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近代反中醫的學術傳承

近代反中醫的學術傳承


按語:


別輕信名人和偉人真能夠做到萬事通!


即使有個別名人和偉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萬事通,但可以斷定他們也難做到萬事行。


這個「通」可代表學問是否精通,這個「行」則代表是否具有執行的能力、做事的能力。



如果以上推論能夠成立,那麼,也就可以斷定那些跨行業、跨學科高談闊論的名人和聖人,多半也都是一些「大忽悠」、「學術大忽悠」、「文化大忽悠」。



最近讀到柴中元先生髮表在《紹興中醫藥》雜誌上的雄文「名人談醫應加警惕之二——怨章太炎」。至少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了以下事實的真相:



清末俞樾這位考據見長的一代經師承認自己不懂醫學「卻不憚『駭俗聽』,做了《廢醫論》」;其弟子章太炎自稱醫學第一,竟也舉起了廢醫(存葯)的大旗;自稱太炎弟子的余雲岫這位廢止中醫派的公認領袖,束於西學之教,復受其師影響,不但指責中醫不科學,而且必欲消滅之。



這一脈相承、越來越烈的鬧騰,使中醫事業的發展受到了有史以來絕無僅有的大衝擊。



另有記載,章太炎喜歡給人開中藥處方(現在就屬於非法行醫),但療效卻並不好。章太炎對中醫雖有過從文字學角度的研究,但其有影響的觀點卻是繼承俞樾的反中醫衣缽,所以,別誤以為章太炎先生真是中醫的行家,更別自充章太炎的中醫學術傳人而傲。


以下轉載柴中元先生的「怨章太炎」全文,並在文後附有毛嘉陵編著《第三隻眼看中醫》(2007年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書中對俞樾、章太炎、余雲岫的點評。



「名人談醫應加警戒」之二


怨章太炎


柴中元


國學泰斗章太炎,別人贊他經、史俱精,但他自己說:「我的學問不是經學第一,也不是史學第一,而是醫學第一。」



章氏晚年十分熱心醫事活動是事實,他除了經常「講習國醫諸校」,經常發表醫文,還擔任《國醫雜誌》主編,在中醫界影響很大,所以當時上海發行的重要中醫雜誌均借重其名望,上海中國醫學院創辦時聘其為校長,名中醫陸淵雷、徐衡之等人對其評價極高,《宋元明清名醫類案》說:其「論醫之作,散見於報章雜誌者,皆不脛而走、珍如拱璧。」我初讀有關文時,感到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憑他力挺《傷寒論》這一點,就覺得彼雖非我輩業內之同行,但較之那些妄言「《傷寒論》只論六氣中之一氣,只對北方冬月的正傷寒有用。南方溫熱,無真傷寒」的名中醫,識見學問,天壤之別。加之見他在病名診斷等方面頗具卓識,遂對這位一時「德高望重」的大學問家,仰視生眩惑,迷失了自我,寫了「『山藥開血痹特有神效』為章太炎之獨識」一文,意在發揚,加以介紹、並用之於臨床,此事悟後一直乏機會自糾承訛傳誤之失,至今怏怏,幾成心病,故本文要就這一小事先說。



一、怨亂話山藥


血痹為痹證之一種,痹證是常見病,病久不愈者,秉「久病入血」的理念,用活血葯於方中是常法,但難期速效。為尋求提高療效,觀章氏之說後,我乃每加山藥於方中,有期待,自注意觀察,久而久之,漸生疑惑,遂不斷查閱:翻檢醫書,不少於百種;持續時間,將近二十年;求索方法,先究本草(古之《本經》、《綱目》,今之《中藥大辭典》、《山藥治百病》,凡目力所及者,必看),未果。次查醫案書(因未見有列血痹為一病者,只能查痹證,觀其他醫案時,亦留意於此),未果。又查有關名醫之著(如張錫純最喜用、善用山藥,故查《醫學衷中參西錄》,朱良春治痹證有名,故其著亦查,等等),未果。再查方書(不用說以山藥為主的治痹方,即用為輔佐之方亦罕見),未果。並非抱查閱目的而看其他書時,亦留心,總希望「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但迄今沒碰上這種「天上掉餡餅」式的好事以慰我如此執著之苦心。「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我不擬再求索,否則恐將成為一根筋、不轉彎的傻子,故罷。


