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觀察:找准教師培訓升級轉型著力點

教育觀察:找准教師培訓升級轉型著力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大力提升各級各類教師隊伍質量,用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北京教育學院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及北京市對教師工作的新要求,大力推進教師培訓創新發展和升級轉型,在構建系統化、專業化、規範化教師培訓體系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教育觀察:找准教師培訓升級轉型著力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進入新時代,教師培訓如何實現創新發展和升級轉型,為教師質量提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是教育學院作為教師專業發展機構必須回答的重大課題。從主要發達國家教師隊伍質量的有關指標來看,「高學歷、專業化」是其中一個重要特徵和發展趨勢。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開始思考和探索以教師終身發展需要為出發點、以勝任教師職業角色工作任務為落腳點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一是對教師培訓項目進行系統規劃設計,針對不同關鍵發展階段的教師發展需求制定相應的培養培訓方案,充分尊重和調動學員的主體作用,促進學員的專業發展與職業幸福和生命成長有機統一。二是教師培訓要體現專業化培養,遵循成人學習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注重教育信念和職業道德培養、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結合、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融合。三是強化教師培訓的規範化實施,將規範性、一致性、穩定性的要求貫穿培訓目標設定、內容選擇、實施方式、資源保障、考核評價、轉化追蹤等培訓管理與實施各環節,確保培訓質量和效果。

北京教育學院注重發揮市級培訓機構的示範引領作用,構建了「3+1+N」人才培養體系。其中「3」是針對教師3個發展階段的「啟航計劃」「青藍計劃」「卓越計劃」,「1」是指支持農村教師發展的「協同創新學校計劃」,「N」是服務教育教學改革需要的各類專題培訓。

「啟航計劃」為新任教師的生涯發展奠基。有效的新任教師培訓計劃,對於教師在專業發展初期極為必要。基於北京市郊區新任教師短缺、全市新任教師中非師範生比例日益增加、「教非所學」現象突出、師範畢業生實踐能力有待提升等現實情況,學院研製了系統的新任教師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啟航計劃」。自2015年來,為昌平等4個郊區培訓新任教師3000餘名,涉及中小學全部學科及幼兒園教師。經過4年的持續探索,「啟航計劃」有效促進了新任教師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變,幫助他們站穩了講台。

「青藍計劃」助力優秀青年教師成長成才。為培養一批能迅速發揮骨幹帶頭作用的優秀青年教師,學院自2017年開始實施「青藍計劃」。全市共推薦選拔了兩批共計482名教師、校長、園長參加該計劃,覆蓋中小學各學段15個學科。隨著培訓計劃的推進,參訓學員越來越被項目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所吸引,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學習成效初步顯現,學習與工作結合更加緊密。

「卓越計劃」為骨幹教師邁向卓越搭建平台。為加快培養能帶頭開展教育創新實踐、引領教師團隊發展的卓越教師,北京教育學院面向市級骨幹、學科帶頭人和特級教師,自2016年起實施「卓越教師工作室」等高端研修計劃,已累計有100餘名教師進入18個工作室進行學習。各工作室瞄準教育教學一線實踐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開展攻關研究,有效促進了學員專業發展,產出了一批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高質量研究成果,同時帶動了學員所在學校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了區域內教育教學研究與交流。

「協同創新學校計劃」致力構建農村教師學習共同體。學院2016年起在全市面向郊區農村為主實施「協同創新學校計劃」,由學院培訓者、區級教研員(研修員)和項目校相關學科教師共同組建項目團隊,以項目校教育教學或管理中的實際問題為主題,開展為期2至3年的行動研究,有效促進了學生、學員、學校和培訓者共同發展。

作為「N」的各類教育教學改革專題培訓,及時響應新課標、新教材、新中高考等改革對學校和教師提出的新要求,立足改革導向、把握學科前沿、突出實踐應用,如閱讀教學、學校課程建設、學科綜合實踐活動等一大批特色鮮明的精品項目受到一線教師的認可。(作者系北京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中國教育報》2019年01月03日第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有船的地方,就有我們的身影」
教育: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受益者、助力者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