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個數是如何用大數據做行為預測的?

個數是如何用大數據做行為預測的?

「個數」是「個推」旗下面向 APP 開發者提供數據統計分析的產品。「個數」通過可視化埋點技術及大數據分析能力從用戶屬性、渠道質量、行業對比等維度對 APP 進行全面的統計分析。

「個數」不僅可以及時統計用戶的活躍、新增等,還可以分析卸載用戶的成分、流向,此外還能實現流失、付費等用戶關鍵行為的預測,從而幫助 APP 開發者實現用戶精細化運營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其中很值得一提的是,「個數」在「可視化埋點」及「行為預測」方面的創新,為 APP 開發者在實際運營中帶來了極大便利,所以,在下文中,我們也將圍繞這兩點做詳細的分析。

可視化埋點

埋點是指在產品流程的關鍵部位植入相關統計代碼,以追蹤用戶行為,統計關鍵流程的使用程度,並將數據以日誌的方式上報至伺服器的過程。

目前,數據埋點採集模式主要有代碼埋點、無埋點、可視化埋點等方式。

「代碼埋點」是指在監控頁面上加入基礎 js,根據需求添加監控代碼,它的優點是靈活,可以自定義設置,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數據來分析,但對複雜網站來說,每次修改一個頁面就得重新出一份埋點方案,成本較大。目前,採用這種埋點方案的代表產品有百度統計、友盟、騰訊雲分析、Google Analytics 等。

「可視化埋點」通常是指開發者通過設備連接用戶行為分析工具,直接在數據接入管理界面上對可交互且交互後有效果的頁面元素(如:圖片、按鈕、鏈接等)進行操作實現數據埋點,下發採集代碼生效回數的埋點方式。目前,可視化埋點的代表產品有個數、Mixpanel、神策數據等。

「無埋點」與「全埋點」相似,它的原理是「全部採集,按需選取」,也就是說它可以對頁面中所有交互元素的用戶行為進行採集,它是先儘可能多收集檢測頁面的內容,然後再通過界面配置決定分析哪些數據,但它是標準化採集,如果需要設置自定義的採集方式仍需要代碼埋點助力。這種方案的代表產品有 GrowingIO、數極客、百度統計等。

「個數」為什麼會選用可視化埋點?

當下移動互聯網正處於高速發展且發展形勢瞬息萬變的階段中,開發者需要及時根據大數據的分析、反饋,對業務功能等做出調整,在傳統的操作模式中,如果想要了解不同節點的數據,就要修改相應代碼裡面的埋點,然後測試發布,之後再在應用商店審核、上線,整個周期可能長達幾個星期,這顯然無法滿足業務的需求。所以,「個數」採用的「可視化埋點」技術就是為了幫助開發者解決這個問題的。

「個數」的可視化埋點靈活、方便,不需對數據追蹤點添加任何代碼,使用者只需要通過設備連接管理台,對頁面可埋點的元素圈圈點點,即可添加隨時生效的界面追蹤點,同時在數據採集模式及數據分析能力上,「個數」能夠提供給開發者們準確的、有效的數據。

可視化埋點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零代碼,無需代碼,節省成本

免更新,新增便捷,無需升級

易測試,圈選測試,實時呈現

換而言之,可視化埋點不僅可以節約企業成本,還可以提高開發人員和運營人員的工作效率。

行為預測

「個數」的行為預測主要包括流失預測、卸載預測、付費預測等,它的原理是基於 App 歷史行為數據構建演算法模型預測用戶關鍵行為,從而幫助開發者達到用戶精細化運營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目的。

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個數」的行為預測與電商平台常用的個性化推薦不同,後者主要是基於用戶近期的行為,如瀏覽記錄、購買記錄而分析出用戶可能需要的東西,而「個數」是基於 App 各渠道卸載數、卸載趨勢等指標的綜合分析,更多的是對人群的聚類分析,而非僅僅基於個人的行為。

行為預測的步驟

據「個推」大數據科學家朱金星介紹,「個數」的行為預測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找樣本,主要從歷史資料庫中抽取;

2、特徵抽取,將用戶與資料庫打通,做匹配;

3、特徵篩選,保留相關性高的或有價值的特徵;

4、模型訓練,將保留下來的特徵放到模型中訓練,在模型的選用上,「個數」主要用了邏輯回歸,邏輯回歸的模型相對深度學習等其他模型來說,簡單一些,而且在特徵篩選上相對好處理,得到的結果好解釋,也相對穩定。

5、參數優化,根據效果進行調整,如果結果不理想,即可返回調整參數重新走一次以上流程。

實例分析

下面我們以付費預測為例,為大家梳理一下具體的實現過程。

個數付費預測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目標問題分解

明確需要進行預測的問題即付費預測,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的跨度。

2、分析樣本數據

(1)提取出所有用戶的歷史付費記錄;

(2)分析付費記錄,了解付費用戶的構成,比如年齡層次、性別、購買力和消費的產品類別等;

(3)提取非付費用戶的歷史數據,這裡可以根據產品的需求,添加條件、或無條件地進行提取,比如提取活躍並且非付費用戶,或者不加條件地直接進行提取;

(4)分析非付費用戶的構成。

3、構建模型的特徵

(1)原始的數據可能能夠直接作為特徵使用;

(2)有些數據在變換後,才會有更好的使用效果,比如年齡,可以變換成少年、中年、老年等特徵;

(3)交叉特徵的生成,比如「中年」和「女性」兩種特徵,就可以合併為一個特徵進行使用。

4、計算特徵的相關性

(1)計算特徵飽和度,進行飽和度過濾;

(2)計算特徵 IV、卡方等指標,用以進行特徵相關性的過濾。

5、選用邏輯回歸進行建模

(1)選擇適當的參數進行建模;

(2)模型訓練好後,統計模型的精確度、召回率、AUC 等指標,來評價模型;

(3)如果覺得模型的表現可以接受,就可以在驗證集上做驗證,驗證通過後,進行模型保存和預測。

6、預測

載入上述保存的模型,並載入預測數據,進行預測。

7、監控

最後,運營人員還需要對每次預測的結果進行關鍵指標監控,及時發現並解決出現的問題,防止出現意外情況,導致預測無效或預測結果出現偏差。

其他場景如流失預測、卸載預測等,在流程上與付費預測類似,所以在這裡就不再一一介紹了。

有了精準的行為預測,運營者則可以將運營目標進行拆分、細化,具體到每個場景、每個流程,針對不同用戶採取不同的推廣渠道、運營策略。例如基於流失預測,運營者能夠提前洞察到用戶流失行為,提早進行干預,通過個性化內容推薦、消息推送等運營手段對即將流失的用戶進行挽留,從而降低流失率。總的來說,在大數據行為預測的幫助下,運營者能夠更及時、更全面地了解用戶,從而達到精細化運營的目的。

關於未來

接下來「個數」還將在商品推薦等領域做更多的探索,例如開發精準的推薦技術等,也會不斷挖掘大數據的潛力,結合反饋的數據做進一步的優化,圍繞客戶提供的樣本數據做更深入的訓練學習等,為開發者提供更全面的大數據服務,大家敬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foQ 的精彩文章:

解讀Go語言的2018:怎麼就在中國火成這樣了?
區塊鏈技術如何改變數據的存儲和管理?

TAG:Info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