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青花之謎,專家也在以訛傳訛

元青花之謎,專家也在以訛傳訛

元青花之謎,專家也在以訛傳訛

先說簡單的,工藝方面,其實青花瓷,唐朝就出現了,只是不好,是渣。

歷五代,宋,到元,是科技,工藝發展的結果;還有最重要一點,元疆域最廣,擴展到中西亞了,於是最湊巧的事發生了:

首先,蒙古人崇尚素雅,比如藍、白這類色彩;

第二,在西亞發現了上好的珠明顏料,也就是青花顏料。

山東鄒城市明洪武22年(1389),明魯荒王朱檀的戈妃墓出土的元末明初青花雲龍紋罐,1971年出土,山東省博物館收藏。

罐殘高33厘米,朱檀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出生兩月受封魯王,15歲就藩。

罐的頸部缺損,罐的青花發色比較鮮艷,主體紋樣為四爪雲龍紋,龍的形象矯健,小頭細身,脛部的蓮瓣紋中夾有大括弧樣的蓮瓣尖。

大家知道,那時候交通不發達,從西亞弄點青花料不遠萬里,通過駱駝,馬匹,運到景德鎮,是多麼不容易。結果,青花料比黃金貴。

以下很好理解了:這麼貴的東西,你會隨便浪費在那些低檔的器物上嗎。

這時候,一定會請,技術最好的畫師,畫那些高檔的器物的。所以,元青花,繪畫水平是相當高的。

我也是一畫瓷的,面對元青花,我是膜拜的姿態,來品味那些我們先輩留給我們的財富。

以元青花典型的魚藻紋罐為例,那線條酣暢淋漓,構圖繁簡得當,用最美的詞讚頌它都不會過。

這只是它的表面,帶給我們的視覺上的享受,其它我不多說,百度下,你就全明白。

南京市中央門外明洪武4年(1371)汪興祖墓出土的外青花龍紋內青花菊花紋印花龍紋高足碗,1970年出土,江蘇省南京市博物館收藏。

高足碗高11、口徑12.9、足徑4厘米。

以前中國收藏界的專家們,是不認元青花的。

自從2005年,英國人朱塞佩·埃斯肯納齊花了2.3個億買下了「鬼谷子下山罐」元青花之後。這種曾經不被中國認可的青花瓷,被外國人帶成了香餑餑,彷佛一夜之間,元青花出現在了各大古玩市場。

這個罐子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拍賣案例,各方都是贏家。

首先,創下青花拍賣紀錄,買家和拍賣行利益實現了最大化;

其次,造成了轟動效應,引起全世界收藏界對青花特別是元青花的關注;

最關鍵的是,這個罐子作為元青花的一個標本和標杆,把青花拍賣價大大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最大的受益者是誰?很明顯,手中握有大量類似藏品的藏家和拍賣行。

拍下來一個罐子,帶起很多罐子、瓶子和盤子,賺翻了。

埃斯肯納齊父子

1、文物的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這個罐子主要體現的是其藝術價值。

2、元青花貴嗎?貴,至少是百萬人民幣級別起價,多數成交價格在千萬人民幣級別,但鬼谷子下山罐確實是元青花交易價格之最,大大超過了元青花成交的平均價格。

2005年佳士得拍出來是1500多萬英鎊,合2.3個億人民幣,但問題是拍之前的估價是500萬到1000萬英鎊,最後拍出如此高價也確實是出乎意料。

佳士得在拍這個罐子之前,還進行了全球巡迴展出,可以說吸引了全世界的各大收藏家的眼光,能拍個好價錢也不奇怪。

3、這個罐子最大直徑33公分,算得上個大玩意兒了。

瓷器越大保存就越難,而鬼谷子罐保存很完整,沒有裂紋也沒有缺口,品相良好,所以價格高。

青料是蘇麻離青,這種青料只有元代和明代早期用,而且元代的蘇麻離青青料和明代還有所差別,可證明此物最晚也是洪武永樂的東西,但其紋飾畫法又和元代的相同,所以進一步證明了這個罐子的時間應該是元代。

4、文玩生意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證明這個東西是真的。

已知的這個罐子的流傳過程是:清代被北京一戶人家收藏,後來被一個荷蘭領事買了下來帶回荷蘭,在他們家手上流傳了四代。有清晰可信的流傳記錄,越清晰的記錄,是贗品的可能性就越小。

