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五台山哪一個寺廟最靈,祈求福報來的最快?

五台山哪一個寺廟最靈,祈求福報來的最快?

阿彌陀佛,師父,自己的運氣極差,工作、生活、學業都在低谷中徘徊,請問五台山哪一個寺廟最靈、向哪一尊神佛祈求福報來的最快?

佛法是真理,而非迷信。佛法需要實實在在地去修持,而不是靠心理安慰就能得到善果。所以無關乎拜的哪座廟哪位佛菩薩。

佛在《優婆塞戒經》中告訴我們:「善男子。眾生造業有其四種。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四者無報。」

求福報最快的7種方法

一、四種福報:受報的時間不同

佛在《優婆塞戒經》中給我們開示說,福報有四種:

現報、生報、後報、無報

1、現報:

今身造作極度善業或極度惡業,今生就要受報。

比如,今身殺人,這種惡業就是極度之惡,今身受牢獄之果報。今身救渡眾生,拔出眾生的苦難,現世就會得到眾生的善報。

2、生報

今身造業,下一世受報。

3、後報

今身造業,今身、下一世不受報,而是第二世、第三世以後受報。

4、無報

不去受報。如果造作的無計業,則無受報,比如,不善不惡之業就是無計業。

二、現報:有七種方法

佛在《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四中向我們開示說:

「有七種人可事.可敬,是世間無上福田!云何七種人?謂七人者:一者、行慈。二者、行悲。三者、行喜。四者、行護。五者、行空。六者、行無相。七者、行無願。」

清心釋義:

佛在上面的經文中說:今身造業今世就能得到的福報有七種:

1、行慈

所謂「慈」,就是給予眾生快樂。只要是能幫助眾生,是眾生得到快樂的一切善業,都是「行慈」。

《佛說演道俗業經》給我們開示了行慈的具體方法:

「佛告長者:慈有四事:一曰慈念十方;二曰如母育子;三曰極愍念之;四曰如身無異。」

具體來說行慈的四個方法:

第一,將自己的慈心施於十方一切眾生。

第二,就像母親養育兒女一樣對待眾生。

第三,用最至誠的心憐愍愛撫一切眾生。

第四,視眾生之身如同自己之身無差別。

2、行悲

所謂悲,就是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稱為悲。也就是說給眾生提供幫助,使他們解除痛苦的一切善行。

《佛說演道俗業經》給我們開示了行悲的具體方法:

「佛告長者。哀有四事。一曰愍之。二曰為之雨淚。三曰身欲代罪。四曰以命濟之。」

具體來說有四個行悲的方法:

第一,悲愍一切眾生。

第二,體恤眾生之苦的時候,牽腸掛肚為之掉眼淚。

第三, 眾生的罪報,甘願自己替代。

第四,甘願用自己的生命救濟眾生。

3、行喜

所謂喜,就是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之心。見到眾生得到快樂,遠離苦難就會升起慶悅之心。

《佛說演道俗業經》給我們開示了行悲喜的具體方法:

「喜有四事。一曰和顏。二曰善言。三曰說經。四曰解義。」

具體來說行喜有四個方法:

第一,對待一切眾生要和顏悅色。

第二,對待一切眾生要用善良愛聽的話語。

第三,為眾生解說佛經。

第四,為眾生講解法義。

4、行護

所謂護,就是愛護眾生、護持佛法。

《佛說演道俗業經》給我們開示了行悲喜的具體方法:

「護有四事。一曰教去惡就善。二曰常訓誨歸命三寶。三曰使發道意。四曰開化眾生。」

具體來說,行護有四個方法:

第一,教化眾生去惡從善。

第二,化導眾生歸依三寶。

第三,教化眾生髮起修持佛法的決心。

第四,為眾生了悟佛法真義。

5、行空

所謂行空,就是觀一切法皆無自性,由因緣和合而生;

就是觀萬事萬物都沒有自性,萬事萬物都有因緣和合而產生,因此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空。

6、行無相

所謂無相,就是《金剛經》中所說的無我相、無眾生相、無人相、無壽者相。

7、行無願

所謂無願,就是明了諸法空相之後,無願求,無任何所求。

文殊菩薩的坐騎為啥是獅子?

彌勒佛為啥肚子那麼大?

念什麼咒結善財?

念什麼經去百病?

地藏經為什麼是孝經?

手觀音真的有千手嗎?

舍利子是怎麼形成的?

佛教的開光是什麼意思?

如何迴向和懺悔?

在家居士怎麼供燈、供水?

供養完的水果該怎麼處理?

去寺院吃飯住宿有什麼講究?

誦經與持經有什麼規矩?

佛陀和如來是一個人嗎?

佛教為啥要分大乘和小乘?

更多答案,盡在2019《修心日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五台山 的精彩文章:

五台山文殊菩薩發塔的來歷
進寺廟的常識,你懂多少?

TAG:般若五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