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欲打造三百萬噸鋼鐵巨獸,超級航母在它面前就像小漁船

美欲打造三百萬噸鋼鐵巨獸,超級航母在它面前就像小漁船

20世紀90年代,為了降低對海外基地的依賴,美國海軍計劃打造一種浮動海上基地。這種基地的噸位遠遠超過航母,可以保障C-130級別的運輸機作業,常規戰鬥機無需滑躍甲板和彈射器,就能從上面順利地進行起降作業。而與此同時,它還有一個民間的類似版本。

這個民間版本就是自由之舟號超級郵輪,設想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提出來的,也被稱作漂浮的海上城市。圖為自由之舟號郵輪同排水量5萬多噸的泰坦尼克號的尺寸對比,後者在它的面前就好比一個小不點兒。其實不用說泰坦尼克號了,就是美國海軍最大的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航母,在它面前也跟小漁船似的。

自由之舟號超級郵輪的頂部是可以起降客機的跑道,從效果圖來看,主要是起降螺旋槳客機,當然很多對跑道長度要求不高的更小飛機也能夠順利起降。如果加裝軍用飛機的保障設施,那麼它搖身一變就能成為超級航母中的超級航母。

那麼這艘超級郵輪究竟有多大呢?根據官方的數據顯示,該船全長1800米,排水量270萬噸~300萬噸,而當今世界最大的船是開拓先鋒號,最大排水量為100萬噸。美國海軍目前擁有11艘現役核動力航母,其中10艘是尼米茲級,1艘為福特級。也就是說,所有這些航母的噸位加起來,排水量也只有自由之舟號1/3左右。

根據設計師的構想,自由之舟號超級油輪有70%的時間是停靠在瀕海地區,另外30%的時間則在全球各地游弋。它6月份從美國東海岸出發,總航行時間為兩年。首先是橫跨大西洋前往歐洲,然後在蘇格蘭和斯堪迪納維亞半島附近海域逗留,繼而南下進入地中海。

進入地中海後,這艘巨大的油輪會一直留在地中海到過聖誕節,並在第二年的1月份抵達南非。隨後,自由之舟號超級油輪橫跨印度洋前往澳大利亞,夏季前往亞洲地區,9月份抵達美國西海岸。然後是取道拉丁美洲,並最終返回美國東海岸。進行修完休整,又在新一年的6月份起航,重複以往的旅程。

圖為自由之舟號超級油輪的內部艙室結構圖。這艘船最多可以容納8萬~10萬人,每天可接待遊客3萬人左右,其中1萬人能在船上過夜。該船的船員和服務人員有2萬人,全船採用高標準的五星級服務,使船上的遊客們能獲得賓至如歸之感。

自由之舟號超級油輪有足足25層甲板,船上的設施一應俱全,除了豪華套房之外,還擁有醫院、學校、步行街和所有供數萬人生活的保障設施。由於這艘船噸位太大,所以空間有大量的富餘,船上有花園,甚至種上樹木也一點兒沒有問題。

這艘船太大了,同一座海上城市沒什麼兩樣,因此建造費用極其之高。1999年最初的估計是60億美元,2002年費用估計攀升至110億美元。但有些機構給出的費用估計則更高,認為很有可能超過200億美元。同超級核動力航母相比,兩者屬於同一個級別的,福特號的總費用就有110億美元左右。

整個構想持續了20年,然而到現在還沒有成為實船。最近傳來了好消息,自由國際郵輪公司和全球開發集團公司已經在2018年12月底宣布強強聯合,準備率先籌集10億美元,從而開始自由之舟號超級油輪的建造工作。如果該船能夠開建,那麼很多人都夢想終究成為現實,但面臨的難度也不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的空母 的精彩文章:

俄公布被土耳其擊落戰機照片,三年調查最終結論令人費解
陸戰隊大型飛機墜毀死傷慘重,美空軍和海軍雙雙離奇背鍋

TAG:雲上的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