老埃已經76歲了,還沒退休。

5、從來沒有一本元代的史籍記載過元代有燒青花器,此前一直認為青花的大規模燒造是明代初期,繼承了磁州窯的畫法才出現的,雖然有出土過晚唐的白底藍花的瓷片,但樣本極少,不認為唐宋元三朝有大規模青花燒制。

但20世紀初的時候,有位歐洲學者,發現在一個青花器上有元代的年號,經過後續的研究,才把大規模燒青花的時代提前到元代。

元代的青花器現存預計為400件左右,而絕大多數又藏於博物館,民間流傳的元青花又以鬼谷子罐體型最大,所以能賣個好價錢並不奇怪,但買了兩個億確實是超綱了一些。

南京市江寧區東善橋觀音山,明洪武25年(1392)沐英墓出土的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紋梅瓶,1950年出土,江蘇省南京市博物館收藏。

通體五層紋樣,繪畫精美:肩部為雜寶覆蓮紋和纏枝蓮紋,腹部繪蕭何月下追韓信紋,繪有蕭何、韓信和艄公三人,畫面點綴芭蕉、竹石、松樹和梅花等紋飾,脛部飾卷草紋和花卉仰蓮瓣紋,有大括弧式的蓮瓣尖。

這件梅瓶完整無缺,是國寶級文物。

但是,民間收藏圈一方,表示非常不服,觀點對立:

元青花瓷器珍貴和價格高,其實是兩回事情。

珍貴,是大家對元青花的欣賞和重視程度;價格高低,是一種市場操作。

一提起元青花,很多人認為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人們在討論、在爭辯。過去一種主調認為:

元青花主要在國外,國內博物館有幾件,其餘全是假的。

持有這種論調的人,其實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但是,他們卻主導著這個行業。(一家之言啊)

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的至正型元青花象耳瓶

首先,我們談談「元青花」這個概念。

元青花這個概念是一位美國人確定的,這對我們來說多少是一件恥辱的事情。(恥辱換成遺憾,似乎心態就平和一些了)

美國佛利爾藝術館的中國古陶瓷學者約翰·亞歷山大·波普,對於元代青花瓷感興趣的人來說應該是「如雷貫耳」了,雖然他並不是元青花的發現者和第一個研究者,但卻是元青花研究的一面旗幟。

波普的貢獻在於,他第一個分離出收藏在中東的一批元代青花瓷,並且提出了著名的14世紀青花瓷的理論。

波普研究的成果,應該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他結束了此前元青花研究的混亂和停滯不前的狀態,使之「朝更清晰的方向邁出了腳步」。

波普的上述學術成果,集中在他所著的兩本書上,即1952年出版的《14世紀青花瓷器:伊斯坦布爾托布卡普宮博物館所藏一組中國瓷器》和1956年出版的《阿德比耳神殿收藏的中國瓷器》。

故宮館藏青花鴛鴦荷花(「滿池嬌」)紋花口盤,元,高7.3cm,口徑46.4cm,足徑29.8cm。

盤十六瓣菱花口,折沿,淺弧壁,圈足,內外青花裝飾。內底繪兩隻鴛鴦游弋在蓮池中,一鴛、一鴦顧盼生情。內外壁均繪纏枝蓮紋,莖上均結有六朵盛開的蓮花。折沿上繪菱形錦紋。圈足內無釉。圈足內牆斜削。

此盤上的主題紋飾為內底所繪人們喜聞樂見的蓮池鴛鴦圖,這種蓮池小景是元代青花瓷器上常見的裝飾題材。有的只繪蓮池,有的在蓮池中繪有禽鳥(只見鴛鴦、鷺鷥),多畫在大盤、大碗的內底,亦有畫在八棱大罐外壁開光內者。

我們今天說的元青花,是指元代時期生產的青花瓷器?還是元代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器?這是兩回事情。

元朝歷史存在98年,版圖1372萬平方公里。在這個時間和空間中一共有多少窯口?這些窯口中又有生產了多少青花瓷?目前似乎沒人說得清楚。

其次,元青花誕生和發展,有些人認為(好像暗指馬爺哦~):元青花的誕生像沒媽的孩子,突然出現,輝煌無限;突然消失,無影無蹤。而且,這種觀點一直主導著整個社會。

大家想想這可能嗎?

