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時被當作輕機槍使用的勃郎寧自動步槍

二戰時被當作輕機槍使用的勃郎寧自動步槍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軍隊沒有裝備真正的輕機槍,所謂的勃郎寧輕機槍,事實上就是一把自動步槍。

當初,設計師勃郎寧設計時就是一把自動步槍,此槍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美國軍隊本身參戰比較晚,況且,當時戰場上馬克沁重機槍風頭正勁,因此此槍在戰場上的名氣並不大。

反倒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勃郎寧自動步槍名聲鵲起,尤其是在太平洋戰場上,在殘酷的奪島戰役中,每個美軍步兵班,除了原先的那挺又增加了一挺當作輕機槍使用的勃郎寧自動步槍。

再增加了一具M-1火焰噴射器,加上班上原來的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M-1/3衝鋒槍、M-1卡賓槍,美軍對以三八式和九九式手動步槍為主的日軍,火力上形成了徹底的碾壓,讓日軍步兵損失慘重,僅在太平洋戰區就被美軍殲滅了100餘萬兵力。

勃郎寧自動步槍,採用了7.62毫米口徑,全槍重A1型7.5-A2型9.5公斤,有效射程550米,20發直彈匣供彈,與捷克ZB-26輕機槍機匣上方供彈相反,採用機匣下方供彈方式,妥妥的自動步槍和衝鋒槍最常見的供彈方式,從供彈方式上,也可以看出來,此槍設計的初衷就是一把自動步槍。

美軍出兵歐洲,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此槍被命名為勃郎寧M-1918式自動步槍,可實施單發和連發射擊,恰好也就是自動步槍的設計,當時的輕機槍,無法單發開火,都是連發射擊的武器。

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勃郎寧M-1918式自動步槍,被裝上了兩腳架,原因此槍發射大威力步槍彈,後坐力特別大,影響了射手的操控,為了提高射擊精度,也便於射手射擊,就裝上了兩腳架,以提高射擊穩定性,重新命名為M-1918A1式。

又在M-1918A1式基礎上,取消了單發射擊方式,全自動射擊時兩檔射速可調,槍重增加到了約9.5公斤,被命名為M-1918A2式。

M-1918A2式勃郎寧自動步槍,架上兩腳架以後,且份量大幅度提高,已經接近日軍10.2公斤的歪把子輕機槍,是三把勃郎寧自動步槍中最接近輕機槍的模樣。

事實上,由於勃郎寧自動步槍20發彈匣供彈,限制了其火力的持續性,連續射擊時,會燒灼槍管,且無法更換槍管,妨礙了勃郎寧自動步槍成為一挺真正的輕機槍。

綜上,勃郎寧自動步槍參與了二次世界大戰,但非常巧的是,美軍沒有輕機槍可用,就將架上兩腳架的勃郎寧M-1918A1式特別是M-1918A2當作輕機槍來使用。

勃郎寧自動步槍,作為自動步槍,實在是太沉了,份量接近其它交戰國的輕機槍,架上兩腳架的M-1918A1/A2貌似一挺輕機槍,由於美國軍工沒有研發輕機槍,所以二戰時期,美軍還真是將這兩把自動步槍當作輕機槍使用,外界觀其形狀,也錯將這兩把自動步槍當作輕機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民視野 的精彩文章:

《亮劍》中趙剛先於李雲龍晉陞軍級為何僅授少將
由於缺乏遠程防空導彈054A型艦防空能力中規中矩

TAG:平民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