太炎先生雖說也為人看過病,但畢竟不是醫生,他能有多少臨床經驗?這,不能因為他是大名人,就像編電視劇那樣,須得高看他一眼,神化式的描寫,尤須反對。如今,我對他有否用山藥治過血痹?深表懷疑。如果說他確實於此毫無經驗,又略無文獻依據,恃才縱談,妄言醫藥,留此瑕疵,供人誚議,我為章氏惜。須知《金匱血痹虛勞篇》之薯蕷丸,用山藥(為君)是為補虛,而非因其能通血痹;即腎氣丸雖有通痹之功,用山藥(為臣)亦非因其「開血痹特有神效」。此事雖小,亦可為好越出專業而縱談醫藥者戒。



人的精力有限,可我為這竟耗費了這麼多!雖說讀書無目,只能怪自己,但我輕信業外人之言,可能已成了千古唯一真用山藥通痹的冤大頭,想到這,也怨章太炎。為記住教訓,憶得不計工拙,曾寫過這樣一首小詩:


血痹用山藥,何曾有神效。


病人雖不知,己則應自責。


良醫不言葯,太炎竟亂說。


名人毋輕信,當為治學戒。



二、怪廢止五行


山藥事不大,這事可不小,因為陰陽五行學說是中醫理論的核心,所以要多費些筆墨談一下。



1

、廢止思想,影響很大


名醫章次公說:「五行說在中國醫學上應該早予揚棄的」,「中醫的好處決不在五行生剋的理論方面,五行生剋也指導不了中醫的臨床實踐。」類此之說,即是秉章太炎之教。章太炎是高舉廢醫存葯大旗的領軍人物,他對中醫的五行理論「抱持堅決否定的態度」。以「竊附門牆,得其指教」為幸的章次公,對此與之同調,殊不足怪(次公迷失自我,原因似與我同)。



章次公、余雲岫受其師影響,還視「哲學即玄學」。章次公說:「金元以還,醫家好以哲學談醫,以邀文人學士之青睞,於是玄言空論,怪誕不徑,滿紙皆是,亘千年而其流未息,其為害非淺尠矣。」故其一旦「任醫校教習,恐其毒侵入青年之腦府也,誓予剪闢,倡言革命。」余雲岫秉「中醫不科學」,「救國必廢玄學倡科學」的認識,把消滅中醫視為救國大事、願為之獻身,「無怪乎一旦他得以側身上層、左右醫政,便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毅然提出中醫廢止案」,從而掀起了一場中醫發展史上空前絕後的大風暴。當時全國中醫群情激憤,奮起自救,與之抗爭,余氏對此,態度十分堅決,他說:「我們今日所誾誾辯論者乃黨國之大事……公論不可讓步。」他慷慨陳詞:「至於岩個人,苟利於國,無不可以犧牲,身家性命視之如敝履。」論戰中,繼惲鐵樵發表《群經見智錄》後,楊澤民的《內經之哲學的檢討》影響最大,當時全國十餘家報刊競相轉載,從此,其提出與之抗衡的「中醫是哲學醫,西醫是科學醫」之說,為中醫界熟知並認同。章太炎雖未直接參与有關之爭,但立場十分明顯,他說:「謂中醫為哲學醫,又以五行為可信。前者則近乎辭遁,後者實令人笑耳。」「今即不言五行,亦何損於中醫之實邪!五行之論,亦與哲學何與。」明眼人一看便知,這話就是針對楊氏文而發。上引文字,既暴露了章太炎師生三人對哲學認識的錯誤,也暴露了中醫對自己也是科學醫這一認識的模糊,而究「中醫為玄學所誤,理論不科學」這一錯誤認識的源頭,就在章太炎,此(廢醫)思想影響確實極大,若非假以時日,予以反覆批駁,謬誤認識,恐難糾正,今撰本文,主要為此。



