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家中掏耳小心誤傷孩子鼓膜

家中掏耳小心誤傷孩子鼓膜

小歡歡4歲了,聰明伶俐,見啥學啥。經常看到媽媽拿著一個挖耳勺給她掏「耳屎」,這一天也拿著挖耳勺給2歲的小弟弟掏「耳屎」,誰知弟弟動了一下,突然就大哭大叫。到醫院檢查,小弟弟的鼓膜穿孔了。

家中掏耳小心誤傷孩子鼓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別隨便給孩子掏耳朵

兒童新陳代謝快,一些媽媽由於擔心耵聹(耳屎)堵塞耳道而影響寶寶聽力,經常在家用挖耳勺等器物給寶寶掏耳朵,其實這並不安全,也不提倡。

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具有耵聹腺,其淡黃色黏稠的分泌物稱耵聹,俗稱耳屎。耵聹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附外敷的作用,能「捕獲」入侵的灰塵、細菌,還能「驅逐」飛入耳內的小蟲。正常情況下,耵聹可藉助咀嚼、張口、頭部活動等以薄片狀自行排出耳外,並不會影響聽力。但若形成耵聹栓塞,特別是將耳道完全堵塞,則會出現聽力下降、耳悶耳鳴等癥狀。

兒童耳道比較細嫩,容易受傷感染,生活中應禁止用火材棍、挖耳勺等給孩子掏耳。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掏耳,以免孩子模仿,造成誤傷。對外耳道狹窄、易出現耵聹栓塞者,可定期到醫院去清潔耳道。

家中掏耳小心誤傷孩子鼓膜


鼓膜破裂後果嚴重嗎

鼓膜易受直接損傷或間接衝擊而破裂。直接損傷多見於取外耳道異物、掏耳、沖洗時用力過猛;間接衝擊多見於聲爆、跳水等。鼓膜破裂時情緒緊張,當時可無任何感覺。傷後突然感覺耳內轟鳴,伴有耳痛、耳鳴、耳聾或突然耳聾,或有少量血從外耳道流出。如伴有內耳損傷,則可導致眩暈、噁心和重度耳聾。嬰幼兒多以哭鬧或擺頭為主要表現。

外傷造成的鼓膜穿孔只要不續發感染,破孔面積不太大,通常在一個月左右便能自行癒合,不需額外處理。如果繼發細菌感染會引起化膿性中耳炎,甚至穿孔處難以癒合。

家中掏耳小心誤傷孩子鼓膜


外傷性鼓膜穿孔的家庭護理

1.保持外耳道清潔乾燥。外傷後即可用酒精消毒外耳道,擦凈和取出外耳道異物、耵聹等。不要取附在耳膜上的血痂,以免引起細菌感染。

2.禁止用水沖洗外耳道,也不要用任何藥物滴耳,以免細菌進入中耳引起感染。

3.不要用力擤鼻涕。

4.若引起化膿性中耳炎,要按中耳炎進行治療。

(文/彭湘粵 主任護士 湖南省兒童醫院)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想漂亮多吃膠原蛋白靠譜嗎?
養肝護肝,你做對了嗎

TAG:家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