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痛苦悲傷了,媽媽不要一味地去安慰,這麼做比較合適

寶寶痛苦悲傷了,媽媽不要一味地去安慰,這麼做比較合適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頭肉,孩子的健康快樂是每位家長的願望。若是孩子稍有一點不適,很多家長都緊張心疼得不得了。人之常情,舔犢情深!

痛苦和悲傷屬於一種負面情緒,既然是負面的,那麼,它們將對孩子產生負面的影響。在孩子們這裡,痛苦和悲傷的來源主要是由痛苦的刺激引起的,比如疼痛、各種感覺的過度刺激等,還有一部分是由於孩子和親人,尤其是自己的媽媽分離後感到心理上的痛苦。

寶寶感到痛苦,體驗到痛苦的不適,並通過一些行為(如哭鬧)表現出來,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媽媽,自己很難受。

媽媽在接受到孩子給予的信號之後,就會選擇是該給孩子解除痛苦呢?還是任由痛苦繼續發生呢?

當然,很多媽媽會選擇前者,恨不得立馬給孩子解除痛苦。

痛苦也可對它進行一下分類,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痛苦。

對於生理上的痛苦,我們是主張儘快給孩子解除的,這一點應該沒有異議,因為生理上的痛苦是客觀的,孩子沒辦法自己調整和控制。

貝親(Pigeon)營養米粉套裝(原味 黑米紅棗 三文魚蔬菜)

¥87.00

對於心理上的痛苦,我們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什麼事情讓孩子感到痛苦呢?

是寫作業寫不好?還是遇到困難就選擇逃避?又或者是外界的某個事件讓孩子感到痛苦和悲傷?

不管是哪一種,我們家長都不能只是一味地去安慰。安慰是必要的,但是,與此同時,家長還需要積極地想辦法消除或減少引起孩子痛苦的刺激事件,幫助孩子處理、應付和克服痛苦。

要從小教會孩子,面對痛苦事件,需要自我調節和自我解決,這是孩子們以後的成長道路上必須的技能。

若孩子遇到痛苦事件,家長只是一味地去安慰,那麼,孩子很可能會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不會堅強地去面對所有的不適,久而久之,孩子對待生活和學習的態度就會越來越消極。

安慰加鼓勵解決才是有利於孩子成長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格育兒 的精彩文章:

情緒良好的孩子,他們的智力往往較高,原因一點都不奇怪!
嬰兒太小不知道怎麼教育?別再傷腦筋了,告訴你2個字的秘決

TAG:心格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