2

、雖是一說,各有不同

陰陽五行是從客觀物質抽象而來的概念,它無非是人們用來說理的工具,以刀喻之,用于格斗,可以殺人;用於手術,可以救人,是利是弊,就看怎麼用。作為上升到了理念的學說,陰陽是用來說明、探討同一事物內部對立統一雙方的性質和互相之間關係的;五行是用來解釋、研究不同事物之間在互相影響中的常態和變化的,兩者可互補、不排斥。其產生,既是無神論和有神論分道揚鑣的開始,也是經驗上升到了理念的標誌。國人正是通過理念指導下的實踐(即知而後行,學而時習之,行動不盲目),繼續累積經驗,然後在日益豐富的經驗基礎上,不斷地、反覆地修正和完善理念,才逐步獲得了科學、有用的知識(指導實踐,行之有效的理念,就是科學)。中醫的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等學說,就是這種(從方法論角度來說)具有明顯的東方科研特色的理論。但作為一種(說理)工具,如何使用畢竟決之於使用者,你可以機械、唯心地去使用它,也可以辯證、唯物地去使用它,事實就是如此,古人一直都在利用它做各人想做的事:如儒家利用陰陽學說,賦予倫理觀念,搞了陽尊陰卑,男尊女卑,君陽臣陰,主陽仆陰這一套;陰陽家利用五行學說,進行機械推論,搞了五德終始這一套(這都是有政治目的的);也有人利用陰陽五行學說來卜吉凶、測未來、看風水(這大多圍繞獲利之目的)。但這種種的使用方法和理念,與中醫風馬牛不相及。因為中醫是一門立足實踐的科學,具最重實效之特色(脫離實際的空談才是玄學,把哲學等同於玄學,這是否定了唯物辯證法對實踐的指導意義),所以不為機械的生克說所拘並為使解釋更合乎客觀實際,通過對機械生克說的修正而有了顛倒五行說。這是有別於儒家等五行說的顯著標志。章次公晚年,認識到了先前跟著章太炎說五行應廢不妥,「因於

1957

年在《健康報》上發表文字時改正了自己的意見,並且對門人說:『如果要把五行和臨床結合起來研究,可以閱讀清人程芝田的顛倒五行解』」。其實顛倒說並非僅見於程氏的《醫法心傳》,它大量地散見於中醫書籍中。總之,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與儒家、陰陽家和占卜者的陰陽五行學說,看雖是一說,實則有不同。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梁啟超受西學影響,發難五行,對此漫無分別;章太炎繼其緒餘,矛頭直指中醫五行,更是昧於此理。學博如太炎先生者尚且如此,何況識見學問之遠遠不逮者,無怪乎廢醫存葯思想之所以起、所以興。



3

、表述雖異,方法不殊


恩格斯在《自然辨證法》、《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著中早就講過了東、西方科研方法的特色和不同,太炎先生沒讀過這些書是歷史的局限。但近之國人仍要等到用西方的科研方法印證了東方科研方法得出的結論性認識竟完全與之相同時才加以驚嘆,這實在是我們的悲哀。中醫理論,便是如此,近人已知,從現代科學的新理論(控制論、資訊理論)來看,陰陽五行,藏象經絡這些中醫核心理論的基本方法與黑箱理論等的方法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事實雄辯地證明,中醫在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指導下,早就在使用與控制論基本相同的科研方法,所異者無非是表述詞語的不同。然「言之所貴在意」,同樣的意思、同樣的方法,為什麼用西方人慣用的「矢量」、「反饋」、「耦合」、「黑箱」、「自動態」、「

