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邊」界
從物質特徵看,照片是有邊的靜態平面,四條邊線確定了影像的界限。斯蒂芬·肖爾(Stephen shore)在《照片的本質》一書中寫到:「邊框界定照片的所有內容。在做出微妙的構圖決定時,攝影師特別關注的物體、人物、事件或各種形式,成為邊框內強調的重點對象。邊框與它們產生互動作用,並吸引觀者注意這些內容。」
攝影師通過取景器在現實場景中框取所需要的畫面,所框取的畫面是現實場景中的局部,因此,需要通過一定的鏡頭語言、取景角度等做出選擇,照片的邊框把影像從現實場景中提取出來,隱去框外的世界,使照片中的信息得到強調,而不可見的框外則只能依靠對畫面的理解來延伸和想像。
既然是攝影師選擇的結果,那麼就意味著有取捨。取捨的前提是攝影師的意圖,圍繞意圖才能設定邊框,框取什麼,避開什麼,邊框的位置將直接影響照片內容的呈現,也包含了攝影師的興趣、關注和表達。在框取畫面時做取捨,是要通過角度機位的選擇,避開干擾元素,突出表達的內容。如果能充分利用照片邊框的形式或內容,使之與主題產生互動關係,從而引導觀者獲得不同的視覺感受。
封閉的畫面能收住視線,畫面通常結構穩定,內容獨立完整,常常借鑒繪畫的構圖,框取所表現的內容,把干擾元素捨去或削弱,使得觀者的視線和想像都停留在畫框之內的空間中,引導觀者仔細品味畫面中的細節,如郎靜山的畫意攝影,使觀者有凝視感。
而開放的畫面則打破視覺的完整性,使得視覺不再停留在畫面之內,強調畫面內容與外界的關聯,常常把邊框壓在人物或物體上,造成不穩定,形成懸念,讓視覺有向畫外的延伸感,從可見的影像引向不可見的框外,由此調動觀者的想像力,參與對畫面內容的理解。
照片的邊框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既可以令現實中被框取的畫面得到強調,又是畫面向外延伸的視覺依據。「照片沒有了邊框,圖像便回歸到它曾經存在的世界了。」攝影師如何運用照片的邊框框取畫面,將直接影響到照片的內容表達和觀看者的視覺感覺以及對照片的理解。
炫彩火燒雲 崔廣全 攝
點評:畫面結構工整,華燈初上的弱光拍攝時機把握較好,利用小光圈使燈光形成星芒,城市建築細節豐富,街道車軌與火燒雲交相輝映,艷麗奪目。
老鄰居 劉娟 攝
點評:兩扇門和兩個老人的這種鄰居關係表現得當,畫面簡潔對稱,有趣味性,影調層次豐富,人物之間「老鄰居」的呼應關係略有欠缺,可多觀察捕捉。
深山藏古寺 張朝陽 攝
點評:整體偏暗調的處理令畫面顯得寂靜憂鬱,遠處天空的暖色霞光是畫面的點睛之處,不僅形成色彩上的冷暖對比關係,也為畫面增添了靈動的氣氛。
逗趣 陳熙 攝
點評:作者抓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小趣味,表現出人們悠然閑適的生活狀態,畫面自然生動,生活氣息濃郁。
日照獨山子 張春玲 攝
點評:由於背光部分在畫面中佔比較大,沒有得到適當表現,使得山體緩坡的光影略顯突兀,畫面顯得比重失調。
看望 竇春成 攝
點評:從場景交代上看,此片意在表現醫護人員與病床上老人之間的交流,眼神和手勢傳遞出關愛和溫情。
檢察長進村促和諧 唐代雄 攝
點評:結構嚴謹,主體人物表現突出,環境交代充分,畫面內容信息豐富,門上的「出入平安」提升了主題的表現,畫面戲劇感較強。
舞之靈 王丙湘 攝
點評:運用慢門結合輔助光源,拍攝出舞蹈者的幻影,表現出舞者的動感與魅力,虛實結合,構思巧妙,畫面靈動優美,感染力強。
修行 鍾文 攝
點評:大面積的紅色物體佔據畫面,遠處半身人像立於建築之上,感光度過高造成畫面噪點過多,元素交代還有欠缺,不足以表達「修行」。
鐵匠 李逸 攝
點評:作者抓取了火花四濺的瞬間,通過窗口射入的光線和爐火,渲染了鐵匠工作場景的氛圍,光比控制得當,表現手法嫻熟,畫面有視覺張力。
精挑細選 李夙東 攝
點評:場景交代明確,避開了多餘元素,畫面中只保留了商品與人物。人物手中展開的花布使得畫面生動,但動作交代不足,注意選擇更好的角度來表現人物的「挑選」。
夕陽紅 劉壽純 攝
點評:老人手持話筒,表情愉悅陶醉,手中小旗「夕陽紅」點題,畫面表現力較強,但注意不要生硬地通過後期模糊虛化模擬淺景深效果。
呼倫貝爾上護林 張兵 攝
點評:畫面表現形式優美,視線隨道路向遠處延伸,天空花朵色彩艷麗和諧,但與主題關聯度低,很難讓觀者把畫面與「呼倫貝爾上護林」相關聯。
五店市來客 蔡碰梅 攝
點評:畫面簡潔自然,人物表情生動,外國小朋友與中國元素的糖畫產生對比,建議左側畫面只取部分磚牆,視覺上會有人物從畫外闖入之感。
龍騰盛世 婁宗聯 攝
點評:慢速快門控制恰當,動靜對比強烈,畫面色彩鮮艷吉祥,符合主題的表達。
傳統織布 許福堂 攝
點評:作者充分運用窗戶投射進來的光源形成逆光,白色織布形成天然的「反光板」,給主體人物補光。光線柔和,人物表現得當,畫面生動自然。
好吃 辛培玲 攝
點評:作者捨棄了環境的交代,著重強調了三個人物之間的互動,表情自然,生動又溫馨,富有感染力。
遙望 楊少華 攝
點評:登高極目遠望,側光下的群山連綿起伏,光影交錯,銀裝素裹,觀景亭在畫面中增添了意境,駐足於此,賞心悅目。左側近處的半截樹木略顯干擾,如能避開更好。
九龍鬧春 張利亞 攝
點評:寬畫幅使舞龍表演的場景交代完整,畫面工整穩定,構圖相對簡潔,幾乎沒有多餘雜亂元素,但表現力略顯平淡。
丙安古鎮 劉君 攝
點評:作者表現了一座被群山環繞、綠樹掩映的古鎮,山間雲霧飄渺,依山臨水的民居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較好地表現出古鎮的自然風貌。
少女心思 彭福宗 攝
點評:人物表情神態抓取得較好,切合主題,人物之間有呼應,但後期對背景的模糊處理有些生硬,改善畫質還是要立足於前期拍攝。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18年·第96期·12版
文、點評:丁文成
編輯:唐瑜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致敬前輩回歸本源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中國攝協會員資料庫,等你來更新!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