世間任何事物都有產生、發展、鼎盛、衰落四個階段。我們不知道,不等於不存在。

第三,元代青花瓷的產量通過現存的元青花,我們應該可以看出:元代瓷器製作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生產規模也相當可觀,產量也很大。

為啥世界現存不足200件?不覺的有些荒謬嗎?瓷器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會爛掉。(民間和學院之間,有時候就是針尖對麥芒)

故宮館藏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元,高27.5cm,口徑20.4cm,足徑19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砂底。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為飾,自上而下用青花雙弦線分隔成4個紋樣帶。頸上繪纏枝梔子花,肩部繪纏枝蓮花,腹部繪纏枝牡丹,近足處繪仰蓮瓣。

第四,為啥不承認國內民間藏品?

1、水平達不到,看不懂,看不明白,又不願意承認自己水平低,說「假」很好。

2、不是自己的東西。明知道對,可是東西不是自己的,打死也要說「假」。

3、利益。如果有很多是對的,自己高價買來的,如何出手?,拚死也要說「假」。

4、明哲保身。說「真」有風險,說「假」沒責任。

5、國家沒有標準。主觀說了算,沒有客觀標準。

6、確實有很多人在造假,但不要神化造假者。

7、元青花瓷器作為當時社會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一定也有高、中、低檔次之分。如今人們只認可高檔的青花瓷(景德鎮高嶺土製作的),其他認為是假冒。

8、從國外回購有巨大的利潤空間,還能得到「愛國」的好名聲。

9、很多鑒定專家是電視台捧起來的,大多不具有資質。

10、這個行業科學機制很低。國內民間收藏的元青花其實並不少,只是得不到重視和認可。瓷器辨別新老並不難,難的是你是否能從歷史的角度,抱著一顆平常心來看待歷史遺存。

(以上10點,怎麼火藥味越來越濃了呢?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說的話不可全信呦~)

故宮館藏青花飛鳳麒麟紋盤,高7.9cm,口徑46.1cm,足徑26.1cm。

盤折沿,菱花式口,盤心坦平,圈足。通體施青白釉,底素胎無釉。盤內外繪青花紋飾多層。折沿上繪卷草紋,內壁青花網紋地上突出白色纏枝牡丹紋,盤心邊緣環以卷草紋,中央青花地烘托麒麟、翔鳳各一,空間襯以白色的蓮花及朵雲紋。盤外壁繪纏枝蓮紋。

此器青花發色純正,構圖嚴謹。盤心紋飾寓意「威鳳祥麟」以示天地祥和。元代青花瓷器裝飾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青花料直接在白色胎體上描繪紋飾。另一種是以青花為地,襯托白色花紋。這種裝飾形式始於元代。留白紋飾都有凸起。此盤即為藍地白花器之代表作。

元代末期,南方農民起義群雄並起,元朝廷自然要切斷蘇麻離青原料的供應。

景德鎮的工匠,隨起義軍四處奔波,起義軍也需要這些生活用品,這些工匠製作瓷器時,顏料和瓷土也只好就地取材。

這類瓷器明顯的胎土顆粒很大,胎質疏鬆,器身釉面開片密布,類似哥窯開片。青花料偏灰,沒有元中期青花料的幽藍。紋飾上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當朱元璋得到天下之後,景德鎮又恢復生產瓷器,瓷胎又恢復了細膩,顏料沿用這種灰青料,直到永樂才又得到新的進口青料。

這種瓷器在陶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多少人能看懂? 市場上價格很低。

國家博物館三層陶瓷廳內,藏有一隻元青花雲龍紋罐,我剛看過,強烈推薦大家去逛逛。

最後,還是請專家總結髮言:

青花瓷,又名「白地藍花瓷」,源於唐宋,盛於元明。

人們常把青花瓷比作舞台上的青衣,素雅高潔,清麗婉轉,像極了中國的水墨畫。

中國青花瓷自誕生至今已有700多年,卻為何只有元青花價值連城?

這裡面的因素有很多,要從元青花的顏料來源、藝術價值、存世情況等三個方面來分析。

(以下元青花器物,均來自於大英博物館館藏,有點心痛啊......)