ABC

」、「輸入輸出」等詞來表述就是科學,用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生克乘侮、太過不及等詞來表述就不科學?為什麼中國的積貧積弱,章氏的弟子錢玄同等竟會歸因於中文是象形字?諸此之類,是名族虛無主義?是西方文化侵略?促人深思。我認為章太炎作為一名排滿反清的革命志士(其大名雀起之主因),無所畏懼、趕到總統府大罵袁世凱的勇氣和在樸學方面的精深造詣,均不足以說明他已有以上的認識,所以,我不但認為他從責難五行等中醫理論落墨的廢醫思想是荒謬的,他的其他許多醫文,如「與余雲岫論脾臟書」等,討論胰子油是否脾臟,說三焦即淋巴腺等這類把五臟模型與解剖學牽扯在一起的文字,顯然也都是扯淡、毫無意義。可近現代的國內外不少人,對已被現代科學(控制論等)所印證了的陰陽五行學說等中醫理論還懷疑、還否定、還只知用解剖、分析方法去探究藏象經絡,這樣搞,除了弄出些「洪漢小體」之類的東西來,難道還真指望能搞出些什麼名堂來!?總之,現在的不少中國人,對控制論等這些現代科學新理論,感到科學、先進,頂禮慕拜,佩服得很。但同時認為,中醫對這種已幾千年了的老東西,到現在還抱著不放,真頑固、真迷信。不屑一顧,不願再想想,這真是天大的笑話,但曲士之束於教者,不可與言至德,已認定了中國無科學,中醫不科學的人,少說等於不說,多說也是白說,奈之何!


結語

1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風潮雖已息,流毒遠未肅。這從「中醫科學化」的提倡,《中國無科學》的問世,以及刊物(爭論時,我曾發表過專文)、網上,甚至全國人代會上提案,一波接一波,仍不時有人鬧騰可得到佐證。雖說受西學影響至深,幾已成被洗腦者,欲改變其觀念極難,「中醫不科學」、「五行應廢棄」這類錯誤認識,總有一天能糾正。



2

、清.俞樾這位考據見長的一代經師承認自己不懂醫學「卻不憚『駭俗聽』,做了《廢醫論》」;其弟子章太炎自稱醫學第一,竟也舉起了廢醫(存葯)的大旗;自稱太炎弟子的余雲岫這位廢止中醫派的公認領袖,束於西學之教,復受其師影響,不但指責中醫不科學,而且必欲消滅之。這一脈相承、越來越烈的鬧騰,使中醫事業的發展受到了有史以來絕無僅有的大衝擊。建國後,高瞻遠矚的共產黨政府,對風雨飄搖中的中醫藥事業大力扶持,寫入憲法,定為國策,終於力挽狂瀾,逆轉頹勢,使之出現了轉機,「振興」號召,鼓舞人心,但「中醫落後不科學」、「陰陽五行是迷信」這些已「深入(不少)人心」的錯誤認識,迄今未予徹底批判和肅清,仍在給中醫事業的發展帶來不斷的干擾,究其遺毒深遠之原因,實與名人越出專業縱談醫藥這一積弊,有著極大的關係,所以對章太炎在中國醫學史上的功過,很有必要重新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定,有鑒於斯,故今先著重就廢止五行一事撰此文,太炎先生如泉下有知,想必亦當視我為諍友。



文畢,偶閱林乾良老師文:「西學中五十五年感言」,說反中醫者,「其他學問最高,亦屬無知。」又謂醫藥之事,「業外之人,請莫妄言」。「老馬」至言,深得我心之同然,故抄錄於文末。



