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降價搶市場?中國芯應跳出這個競爭怪圈!

降價搶市場?中國芯應跳出這個競爭怪圈!

晶元產業,在筆者看來一直是一個很高級的產業。因為你要入門做產品,首先要投入大筆的資金去購買EDA工具,然後購買IP、流片、封測,每個流程都要花不少錢。本來以為這些前期花了那麼多錢去做出來的東西,會賣出很高的價格,但發現很多時候都不會太貴。這可以用雖然前期投入大,但後續的晶元出貨量會很高,能夠分擔成本這個理論來解析。

但對於很多中國晶元廠來說,在投入大量的資金去做晶元研發,在即將迎來收成的時候,大家卻在價格上爭得頭破血流。這就讓筆者很難理解。

降價搶市場?中國芯應跳出這個競爭怪圈!

跳不出殺價怪圈的中國芯

在筆者從業的短短几年裡,就見證了幾次晶元廠商殺價浪潮。首先是WIFI晶元方面,隨著互聯網廠商的介入,WIFI晶元價格的「血拚」已經有目共睹。

其次是指紋識別晶元。

這個因為蘋果iPhone 5S火起來的晶元市場也在短短几年內經歷了從平淡到高峰再到現在廝殺,FPC也憑藉在這方面的提前布局,成為最先這個市場的最早收割者。但匯頂、思立微、信煒、費恩格爾和一大波大大小小品牌的中國晶元廠商大舉殺入,不但迅速將剛坐上供應商龍頭的FPC拉下馬,甚至還將本屬於高端手機專用的指紋識別功能下放到幾百元的低端手機上。

在FPC還沒回過神為啥被中國廠商打敗的時候,匯頂也在指紋識別晶元的殺價中,從股市頂峰一路下探,中國的指紋識別晶元價格也變成了白菜價。據中國台灣《DigiTImes》報道,2016年年初指紋晶元價格還在5~6美元徘徊,年底報價就跌到2美元(約13.5元)左右,到了現在有些指紋晶元已經跌到了一美金以下,甚至有些廠商已經以成本價格或者低於成本價格開始「廝殺」。

行內從業人員告訴記者,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這些廠商庫存過高;另外,除了頭部玩家以外,很多指紋晶元廠正在面臨「過冬」挑戰,這就導致了現在的指紋晶元價格一路下跌,不能用正常的成本計算方式來衡量。但這也不能完全完全把之前晶元價格一路殺價走低歸結於此。

然後就是NB-IoT晶元;較之指紋晶元,NB-IoT晶元更加離譜,在市場未起來,價格就已經被殺下去了。

在早兩年,NB-IoT晶元剛開始出來的時候,包括筆者在內的行業人員很擔心的問題就是NB-IoT晶元和模組的價格。因為對比2G模塊,從幾百元降到20元,用了超過十年的時間。但在NB-IoT晶元這裡,這就根本不是事。2018年12月初,中國移動公布了其NB-IoT模組集采招標結果,單個NB-IoT模組價格已經降到20元以下,晶元價格就可想而知。這跌破了行業人員的眼鏡。

同樣的問題還出現在現在剛看到曙光的屏下光學指紋的方案上。

據台灣《經濟日報》昨日報道,在國內廠商的出擊下,屏下指紋方案的跌價或超七成,這種「神操作」讓很多分析師不可理喻。

「短視」不利於中國芯整體發展

在指紋晶元那部分,我們提到,現在的晶元廠商在那個市場殺價是他們迫於庫存壓力而做的一個無奈之舉。以FPC為例,因為沒有看到中國晶元廠的相關領域的成長態勢,導致他們壓下了一大堆的庫存,如果不做處理,最後可能顆粒無收。而對於那些非頭部玩家來說,如果不低價出貨,他們也可能就會面臨倒閉的風險。

但這所有的一切都與中國某些晶元廠的一些「短視」經營有關。

在智能手機火起來的這幾年,中國冒出了很多晶元廠,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圍繞著智能手機供應鏈做替代的。很多時候他們做的產品直接是與競爭對手pin 2 pin的。意思就是客戶直接用他們的替代方案,連PCB板,甚至軟體都不用改,就能完成「新」設計。如果這個旨在替代的晶元商能夠降低價格,這就讓其擁有更大的新引力。

而據一些行內人士告訴筆者,因為國內某些新晉廠商的設計和前東家高度相似,這就使得他們的研發成本變得更加小了,讓他們在殺價方面更無「底線」,這就導致相關市場後況慘不忍睹,有些廠商甚至遭受了近乎「滅頂」的打擊,讓他們失去了創新的勇氣。但同樣的問題我們卻很少在外企上看到。

這就使得國內廠商在面對國外廠商壓力的同時,還要提防本土廠商的釜底抽薪。

另一方面,某些廠商有時候做產品的目的不是為了產品本身。而是有預謀地通過這種殺價搶市場,來迎合投資人需求拿到融資,這種太「短視」的行為有時候會適得其反。

國內在集成電路產業方面的落後這是大家的共識,尤其是在模擬產品方面,國內與國際上的差距更是明顯。但在過去幾年,為了規避可能潛在的斷供風險,保護國產產品的安全。國內從上至下都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努力去實現進口替代。對於這些勤懇的國產廠商來說,他們想做的每一個替代,都會面臨國外領先廠商降價競爭的風險。因為後者技術和經驗的積累,較之前者有很大的優勢,一旦他們把產品賣到了你們中國本土研發產品的價格,那麼本土廠商在競爭的時候就沒有任何優勢可言。有心做研發的廠商,如果碰到了那些晶元「短線炒家」攪局,整個產業的發展就會遭受到難以意料的打擊。

不過筆者也需要澄清一下,筆者的本意並不是反對企業進入同一個賽道競爭,也不是說降價競爭不被允許,畢竟市場是足夠大的,在市場規則下,當然允許有本事的人用各種手段去獲得自己的收益,是無任何問題的。但對整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來說,如果各位從業者能夠用心去做好規劃,用創新作為企業生存法寶,而不是無底線,學習某些互聯網企業那一套以本傷人,然後佔領市場後再為所欲為的方式去經營,對整個行業未來可能更好。況且晶元產業由於其特殊性,是學不來互聯網那一套的。

另外,我們也必須肯定,國內有很多廠商已經走在了創新的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幫助夯實中國芯的基礎。

就筆者看來,中國晶元廠商如果能夠把競爭上升到一個更新的層次,無論對中國集成電路和全球集成電路來說,是一件絕對的好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會是實現這個目標的一個重要舉措。

保護好知識產權,中國芯才有更好的未來

對於集成電路產業而言,IP就是他們的命根所在,如果做不好這點的保護,未來更多的創新競爭就無從說起。為了幫助中國芯從低端的價格競爭,走向更高端的創新競爭,IP保護就必不可少,這也是中國芯能走向更好未來的一個關鍵所在。

以高通為例,忽略他們現在倍受爭議的收費方式。我們可以看到,之所以他們能夠在過去幾十年獲得那麼好的發展,重點就在於他們的IP獲得了充分的保護。同樣的還有Arm,正因為有更好的策略在為IP做好保護的前提下,他們才獲得了今日的發展。

換句話說,如果你的創新得不到保護,還有誰會去創新?沒有創新何來的進步?希望中國芯在新的一年有更多的創新,競爭上升到一個新層次,中國芯路走得更加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