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一紅頂萬紅——明清時期的五彩瓷

一紅頂萬紅——明清時期的五彩瓷

五彩起源於明代,成熟於清代,是景德鎮首創的釉上彩繪的一種傳統瓷。康熙五彩曾成為陶瓷裝飾的主流形式盛行一時。但到了雍正時期,由於粉彩瓷更符合中國畫的表現意蘊,五彩於是退隱江湖,出於對前朝視為「古」的傳統觀點,所以,五彩又稱「古彩」。

五彩是黃、青、白、紅和黑色,泛指各種顏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

因其線條明朗,燒成溫度稍高於粉彩,且不及粉彩柔和,故又稱之為「硬彩」。五彩為明清時期景德鎮窯的新品種,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皆以青花代之,稱「青花五彩」,成為獨特的時代特徵,以嘉靖、萬曆五彩為代表。嘉靖、萬曆朝五彩施彩特點是:大量採用釉上礬紅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與釉上多種彩相結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線勾描紋樣輪廓,畫面濃重艷麗。

清代五彩以康熙朝最負盛名,除常用的紅、綠、黃、褐、紫彩外,還新配製了釉上藍彩取代釉下青花,金彩和黑彩也廣泛應用,使之色彩更為瑰麗多姿、濃艷奪目。康熙五彩除在白瓷地上彩繪外,還在各色顏色釉器及各種瓷地上施彩,使得五彩瓷器別開生面,別具一格。雍正時期,粉彩盛行,五彩趨於衰落,所見多為小件器,畫意較精細,不似康熙五彩粗獷豪放。乾隆以後則基本上不見單獨的五彩瓷器,而多與粉彩、琺琅彩等並用。

五彩瓷 五彩瓷可以分為青花五彩和純釉上五彩兩種。青花五彩瓷是先在釉下用青花描畫出所繪圖案的藍彩部分,罩釉燒成,再在其餘部分各按所需繪彩,復入彩爐二次燒成。目前所見最早的青花五彩瓷是宜德時期的,但很少見,西藏薩迦寺有收藏。嘉靖、萬曆時期五彩器物比較多見,而且出現了大的罐、瓶類,胎骨變厚。與成化彩瓷迎然不同的是,色彩除釉下藍色外,還有釉上紅、綠、黑孔雀藍、紫、褐、赭等色和金彩。常見圖案內容有蓮池鴛鴦、鳳穿花、花卉奇石、嬰戲、雲龍、雲鳳、雲鶴、天馬、道教古祥圖案等。

嘉靖至明末清初,民窯也大量生產五彩瓷器。它們的特點是胎質較粗,釉層較厚,有時有失透現象。常見器型多為碗、盤、瓶、罐,圖案內容比官窯豐富,有神獸、色藻紋、蓮池水族紋、嬰戲、小說故事、花木奇石、人物山水等,迴風粗放,生活氣息濃郁。但色彩不如官窯齊全,主要是紅、綠、藍、黃 4種顏色,尤以紅、綠色為多,有些器物還沒有釉下青花。日本仿製了不少晚明五彩瓷器,有些在圖案、畫鳳上很相似。但日本瓷胎釉過細,與明末胎釉,特別是民窯瓷器胎釉顯然有別。

環環相連講究多多

唐代的三彩陶使用的都是翠、綠、黃、白、赭、褐等多種低溫釉。在燒煉時,釉色會自由流動,不受控制。所以唐三彩的陶俑就有釉面滲透自然,形成富有天趣、瑰麗的色彩肌理。唐三彩這種自由流動而不受控制的顏料,給平面作畫?會帶來很大難度。直到宋代,河南磁州窯用礬紅調鉛粉用於釉面上,產生了紅綠兩色的釉上彩繪,這種裝飾解決了唐三彩釉色流動的問題,從料色上奠定了古彩瓷工藝基礎。

紅綠彩首開了採取用毛筆蘸料進行釉上彩繪的先河,把筆繪賦彩的形象思維,第一次付諸了實踐。這候鳥時花,這高土名姬、這魚藻草蟲,雖是恬簡略貌,紅綠相間,卻也賞心悅目,意氣飛揚,這對於當時見慣於單色釉陶瓷裝飾的人們來說,不啻於一種清新的色彩視覺,一種可品可讀的形象地畫圖展示。

有人說五彩瓷是美在大紅大紫,妙在古色古香;有人說它一紅頂萬紅。也有人說,它是中國古代陶瓷匠人有意識地把中國繪畫搬上陶瓷器皿的過程。在當時的工藝條件的制約下,它仍顯示出中國匠人對中國繪畫——風格的直接追求,其巧思妙心,深合東方文化的精神內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開端 的精彩文章: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近代銀元成色變化?
明清瓷器上的仕女嬰戲紋和植物紋,有意思!

TAG:藝術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