注①、

建國後已集為《章太炎醫論》出版。



②、有關章次公的引文,錄自《章次公醫術經驗集》,不每條詳註。



③、有關余雲岫的引文,錄自《近代中西醫論爭史》,也不每條注。廢止案演變成的全國性政治風潮,本文不論,本文只談有關學術的理性認識。



④、對「中醫不科學」之說用「哲學醫」與之抗衡,就論爭言,有偷換前提之失,從邏輯上來說,「辭遁」說沒錯。



⑤、西醫遇病因不明或病因雖明但無特效藥之病時,醫德好的,常會說「可叫中醫看看」;醫德不好的,象胡適一樣,你就是給他治好了病,他也絕不會說你中醫好。對(相對比較之下)西醫在治療學手段狹隘等方面的明顯不科學,幾乎無人意識到,這就是西醫不知應以求實效所需來修正自己理念之大弊。



⑥、外國人用作偽手段搞出來的經絡實質。


⑦、全稱是《論中國無科學之原因》,出於我國現代科學的前輩任鴻雋之手。


⑧、文已收入《老醫說醫》第三冊(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3

年出版)


⑨、莊子「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適也,夫不可以損益」這話,確是點明了人的習性,習性難改,佛也無法。


⑩、俞樾的《內經辯言》,考據頗有見地。章太炎對《傷寒論》的文獻研究,尤足稱道。筆者不以「廢醫」思想忽視其長,但此非本文所需說。




附:毛嘉陵編著《第三隻眼看中醫》(2007年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書中對俞樾、章太炎、余雲岫的點評:



1.俞樾搶先「出風頭」:廢除中醫


俞樾(1821~1907年),字蔭甫,號曲園,湖州府德清人。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6年),俞樾殿試中第十九名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後歷任翰林編修、國史館協修、河南學政。他在1879年發表《廢醫論》,成為國人主張廢除中醫的鼻祖。《廢醫論》全文共分本義篇、原醫篇、醫巫篇、脈虛篇、葯虛篇、證古篇、去疾篇等七個篇章,七千餘字。



俞樾在「本義篇」中以《周禮》、《春秋左傳》、《史記》等古書為證,追述古代中國「醫卜並重」,甚至「重卜甚於醫」的傳統。他認為,《春秋》中有巫短龜長之說,世人漸「重巫而輕卜」,故東漢以後「卜日益衰滅」,而醫猶盛行。到了唐代,「李華遐叔遂有廢龜之論,此論出而卜竟廢。唐宋以來醫猶盛行,卜則否矣」。俞樾認為,既然與醫並重的「卜可廢」,那麼「醫不可廢乎?……曲園先生本遐叔廢龜之論,而為廢醫之論」。



毛嘉陵點評

俞樾認為,既然與醫並重的「卜可廢」,那麼醫亦應廢。看不出來此處由這種簡單思維推導出的廢醫觀點有沒有受西學的影響,如果是按西學「根據事實證據進行邏輯推理判斷」的學術研究規則,是不應當這麼草率就得出結論的。很顯然,這個觀點存在明顯的邏輯錯誤,比如說,如果張三與李四在一起喝過酒,甚至多次喝酒,某一天張三殺了人,要被槍斃,是否與他一起喝過酒的李四也要一起「陪殺場」?這充分證明了俞樾治學的草率,只要稍具醫學史知識的人都能判斷出這是一個不講道理的荒謬觀點。



中醫藥雖然起源於我們祖先的勞動和醫療實踐活動,但由於在早期萌芽階段,人們的認識水平有限,難免不與巫卜相混,早期的西方醫學、古埃及醫學也同樣有過與「神靈」為伍的日子。以後隨著醫藥學的進步和發展,自然就會與巫卜割裂開來。先秦時期的《周禮》就記載有醫師的職責:「醫師究人之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裡,察天五運,並時六氣……以探五病,決死生之分」。這個過程已經沒有了巫的痕迹,這一時期治病已經開始主要用食療、葯療和針灸,已逐步取代了巫師的祈禱、祭祀和咒禁。《黃帝內經·素問·五臟別論》更是明確指出:「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已表明醫學與迷信已經決裂。



