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半部論語治天下,那另外一半呢

半部論語治天下,那另外一半呢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那另外一半呢?

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要從趙普密室讀書講起。話說當年趙普被宋太祖勸學後,趙普沒少讀書,每天回到家裡的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看看《論語》,並且晚年更是手不釋卷。

據宋史記載,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僅從這段記載來看,趙普被宋太祖勸學後,趙普沒少讀書,每天回家都要看看《論語》。

「半部論語治天下」說法的由來,最早是在南宋。

趙普,一代勛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餘業。註:趙普曰:《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林駧《古今源流至論》

弄清了事情的由來,那麼就要問一問古人為什麼要講「半部論語治天下」,為什麼是半部?而不是整部,另外一半治天下的學問是什麼?

《論語》作為儒家的經典,是孔老夫子和其弟子論道的結語。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忠、孝、仁、義、信、和、平、齊」,是為人處事的根本,是立身之本,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礎,忠於自己的品德修養。從這些中心思想來看,其做為治天下的綱目,可以說是非常合乎人性,合乎人心,合乎中國人的民族性。

從以上的觀點來看,儒家的中心思想主要體現在於人,這個叫做「人本位」,如果要做為治天下的中心思想還遠遠不夠。「治天下」,不僅要從人性的角度出發,更要合乎天性,合乎自然。

既然要合乎人性,合乎天性,合乎自然,那就非有道家思想不可。作為治天下的目標,儒家思想最多只能佔一半,另外一半的治國理念就非道家思想莫屬。真正要想治天下光靠儒家思想是不夠的,並且它的中心思想要比道家思想還要次一個等級。為什麼這樣講?憑什麼這樣講?我們來聽聽老子在《道德經》中是怎麼說的。

《道德經》第十七章中,老子是這樣說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從老子的觀點來看,他認為「治天下」有四個等級。第一等的就是,太上,不知有之;這也是道家思想最上等的治國理念。太上,不知有之;就好比魚和水的關係,魚不會說,水啊,你真是供養我生命的源泉啊。水也不會覺得你這個魚,怎麼整天在這裡攪混啊。他們兩者之間彼此相互容納,和諧相處,彼此之間不給對方帶來壓力。

其次,親而譽之;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禮樂」以安百姓。大家相互尊重,禮尚往來。但是,這可能往往就會給對方造成很大的壓力,不可能每個人都會相互尊重,禮尚往來。

在老子的心目中,儒家的治國理念還是要差一第。治天下不僅要儒家思想,更要道家思想,兩者相互應用。所以,古人講「半部論語治天下」是對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元居士 的精彩文章:

論語:孔子的儒家思想為什麼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
論語:孔子告訴你什麼樣的人靠得住

TAG:涵元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