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譏諷為「三星連長」的美國上將史迪威軍事水平如何

被譏諷為「三星連長」的美國上將史迪威軍事水平如何

文/寂寞的紅酒

約瑟夫·史迪威是二戰時期遠東戰場的名人,是中國戰區的總參謀長。不過作為一名美國四星級上將,史迪威在中國戰區特別是印緬戰場並沒有什麼太出色的表現,被很多國軍官兵譏諷為「三星連長」(也有四星營長的稱呼)。那麼史迪威的軍事水平如何,真的是三星連長的水平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史迪威的履歷。史迪威畢業於著名的西點軍校,是西點軍校的高材生。史迪威長期在軍中服役,曾參加過一戰,當過西點的教官,還擔任過美國駐華大使館武官。從一名基層士官一直爬到將軍的高位,史迪威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實力,他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珍珠港事變前,史迪威已經是美國第3軍的軍長。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史迪威被派到了遠東戰場任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兼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美國把史迪威派到遠東,一方面是因為史迪威對中國情況非常了解,另一方面就是史迪威非常有能力,擁有很強的軍事才能。美國人不會把一個廢物放在和自己息息相關的遠東戰場。在人才濟濟的美軍中,史迪威能混到四星級上將絕非浪得虛名,是有真才實學的。能被馬歇爾看重,史迪威的能力自然不會差,他可是馬歇爾的心腹愛將。

很多人指責史迪威沒有豐富的帶兵打仗經驗,但這對於史迪威而言談不上什麼缺點。因為當時的美軍將領大部分都是如此。麥克阿瑟和巴頓也同樣是僅僅在一戰中有幾個月的作戰經驗而已,和史迪威半斤八兩。雖然史迪威在緬甸和中國戰場表現的並不出色,這並非是史迪威能力不行,是因為史迪威只是戰區參謀長,沒有自己的軍隊,而英國軍隊和中國軍隊他根本指揮不動。實際上,史迪威的幾項作戰計劃都是很有水準的,只是執行不下去而已。如果杜聿明聽從史迪威的建議把軍隊撤到印度,遠征軍不會損失那麼慘重。要怪只能怪史迪威運氣太差,分到了遠東戰場,他既沒有自己的軍隊,也無法發號施令,所以無法施展才華。他唯一能發揮作用的就是訓練軍隊和分配美國援助物資。在這兩點上,史迪威做的是非常出色的,從史迪威在印度整訓出了新一軍,就可以看出其軍事水平是很高的。

此外,在史迪威的提議下,中國和英國修通了滇緬公路,開闢了著名的「駝峰航線」,為中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國際援助,緩解了中國抗戰嚴重的壓力。後來中國將滇緬公路命名為「史迪威公路」,可以看出史迪威對中國抗戰是有很大貢獻的,其戰略眼光也很高。作為在北非戰場打響美國參戰第一槍的先鋒人物,怎麼會沒有能力。只能說史迪威的運氣太差了,如果他和巴頓、艾森豪威爾一樣被派到歐洲戰場,史迪威很可能會再多一顆星。當然,史迪威的失敗不僅僅是他運氣太差,也和他的性格有關,他是個純粹的軍人,只懂軍事不懂政治,為了打仗他甚至不惜虎口拔牙,想把遠征軍帶到印度按照他的計劃改造成現代化的武裝力量,此外他還支持了積極抗戰的八路軍,這是蔣介石不能接受,所以蔣介石和他的矛盾不斷激化,最終蔣介石想方設法的把史迪威擠走了。可憐的史迪威還沒有施展自己的才華就匆匆踏上了回國的道路。

參考資料:《史迪威將軍在中國》、《史迪威將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為什麼總是坑法國
1990年兩德合併為何能獲得美蘇英法四國的支持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