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冷軍和齊白石PK畫竹子:油畫再厲害也比不過國畫

冷軍和齊白石PK畫竹子:油畫再厲害也比不過國畫

有畫說

本期導讀: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變革和創新,藝術也是莫不能外。比如著名的白石老人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功,就離不開他晚年積極對自己的繪畫進行變革創新。而今天的冷軍之成功,也離不開他在油畫領域的不停探索和創新,用油畫體現中國文人畫中最常見的竹子,結合融入中國畫的技法,冷軍就是第一人。那麼他用油畫創作的竹子又能否與國畫的竹子試比高低呢?

冷軍

很多人說,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精神和特點,完全沒有拿他們進行比較的意義,如果是油畫和國畫這兩個完全不同的繪畫種類,則更加不存在可比性,拿來比較就只會貽笑大方讓人說這是無知的表現。不過有些事總要有人做,有些丑總要有人出,把油畫和國畫扯在一起比一比,您雖然會說這是無知,但能博您一笑,也挺值得,為了博貴妃一笑都可以一騎紅塵千里送荔枝,為了博您一笑出個丑又有啥大不了的呢?

冷軍作品

不過,咱們還是要在這裡為自己的出醜辯解一番。您說油畫和國畫不能相提並論,那為何西畫和國畫之爭從未停歇?如果按您的邏輯,西畫和國畫完全不一樣沒有可比性,那些拿西畫和國畫來爭論的名家大師豈不都是白痴比您還不如?所以,今天咱就非得拿油畫和國畫來比一比,為了照顧某些人的感受,咱們就把題材搞成一樣——都畫竹子,免得您又說題材不一樣不能這樣比。好了,說到畫竹子,中國畫自然是一絕,最有名的恐怕就是鄭板橋的竹子了。但是說起油畫畫竹子,很多人都會一愣:這貌似還沒有過吧?

白石作品

當然有!但是論油畫畫竹子哪家強?自然還得看我大華夏的冷軍!冷軍這個畫家,曾經很多人說他搞的寫實沒啥意思,甚至說是外國人玩剩下的他撿起來耍一耍就出了名。其實齊白石也曾遭遇過類似的諷刺,吳昌碩就說他學自己玩剩下的出了大名,言語中既有嫉妒又有氣急敗壞的狼狽,所以希望那些老是諷刺冷軍的人不是吳昌碩那樣的胸懷。冷軍,毫無疑問絕對是大家,超寫實今天咱們就不多說了,關鍵是畫竹子,油畫裡邊畫出中國味的竹子來,冷軍絕對是第一人。

白石老人

創新是需要勇氣的,有時候還要背負罵名。不過不能因為怕別人說三道四就不去創新了,冷軍當然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就獨創了油畫竹子,同樣走的超寫實路線,他畫中的竹子有著鮮活的生命力,無論是青翠的還是干黃的,都讓人覺得是推開後窗望見自家院子里的那幾顆竹子般親切,與國畫中極力表現竹子的風骨寓意不同,他追求表現的是更接地氣的局部生命力,這也許就是很多人說不能比較的原因之一,因為畫作要表達的東西是完全不同的。

白石作品

在國畫裡面,近代的白石老人雖然不是以畫竹著稱,但他無所不畫,竹也同樣在他的筆下被表達過很多次。他最貴的一幅竹作不是墨竹,而是用硃砂畫的一幅朱竹。這就又說到創新了。朱竹不是白石原創,而是蘇東坡創新出來的。在蘇東坡以前,竹子都是單一的墨竹,也就是用墨汁的濃淡變化去體現,但蘇東坡不走尋常路,既然世界上沒有黑色的竹子,那自然也可以把竹子畫成紅色,於是「朱竹」這一全新的品類就被他頂著各種壓力和批評發明了出來,而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直至今日,朱竹都是國畫裡面最為艷麗的那一抹紅,所以連白石老人畫了那麼多竹子,唯獨一幅朱竹能賣出千萬之高價。

冷軍作品

佳士得2010春拍,齊白石一幅朱竹以1186萬港幣成交,摺合人民幣大約1041萬,堪稱白石最貴的一幅竹子,而白石所畫的墨竹,最貴的一幅墨竹在2009年只拍出了548萬。您瞧,獨具一格的產品就硬是比常規產品有優勢。不過,冷軍的創新油畫畫竹子,暫時就還沒有見到明顯的效果,相對於他畫人物來說,他用油畫表現的竹子作品,最高的一幅大概就是北京藝融2010秋拍上的《竹高圖》,以195.5萬成交,這相對於他的人物肖像畫成交價格來說真是天壤之別了,與白石老人的朱竹來比也是差了將近五倍,所以,即便他用油畫搞獨創,白石老人也可以很輕鬆地對他說:小樣兒,還得瞧我的國畫竹子吧!當然,白石老人是不可能和冷軍對話了,如果有這樣的機會,相信冷軍的油畫竹子不一定就比他的人物畫廉價了。

冷軍作品

那是不是可以說油畫就比不過國畫了呢?當然這並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但作為一個中國人,無疑國畫是更適合的,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不好西方人的才好?顯然是不成立的,所以,如果說油畫再厲害也比不過國畫,至少在畫竹子這件事情上應該是成立的。

儘管冷軍的國畫竹之創新沒有獲得人物肖像畫那樣的成功,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在藝術創新和探索上的積極意義,這也得益於他自身對國畫的理解和熱愛。冷軍不但擅長油畫,還在國畫領域也用師古而不泥古的態度進行了學習和探索,結合自己對中西畫的理解和對比,才有今天這樣的成就。所以,這就是把不同品類的繪畫進行比較的意義所在,如果冷軍不能對國畫和油畫同時進行研究和對比,恐怕他也是無法創作出油畫竹子這樣的創新性作品出來,所以千萬不要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否定那些看似不合理的事情,打破傳統思維的框架才能看到新的天地。

當然,今天我們拿白石老人的國畫竹和冷軍先生的油畫竹所作的對比,固然是萬萬不能就此產生出思想的火花獲得創新的靈感,但至少還有一個博您一笑的收穫,貽笑大方也並非毫無意義嘛!

(文:路過)


有畫說|擴展閱讀

冷軍先生的國畫墨竹作品也經常出現在拍賣市場,廣東融德2011秋拍冷軍先生的《知竹常樂》以8.63萬元成交;2012廣東衡益夏拍一幅《知竹樂》以逾五萬的價格成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畫說 的精彩文章:

為啥羅中立的《父親》堪稱經典之作?放大細看,恍然大悟
齊白石畫牛不會畫臉?沒事,叫學生畫好再添幾筆,賣了7700萬

TAG:有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