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談打坐修行之要訣
看過張志順道場採訪視頻的道友都會感慨,一個號稱自己沒什麼文化的老人,是如何修成為一名具有深厚學識的高道大德的!按張道長原話,他沒什麼文化,寫不了書,他編的《炁體源流》,完全來自於《道藏》,他沒加一個字,也沒減一個字,對這個書,對了一年半才成功。他本人只看祖師爺的原書,有些書的段落,他會背上七八十遍,有時候一兩年的時間,才弄懂一兩個字。
也許正是這種苦於專研的精神,才造就了一位傳奇道士。張至順,道號米晶子,是中國道教全身龍門派第二十一代傳人,編有《炁體源流》一書。2015年7月,張至順道長在海南玉蟾宮仙逝,享年104歲。
張至順道長談打坐
「人若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人,只要安安靜靜地坐在那,天和地的東西全部都歸一。你現在打坐幹什麼,打坐目的是幹什麼?修神仙,你看你一身的東西都丟掉了沒有,一身的雜物,你心裡亂巴巴的裝得跟這個屋子一樣堆得滿滿的,就沒有清理一點,拿什麼打坐?你打坐,本身上的東西,那個主人一身擔著亂七八糟的東西,擔子都擔不動了,把他消耗的力量都沒有了,哪能還有打坐的力量!這不是笑話嗎?」
原來真正在打坐的不是我們的肉身啊,是我們的「神」在打坐!
「還有一個道友跟我住了一個多月,最後忍不住也問我怎麼不修行啊?修行不是做給人看的,無論做什麼事你都要守神、留神、專註,躺著坐著走著吃飯掃地都是在修行啊!」
道教講真正的修行是存在於生活中的,出世入世皆能修成得道,專註於本質而不拘泥於形式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老道長說姿勢無所謂,無論走到哪兒在什麼地方,有空閑你就坐坐,「最主要的是不要想太多,凝神調息,調息凝神。你靜靜靜,靜到最後,偶然間就出現大霧,白茫茫的大霧,練到那個程度上它自然就出現。」白茫茫的大霧?那又是什麼?「那是入大靜了。」據說身邊感覺會有雲霧嗚突突冒出來,包圍住你,然後什麼也不知道了。這個境界太高,先不管它。很多人打坐一直在追求「打通任督二脈、采陰補陽、大葯沖關、三花聚頂」的字眼,一直在意守什麼的,「其實都錯了,大道自然!」道長說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你的身體能量儲備夠了,自然開始變化,最後元神歸位......
張至順道長談修道
張道長,自己做了一句詩:日藏月內丹作母。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日,藏在月內,月又可藏到丹裡面,丹又藏於母體里。這個話,從字形上可以這樣解釋,從字義上也可以這樣解釋。為此,張至順道長,又有另外一句話:有人識破天外天,我把日月一丹擔。
日月合和,就是明。日升月降就是易。易,就是變化,易經,就是變經。呂祖爺說:太陽隱在月明中。韓湘子說:月里分明見太陽。白眼睛裡頭有黑眼仁。那不就是日月兩個東西嗎?眼睛有這麼重要嗎?邱祖曰:「人生先生兩目,死先死兩目」。又曰:「一目之中,元精、元炁、元神,皆在內也」。《素問》曰:「人之一身精華上注於目」。
呂祖曰:自然曰道。先天真無極,把頭裝到肚子里。頭說的是上邊。你看看身體的身字,是不是把自己的自,裝到了身的肚子里。身字,不過是自的底下,加了一個腿和一撇,一撇是什麼,是一隻抬起的腳,那麼這就是一個走路的人。這就是自身。
知識是用來忽悠別人的。智慧是用來開示自己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知識是做加法,得智慧是做減法。
世上凡有其事,必有其理,之所以沒有,是因為我們知識不夠。世上凡有其理,必有其事,之所以沒有,是因為我們經驗不夠。這些東西,暫時理解不了沒關係,只要種子已經種下,總有一天會發芽,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如何制,定為百工共法。
善於變通之人,學習修行找到竅門的方式就易於旁人。
(文章由道山不老,三姑道長編輯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


※2018即將結束,測一測你的感情誤區是什麼?怎麼做才會幸福?
※看看你八字適合養魚嗎?如何正確布局這類家居風水?
TAG:道山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