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靜坐的「三調」指導

靜坐的「三調」指導

貧生一直強調性命雙修,而且「修性要在修命先」,不然內里心魔熾盛,外面邪魔入侵,自家慾望勃動,終歸是個竹籃打水。

有道友留言說:「想知道修鍊的細節。」咳,貧生以為,都已經探討道家文化了,很多東西分明是行內的常識……那麼今天詳細聊聊入門的靜坐方法吧。

具體修鍊的細節,肯定是從「三調」開始。

築基以後的修鍊,必然是雙盤,至少也得盤坐才行。盤坐的話,男的適宜左腿在外,這是「陽抱陰」,雙手可以掐「子午八卦連環訣」:

右手拇指和中指指尖相接,做一個「環」,這是「午決」;然後左手拇指探入這個「環」內,指尖掐住右手無名指的指根,這是「子決」,左手其餘四指自然合抱在右手之外即可。

女性修鍊的話,手腳正好反過來,右腿抱左腿,右手抱左手。

整個子午連環訣呈陰陽合抱互根的太極圖相,手指和手腕都要充分放鬆,可以置於小腹丹田之前,輕鬆自然地靠在身上。

腋下要虛,像夾個小球一樣。脊柱要直,但不能緊張,具體的做法是挺直脊柱,然後深吸一口氣,呼氣的時候放鬆脊柱,讓脊柱的各節自然「摞」在一起。

脊柱「即松且直」的感覺首先要找到,必須要足夠放鬆!這是能長時間安坐的基礎。

這一步做好了,就是所謂的「沉肩墜肘、含胸拔背」,百會穴自然微微上頂,下頜也呈微收之象。

全身從頭頂向下依次放鬆三遍,頭頂放鬆,額頭放鬆,面部放鬆,下頜放鬆,頸部放鬆……按自己編排的程序來,使身體真正松下來。

這個放鬆的過程,也是初步靜心的過程。

然後調節雙眼。如《陰符經》所云,「心生於物、死於物,其機在目」。雙目垂簾,也就是輕輕閉眼,兩個眼皮間微微透光,是個什麼程度呢,閉的太嚴實,眼前昏暗,神氣也本能地偏於抑制,人的精神容易昏沉;開的太過,進的光太多,則神氣容易外馳,人的精神容易散亂。

這個感覺是需要自己反覆找的,因為雙目垂簾的調節,其實也是「調心」的基礎。

雙目垂簾做好了,眉心舒展,面帶微笑,把遠處的聲音收入耳底,接著是調息。

理論上是「自然呼吸」為宜,但是相對於我們平時即淺且輕的亞健康狀態的呼吸(這種呼吸方式不適合保健心臟),靜坐修鍊的呼吸適宜「勻、細、深、長」。

這四個字要好好體會,呼吸要均勻,氣息出入要細,不能呼哧呼哧地喘息,呼吸要」深「一些,有利於調節心肺的功能。長,是相對於我們平時倚在沙發上看電視時的呼吸狀態說的,但這個長也要適宜,不要有」憋「氣的感覺。

調息的狀態也找好了,調心的基礎工作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運用法訣來修鍊。

法訣有很多,之前貧生也講過不少,我們以後再接著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佟道功 的精彩文章:

茉莉女孩的花茶夢
用《周易》的義理和象數來指導一本小說的寫作

TAG:佟道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