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長安是十三朝古都,為何唐朝以後,再也沒有一個王朝定都於此

長安是十三朝古都,為何唐朝以後,再也沒有一個王朝定都於此

中國,一個古老的大國,歷史悠久,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名勝古迹,特別是旅遊的時候,說這個建築,那個東西是哪個朝代哪個朝代留下來的,當然每一個朝代都會有自己的國都,有的王朝還不止一個,提起古代的國都,你都能想起幾個?

我想北京是第一個,還有呢,那就是西安,開封,洛陽,安陽等等。帝王們很喜歡選擇這幾個地方作為都城,我們單單來看西安,現在西安的古城牆,依然是一大風景,另外,從古代傳下來的城市建設軌跡,依然保留,如果你從飛機上看西安,你會發現,這個城市就是一個四四方方的方框。而且中間就像切豆腐一樣切開,十分工整,十分整齊,五千年中國還是要看西安啊。

但是有人發現了一個問題,西安是很多朝代的古都,但似乎在唐朝以後,就沒有朝代定都於此了,仔細一想還真是這樣,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長安這麼大的都城為什麼沒有人願意定都呢,早在唐朝,貞觀之治,唐朝就成了世界性大都市,各國都來我大唐一覽長安之雄壯。原來有一下這些原因:

第一,長安已經不安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是都城,又比較靠近西北,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很多叛亂都是在西北方向,所以呢,往往西安成了叛軍要攻破的目標,唐朝後期,西安經常被叛軍,攻破,750年,安祿山叛軍攻陷長安;763年,吐蕃20萬大軍趁虛而入,第二次攻陷長安;783年涇原鎮士卒發起兵變,再次攻陷長安;880年,黃巢農民軍又一次攻陷長安……

長安已經不能夠長治久安,唐朝後期,帝王無能,動不動都城被攻破,動不動自己就逃走,可以說長安已經成了一個眾矢之的,有一位詩人看到了這些慘景,寫下了一首詩:「滿目牆匡春草深,傷時傷事更傷心。車輪馬跡今何在,十二玉樓無處尋。」

先前繁華世界的長安城後來也幾乎成了一片廢墟,因為短短几十年之間,經歷了多少次戰亂,如果還要定都於此,首先你就要重建,重建需要花費太多了,對於一個剛成立的王朝,有點不合適,這就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長安的環境開始惡化。因為先前長安是很多很多王朝的古都,大家都彙集於此,再加上後來的戰爭摧殘,長安出現了土地兼并,水土流失,等等一系列的壞天氣比以前更多了,動不動還有沙塵暴的發生。可以說,即使沒有發生戰亂,對於長安自身的氣候以及其他方面來說,已經不再適合作為一個都城了。。

第三:長安已經不再具有戰略地位的優勢。為何這麼說呢,先前每個王朝的疆界辦款都不一樣,長安坐落於渭水南邊,再加上長安不是一個防守類型的城市,但是作為進攻,確實一個好地方。這個時候長安已經失去了他的戰略定位,國家繁華時期,可以說不用懼怕什麼,可是國家一旦沒落,就像後唐時期一樣,動不動就被破城,君王也動不動逃命。

所以呢,很多帝王,都把都城瞄向了內地,瞄向了開封洛陽北京。不過從現在來看,長安確實是一個歷史之城,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夠與他相媲美。可以說一千年中國看北京,五千年中國看西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鵬說 的精彩文章:

「窮死不耕丈人田」後面還有一句,很多人不知道,意義很深刻
青樓女子出一絕妙上聯,難壞了大明第一才子,下聯如此巧妙

TAG:二鵬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