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天健:中國畫意境,如何浮出詩意?作品欣賞
哲理
01-03
賀天健(1891~1977),中國現代著名中國畫家、書法家。江蘇無錫人。原名賀駿,又名賀炳南,字健叟,別署健父、阿難等。幼年喜歡繪畫,早年通過實地寫生,領悟畫理,善用水墨,設色講究層次,多用複色,尤長於青綠山水,並演變而自成一格,風格豪放跌宕,富有時代氣息。其書法作品《東風吹到好江山》曾獲世界美術博覽會一等獎。出版有《賀天健畫集》、《賀天健山水冊》等,著《學山水畫過程自述》。
賀天健 《遍地英雄下夕煙句意》1966年 上海中國畫院藏
賀天健:我覺得意境的形成與思想感情實在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意境內包含有實境、情境這樣兩個因素。
賀天健 《蓮花峰》1956年 上海中國畫院藏
實境這個名辭,是指實在境地而言的;情境這個名辭,是指有人的感情的境地而言的。意境當然不能離開這兩個因素而構成。黨領導我們向群眾學習,到現場和實地去體驗,這就是對我們思想感情的培養。質言之,就是創造能與時代相吻合的藝術意境的根源。如果舍此而不幹,那就要畫出脫離群眾的自我陶醉的意境了。這種意境就不是廣大人民群眾所需要的了。
賀天健 《黃山西海門正南》 上海中國畫院藏
賀天健 《宋人詩意》1937年 上海中國畫院藏
賀天健 《秋林偶語》1939年 上海中國畫院藏
賀天健 《鄧尉山寫生圖》1958年 上海中國畫院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