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調查數據顯示製造業景氣度進一步下滑,正處在兩年多來新低谷

調查數據顯示製造業景氣度進一步下滑,正處在兩年多來新低谷

調查數據顯示製造業景氣度進一步下滑,正處在兩年多來新低谷

一份關於中國製造業企業經營趨勢的調查顯示,該行業正處在近兩年多來的低谷。而且無論跟前一個月,或是上一年度同期數據比,過半企業都呈現經營劣化的趨勢。

2018 年最後一天,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 12 月採購經理人指數為 49.4%,環比回落 0.6 個百分點,不但是連續五個月環比下滑,還是自 2016 年 7 月以來首次跌破 50 枯榮線。

PMI 通常由統計局或者金融、諮詢機構編製。比如中國就有統計局官方版和財新 PMI。後者即原滙豐 PMI,滙豐 2015 年終止冠名後,財新接手。數據則依舊由英國 Markit 公司編製。財新 PMI 2018 年 12 月數值位 49.7%,同樣創 19 個月來新低,跟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趨勢相同。

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的高低,反映行業內企業擴大或收緊擴張的趨勢。PMI 指數由幾項擴散指數加權而成,它們包括新訂單、生產、原材料、就業、新出口訂單等。指數如果低於 50%,說明行業內收縮成分大於擴張,經營變差的企業更多;高於 50% 則說明擴張成分大於收縮,經營變好的企業更多。

這也是為什麼稱它為趨勢指標,而且是一個衡量經濟活動相對好壞的動態指標。從 12 月 PMI 各項分類指數看,需求和生產兩端的表現都非常弱。

反映國內需求的新訂單指數從前一個月的 50.4% 跌至 49.7%;體現外需強弱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從 47% 跌至 46.6%,創三年來新低。海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姜超對此表示,新訂單指數跌幅大於新出口訂單指數,指向內需明顯轉差。

12 月生產指標則是跌至 50.8%,是 2009 年以來最差的 12 月數據。採購量指標跌破 50%,為 2016 年 2 月以來首次。

調查數據顯示製造業景氣度進一步下滑,正處在兩年多來新低谷

中國農曆新春基本在 1-2 月,而北方製造業和物流業有從農曆小年放假到元月十五的習慣,因此相當一部分工廠會在年末額外採購,以應對年前、年後可能遇到的庫存短缺情況。理論上如果對未來經濟預期向好,農曆新春前一兩個月生產端指數應該呈現同方向的趨勢。而 2018 年年末則是加快下滑。

通過庫存積壓、出廠價格這兩個指標進一步下跌的現狀,似乎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製造業加快去庫存、收縮原材料採購。這同時也在暗示製造業面臨利潤壓力。

招商證券分析師謝亞軒在一份報告中說,新訂單等分項指標顯示目前製造業的核心問題是需求不足,但前期政府政策重心卻放在減稅降費、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降成本措施上,「這並不能解決企業缺乏訂單的問題,穩定總需求才能避免政策與現實之間出現錯配」。

史蒂夫·巴內特(Steve Barnett)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司司長,他曾在 2013 年中國經濟陷入低谷時提出「中國的經濟增長慢一點可能更好」,因為為了遏制經濟中不斷上升的風險,政府需要控制信貸規模,實現投資合理化,從而導致經濟增長減緩。但如果在降低經濟增長對投資依賴的同時,提高消費的作用,是有機會將換來以後收入的顯著改善。

因為所謂「經濟」,就是數以億萬筆計消費交易的總和,消費之於經濟的驅動力之大已經毋庸置疑。

題圖/ PXHER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越來越多街邊餐飲被拉進機會主義商場,它們會面臨哪些問題?|2018 商業大事件⑦
Topic:心理學研究信譽危機加劇,半數實驗結果無法複製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