓後,專家卻沉默了

(陳圓圓墓地遺址)

那麼,為什麼陳圓圓的墓地在貴州被發現以後,考古專家就沉默了呢?

其一,貴州發現的陳圓圓墓證據確鑿。

在貴州陳圓圓墓地發現之前,她的最終結局眾說紛紜,一直沒有定論。

有的說她在吳三桂病死後,入宮做了女婢;也有人說她自縊而死,追隨吳三桂而去;還有人說陳圓圓最終出家為尼,老死在了寺廟中。《吳逆始末記》有如下記載:「當吳逆將叛,圓圓以齒暮乞為女道士,於弘覺寺玉林大師坐下剃度,法名寂靜。」

而此次在貴州的發現,似乎讓專家們較為信服。雖然仍然缺少直接證據(如DNA鑒定),但專家們拿不出反駁的理由,只好三緘其口。

其二,少數為個別地方經濟 「服務」的考古專家,被事實封了口,只好沉默不言了。

其實,作為故事的主人公,陳圓圓才是最無辜的人。

她不但身逢戰亂,劫難重重,九死一生。還屢屢被人當作棋子,喜歡時信手拈來視如珍寶,而後又棄之如敝履。最終還因吳梅村的一句「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背負「紅顏禍水」的千古罵名。

(參考資料:《明史》、《岑鞏縣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精彩歷史 的精彩文章:

董卓為何盜取漢武帝茂陵?他在陵中看見了什麼讓他尷尬的東西
公主無意中接到王子一束鮮花,從此開啟了她傳奇又悲慘的一生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