從「醫」字的演變也可證明醫與巫卜的分離,最早的醫曾寫作「毉」,而後使用藥物後則改寫為「醫」。因當時很多藥物都用酒制,故用表示酒的偏旁「酉」來代表藥物。這些文獻和事例證實中國醫學脫離巫的影響的時間,比俞樾所說的還早得多。落後而迷信的巫卜從醫中退出,這是歷史的必然,但不能因為醫學曾經與巫卜有過聯繫,就以此推導出「既然巫卜都廢除了、醫也應當廢除」的荒謬結論。



俞樾在文中也提到,從東漢以後卜逐漸消亡,僅醫盛行。實際上這說明了他也承認從那時起中醫已擺脫了巫卜、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既然如此,又為何要以巫卜已廢為由來提出廢醫呢?雖然我現在無法揣摩出俞樾這樣荒唐「炒作」的真實目的,但可以認定的是現在某些人用俞樾這種邏輯混亂的錯誤觀點,來證明廢除中醫的正確性,這是多麼的可笑和對歷史的無知。



俞樾在其他篇章中,還對中醫有多種十分「滑稽」的否定,之後他又發表《醫藥說》,提出「醫可廢,葯不可盡廢」的觀點。透過俞樾使我們了解到了晚清個別大文人的治學態度和學術水準實在是令後人「無顏」。



2.章太炎痛:《內》、《難》和五行學說


章太炎(1869~1936年),名炳麟,浙江餘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醫學家,研究範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醫學等,著述甚豐。



章太炎早年受到西方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和生物進化論的影響,在他的著作中闡述了西方哲學、社會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新思想、新內容。



他在1926年所寫《論五臟附五行無定說》中指出:「五行之說,昔人或以為符號,久之妄言生克,遂若人之五臟,無不相孳乳,亦無不相賊害者。晚世庸醫藉為口訣,則實驗可以盡廢,此必當改革者也。」接著,他又在《中國醫藥問題序》中進一步說:「自《素問》、《難經》以五行內統五臟,外貫百病,其說多附會。」其意就是說五行是一種牽強附會的「妄言」,應當通過實驗進行檢驗後予以廢掉。他在給上海國醫學院院刊提名並擬定聲明時就指出:「本刊內容一洗陰陽五行之說,欲以科學解釋中醫」。他的主張和思想,影響了當時不少醫家,如陸淵雷、惲鐵樵等。他還說:「近世多信遠西醫術,以漢醫為誣,如其徵效,則漢醫反勝,然而尋責病因,辭窮即以五行為解,斯誠誣說,仲景所不道也」。



毛嘉陵點評

章太炎曾拜俞樾為師學習經史,其思想雖然沒有師承老師廢醫的觀點,但他提出的廢棄五行學說的觀點,卻沿襲了其師父俞樾慣用荒唐邏輯得結論的功夫。他認為仲景不重視五行,其實,在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序中就明確提到:「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張仲景在「序」中說的這番話,實際上就是傷寒論學術的重要指導思想,並不是章太炎所說的「仲景所不道也」。



五行是古代中國智者用來認識物質世界構成和運動關係的一個哲學概念。因此,五行的木、火、土、金、水,既代表構成宇宙的基本物質元素,也代表著物質運動的幾類基本運動形式。五行學說在醫學上用來說明人體內部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這種認識雖然簡約,但並非完全沒有實踐檢驗的依據,比如在臨床上根據「木克土」五行理論,通過疏肝理氣治療因肝氣不疏引起的脾胃病變,是能夠收到很好療效的。章太炎作為一位精通中醫的國學大師,為什麼要以張仲景的名義提出廢除五行呢?



