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一文讀懂背後深意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一文讀懂背後深意

獨家供稿騰訊平台,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飛揚】1月3日10時26分,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 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 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此圖片為嫦娥四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 ,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此圖片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這次落月任務有多難?具體難在哪?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嫦娥四號落月任務主要難在三個 方面。首先,相對於地勢比較平坦的正面著陸,月球背面「地形比較複雜 」,背面最高點1萬多米,「比珠穆朗瑪還高」,落月過程中需要避開這 些高山,避免「撞山」,落月地點選擇受一定條件制約。

此圖片為嫦娥四號著陸器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

其次,此次嫦娥四號落地的地點艾特肯盆地直徑2500公里,盆地底部布 滿隕石坑。落月時「不僅要注意周圍的高山,還要注意下面不平坦的、復 雜的地形。」

最後,月球一晝夜28天,其中14天黑夜,14天白天,在月球背面著陸需 要「選擇白天著陸,才能有效避障」。落月軌道的調整也需要一定時間。

對於此次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任務中,有哪些技術突破,航空知識 副主編王亞男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主要是使用中繼星的方法實 現在月背與地球的無障礙通信。

王亞男說:「利用中繼星的方式遙控探測器在月背著陸是一個技術上很有 挑戰的工作。因為在月面的著陸需要非常精確的操作。由於月亮距離地球 有37萬公里左右,考慮到月背的距離問題,所以回波的信號要延遲一秒以 上,這種延遲對於精確的月面著陸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嫦娥四號的著陸是 高度自動化的,由著陸器自動掌握下降軌跡並且選擇著陸點。」

王亞男表示,另一個突破性事件是,嫦娥四號此次的任務還有把月球上的 物品送回到地球,實際上就是一個「不載人的縮小版登月艙」。採取月面 樣品之後要通過上升段把物品送入地球軌道,這一連串複雜技術在一個小 小的探測器上完成,本身標誌著中國航天探月技術的重大邁進。

至於此次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對於中國乃至世界航天事業的意義, 王亞男認為,過去對於月表探測比較多,對於月背探測比較少,且探月行 動在近些年比較「寥落」。中國的探月計劃會讓探月行動「重新變熱」。

「大家都關注更遠的星體,比如火星。但月球距離我們地球很近,也是最 有可能被人類優先利用的星體。如果月球上有礦藏能源,或者成為未來邁 向星空的一個中介基地的話,月球的利用價值是很高的。中國現在堅定地 實施自己的探月計劃,等於是讓過去曾經寥落的探月行動重新變熱,也引 發世界重新關注這個距離我們只有30多萬公里的天體,對於月球利用的步 伐人類會走的更快,」王亞男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即錄 的精彩文章:

超模嫁入豪門9年懷上雙胞胎卻夭折,為感激丈夫41歲生女
女子產下一個右手殘疾的嬰兒,還在醫院就被狠心丈夫拋棄

TAG:即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