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2019元旦快樂!「旦」願由你,從心出發

2019元旦快樂!「旦」願由你,從心出發



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點擊上方 「

每日一讀

 」  → 點擊右上角「

...

」 → 點選「

設為星標

 」

為每日一讀加上星標,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01

元旦,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

元,謂「

」,旦,謂「

」。連在一起意即「首日」,所以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而「旦」是象形字,看就來就像太陽從地平面升起來一樣,所以它又象徵著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元旦

」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但其含義已經沿用4000多年。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皇朝,元旦都會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

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寫道:「

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

關於元旦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的堯舜時期。

堯帝在位時,勤政於民,治理天下有方,深得百姓愛戴,但其子無能,所以將帝位讓給德才兼備的舜。

後來舜把帝位傳給治水有功的禹,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



02

中國古代,元旦有很多民俗習俗。

傳說宋武帝時,壽陽公主初七這天躺在含章殿里,檐下梅花飄落在公主的額頭上,煞是好看。

於是就形成了一種裝飾「

梅花妝

」,大家紛紛效仿,並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圖案,在古代算是一種時尚了。

後來還有一首詩來描寫這段場景: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點額顏色新。


此生若在含章殿 ,疑是壽陽宮裡人。

宋朝的時候,還有一個十分流行的習俗,就是「

飛貼

」。

人們互相給予祝福時不必親自登門,遣僕人送上賀年卡片就可以了。

到了明朝,這種方式在大小的官員里格外流行,即便是不認識的,也先送上再說。

文徵明《拜年》詩云: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雖然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習俗,但是有一個習俗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吃

團圓飯

了。

但是對於現代社會來說,很多傳統節日早已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反而多了一絲孤獨。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佳節至,行將歲末,是歸家的日子,但是卻多幾分凄涼。

幼時不懂「鄉音未改鬢毛衰」的悲涼,也不解「月是故鄉明」的悲傷。

可是如今身處異鄉,可能也就多了幾分感同身受。越長大,也越懂得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越怕面對與家人分離的痛苦。

這些年因為工作,與家人聚少離多。不知從何時起,能團團圓圓吃上一桌熱乎飯成了我們難以奢望的心愿。

父母雖未提起,我們又何嘗不知。



此刻的你在做什麼?

是在夜色燈光中加班,是在地鐵中默默回家的途中,是像往常一樣吃著晚飯,亦或是和好友相聚感嘆時間流逝?

度過了幾百個這樣的夜晚,孤獨的、寂寞的、高興的、歡快的……或許只有今夜,你會認真地回頭想想:

這一年,你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實現了什麼,又遺憾著什麼。

這一年,遭遇了許多世事,遇到了許多貴人,但這一年,最該感謝的還是自己。

過去一年,努力過,拼搏過,有收穫,有遺憾。辛苦了一年,好好謝謝自己吧。

03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我的朋友圈裡已經有人立好了新一年的目標。

看著朋友們的目標,我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是這麼樂觀的人吶。

2019年,你的新年心愿又是什麼?但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願你依舊是歲月里那個翩翩少年。

隨著舊日曆牌的翻過,失誤與過錯,都已經過去。

進步與收穫,也一併遠離,不要因為怕被玫瑰的刺傷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不因為怕被愛傷害,就不敢求一次真愛,

願你2019,繼續勇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一讀 的精彩文章:

「生完孩子休產假,老公依然要求AA制」:錢才是婚姻最好的照妖鏡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這三個字!

TAG:每日一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