這也許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與章太炎的學術喜好有關。因為他特別推崇張仲景:「它書或有廢興,《傷寒論》者,無時焉可廢者也」,並認為「精而不迂,其惟長沙太守」,而且,在眾多醫家中「不拘五行生剋之論者,蓋獨仲景一人耳。」他認為,張仲景的名氣很大,又位尊「醫聖」寶座,既然仲景不以五行為宗都能治病,還能成為臨床大師,以此也就推論出五行並不重要,可以廢也。但他不可能沒有讀過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序》,也不可能不知道五行是中醫藥的理論基石之一,在如此情況下還提出這種觀點,實在讓人費解,可見其治學方式部分繼承了其師俞樾的做學問方式。二是與他想改進中醫有關。他發現了中醫的一些不足,尤其是在受到西方文化洗禮後,很想改進中醫。要想改進中醫應該從何下手呢?當然應當首先抓住理論根源來攻擊效果才最好,於是就向五行開火了。這反映了當時中國文人在西學的高壓下,面對祖先的學問所表現出來的是多麼的「無奈」。



德國慕尼黑大學東亞文化研究所M·波克特教授認為: 「一定的方法學和技術,需要一套與之相適合的常規標準。中國的科學,特別是中醫學,採用陰陽和五行作為常規標準,來達到定性標準的單義性。中國科學家反對使用陰陽五行作常規標準,正好像西方科學家禁止使用米制來表達定量陳述的單義性一樣荒謬」。一位外國學者都能這樣深刻地了解中醫藥、理解中醫藥,而我們的國學大師卻如此的「謙卑」和「自卑」,真讓人難以相信。



3.余雲岫「醫學革命」的目的:徹底消滅中醫


余雲岫(1879~1954年),名岩,號百之,浙江鎮海人,在醫藥衛生界的地位比較特殊,解放前和解放後均擔任過政府的衛生要員。



1916年,余雲岫從日本畢業回國後,開始了他向中醫開刀的「醫學革命生涯」。1917年,余雲岫在《學藝》第2卷第5號上發表的《科學的國產藥物研究第一步》一文中判到:「陰陽、五行、十二經脈等話都是謊話,是絕對不合事實的,沒有憑據的」,但同時,他又承認:「中國的藥品確是有用的。」這是他站在西醫角度對中醫理論「捅的」第一刀,不過在此時他還沒有將中醫徹底否定,畢竟還是承認了中藥的效果。這雖然談不上是什麼新論,只能說明章太炎的老師俞樾有了一個「海歸粉絲」。



1917年,余雲岫在日本時寫的《靈素商兌》小冊子出版了。他在該書中全面判和否定了中醫:中醫是一門「不科學的玄學」,「靈素之淵源,實在巫祝」。他進一步分析到:「中醫無明確之實驗,無鞏固之證據……不問真相是非合不合也」。因此,「不殲《內經》,無以絕其禍根。」



毛嘉陵點評

余雲岫年輕時目睹了中國國家衰敗、科學落後的現狀,懷著報國之志到日本求學。在日本期間親眼目睹了明治維新以後,漢醫遭到廢止,西醫大發展後給衛生領域帶來的變化,對他產生了強烈的刺激和啟示。余雲岫對中西醫學的認識,還受到過當時在日本的章太炎的影響。這些都促使他發誓要「長習新醫,服膺名理」。



從余雲岫以上論述即可看出,他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思想認識並不深入,完全是以西學機械唯物論為標準來看問題,也認識不清楚自然科學與哲學的關係。他的這些觀點中本身就存在著諸多邏輯矛盾,既然理論錯了,在錯誤理論指導下的實踐還能正確嗎?反之,實踐後的結論被認可是正確的,就應當可以反證其理論的合理性。



余雲岫打著醫學革命的旗幟,將廢除中醫提高到國家民族利益的高度來認識問題:「舊醫一日不除,民眾思想一日不變,新醫事業一日不能向上,衛生行政一日不能進展」,如不消滅中醫,將妨礙民族的繁息,民生的改良。