一、顏料來源

元青花的顏料,以蘇麻離青(或譯作蘇勃尼青)最為美妙,這是一種極為純正而又個性突出的顏料,用它描繪出的青花瓷器,因有鮮明、大方、瀟洒、立體感強等諸多優點而倍受人喜愛。

蘇麻離青本是產於古波斯一帶獨有的一種礦物質鈷料。(一說是產於今伊拉克的薩馬拉地區;另一說是產於伊朗德黑蘭以南 400公里的格哈默沙村的山中。)

可惜的是,此料太稀少、太珍貴,從元代至正年到明朝宣德年後便絕跡了,現在,只能看到當時採掘後遺棄的一個個廢洞。

元代至正年間,蘇麻離青輾轉萬里來到中國,其中的艱辛我們難以想像。若非元朝大力開拓疆土,將勢力範圍擴大到古波斯一帶,蘇麻離青根本就不可能被發現,也就沒有所謂的元青花了。

如此珍稀的顏料,自然被當時的生產者及權貴奉為至寶,被專門用於官窯中大小不同的青花瓷器的描繪。其中以大型器物,如大罐、大梅瓶上所表現出的特徵最為亮麗。類似最華麗的衣彩披在了最好的模特身上,使其滿屋生輝、驚艷群芳。

由於當時的生產者條件不同,所以,存在著顏料中蘇麻離青料含量或多或少的問題。

即有的器物使用的多,則濃一些;有的器物使用的少,便淡一些;或在蘇麻離青料中混入國產料,或濃或淡,這就是後來造成元青花瓷顏色千姿百態,幾乎沒有一隻一樣的原因。

二、藝術價值

元青花的主色調以藍白為主,這主要是受波斯文化的影響。因為蒙古人喜歡白和藍,而藍色又是伊斯蘭文化的主色調。

13世紀初,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崇尚伊斯蘭文化的突厥人進入中國,其中有工匠、天文學家和醫學家,他們帶來了西域文化。

元朝建立後,又有大批穆斯林知識分子、商人,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受西域文化影響的中國工匠,開始將傳統的中國圖案,用青花原料畫在瓷胎上,燒制出賞心悅目的青花瓷,開創了一代中國人審美的先河。

元青花的題材眾多,和其他瓷器多表現飛禽走獸、花卉蟲魚不同,元青花後期有大量繪有戲劇故事的作品問世。究其原因大體有兩個:一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說的影響,二是因為元朝後期,朱元璋長期駐紮景德鎮,他對戰爭和人物題材的偏愛影響到了元青花。

元青花是一個劃時代的作品,它與唐宋年間的陶瓷有著本質性的區別。它使中國陶瓷從素瓷向彩瓷過渡,其豐富的繪畫藝術更賦予了中國陶瓷裝飾性的功用。

元青花價值連城既有上述原因,更重要的是它的自身工藝也達登峰造極的水平。

無論是顏色、畫藝、質量,都是青花瓷中的上乘佳作。其雄渾矯健的造型、張力十足的紋飾、濃艷深透的青花發色、通體瀰漫的雄霸之氣,強烈地震撼著每個喜愛元青花的人。

三、存世情況

元青花之所以如此珍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它存世量極為稀少。

東京出光美術館藏有「昭君出塞」青花罐,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有「尉遲恭救主」青花罐,日本大阪萬野美術館有「百花亭」青花罐,英國鐵路基金會有「錦香亭」青花罐。蘇富比1996年拍賣的「三顧茅廬」青花罐、「西廂記」青花罐、「細柳營」青花罐,都為私人收藏。

元青花珍品,也大多深藏於距中國萬里之遙的異域深宮。

其中原因在於:元青花在14世紀中期及稍後,通過貿易渠道運往西亞、南非、歐洲和東南亞等地,所以,目前全世界的元青花都固定藏於幾處,從來沒有分散過。

第一個是土耳其的托布卡帕皇宮,這批元青花的收藏時間是1453年,存世品質極為上乘,一共40件,從不公開展出,一直秘藏於皇宮的府庫中。

第二個收藏量較大的是伊朗的阿克比爾寺,共收藏了32件。

第三個收藏地是中國江西的高安,在高安的地庫里藏有19件元青花,是20世紀80年代一次性出土的文物。

正宗的元青花全世界不過300件,畫有人物的元青花罐更為稀缺,全世界不足10個,都藏於博物館和私人手中。

而北京故宮、台北「故宮」乃至全國所有的博物館,都沒有一件元青花人物罐,可見其珍罕的程度。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與平台立場無關。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飾迦 的精彩文章:

古玉,放大了看更美!
中國歷代錢幣花錢精賞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