正是由於對中醫的偏見和對西學固執的熱衷和崇信,余雲岫從口頭上的呼籲開始,最後終於以實際行動來對中醫進行了一次「革命」。1929年2月底,余雲岫以中華民國醫藥學會上海分會會長的身份,在南京政府衛生部召開的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議上提出了《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障礙案》。余雲岫由此也被列為中醫近代史上的一個「反面人物」。



當然,也有人在《中華醫史雜誌》1954年第2號上為余雲岫辯解:「他因熱愛科學的醫學,所以恨非科學的醫學。因時代和環境關係,他當時只知單純從科學觀點去愛國,而忘了政治革命的重要。他愛科學的醫學,而排斥非科學的醫學,在非科學的醫學中,如仍有科學的一面的話,他仍是熱愛的。換句話說,他是判它的缺點,發揚它的優點。這是他醫學革命的思想根源。」從以上辯解可以看出,在余雲岫所處的年代,對西方科學已到了絕對尊崇的程度,而且西方科學已成為衡量一切知識的是非標準。既然余雲岫對中醫只是想「判它的缺點,發揚它的優點」,就不應該對中醫「痛下毒手」,置中醫於死地。



接著,該文還說余雲岫也是維護過中醫的:「他凡遇到中醫書上記載合乎科學,確實可靠的地方,是張揚不遺餘力的。」並舉例說:「他曾判過陳克恢先生髮明『麻黃素』治喘功效,因不查考中國固有醫藥文獻,而多走了彎路;因中國書上,在二千年前,已有麻黃治喘的記載了……他發現《崔氏別錄》載有瘰癧與結核病同源說早於法國尼克氏一千幾百年,因而作出論文,提到遠東熱帶病學會上報告,獲得世界各國出席代表的注意。」這些情況說明余雲岫對中醫多多少少還是有些認識,也許是他良知發現後的反省,所以後來才對中醫又說了客觀一些的公道話。



現在中醫界人士一談到余雲岫時,多將其作為中醫藥的「死敵」來對待,其實我個人認為還是應當以寬容一些的心態來對待這些歷史事件,而且應當從他的一生的所作所為來評價他。任何人在其所處的時代中的言行,都難免會有一些歷史的局限,何況余雲岫的出發點也並非就全是可惡的,他希望國家能夠發展先進的現代醫療,也是為了使大眾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所以我們也不必總是盯著1929年余雲岫提案廢除中醫這事兒不放,畢竟這個提案沒有最終實施,也只不過是一樁「殺人未遂」的事件。



這一事件本身也暴露出了中醫藥的「脆弱」和存在著諸多不足。現在的西醫西藥問題也不少,帶來了多少醫源性疾病,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抨擊,認為在還原論思想指導下的西醫已走向末路了,但西醫仍然「我自巋然不動」,這說明了什麼呢?值得大家深思。所以,中醫界只有加強自身的內涵建設,創建強大的學術體系,不斷提高診療技術和臨床療效,這才是最好的對余雲岫思想的「反擊」。

文源:毛嘉陵講中醫故事



市面上唯一一款食品級氣血雙補的調理品



專門調理脾腎濕寒的食品級葯食同源調理品


一些民間"神醫",其實才是高級"中醫黑"


要有怎樣的知識儲備,才可以高大上地黑中醫?


為什麼要用西醫解釋中醫?3000年歷史的臨床經驗還需證明嗎?


中醫歷史之金元四家


八大中醫師不能看 - 垃圾中醫導致中醫沒落


郝萬山:一個反中醫的科學家居然意外論證了經絡的存在


看看這10個反中醫的名人後來都怎樣了?


反思 | 西化中醫教育,培養不出會看病的中醫,最終成了「中醫的掘墓人」


不了解中醫觀念,我救你,反被你認為在害你(深度好文)


中醫博士劉力紅:中醫是如何認識健康與疾病的


著名中醫博士羅大倫:不是要吃素,是看清了不敢吃肉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厚德載物!草木金石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郝萬山教授:菜肴與處方(中西思維差異)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