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印度苦行僧為了修行,舉臂45年而「枯萎」,是自殘還是意志堅強?

印度苦行僧為了修行,舉臂45年而「枯萎」,是自殘還是意志堅強?

文|二壯

印度苦行僧為了修行,舉臂45年而「枯萎」,是自殘還是意志堅強?

說起東方几大文明古國,除了擁有5千年歷史文化的中國外,另外一個最為著名的當屬印度了。印度不僅擁有同樣悠久的古老歷史,還有著豐富多樣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而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有他們當地的苦行僧。現在人們去印度旅遊,還經常會在街頭巷尾看到這些人的影子。

印度的苦行僧可以說是千形百態,有的破衣爛衫不吃不喝,有的是苦坐地上一動不動,也有的會躺在釘子床或燃燒的木炭上,等等。其中有一位印度苦行僧高舉右臂,45年未曾放下,結果手臂枯萎無法放下。這個消息一經傳開,就引發眾多討論。這種修行方式,是自殘還是意志堅強?小編今天就帶大家探討一下。

苦行僧在印度已流傳了上千年。印度人認為人的一生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凈行期、居家期、修行期和苦行期。而苦行僧們,多數就是處於苦行期的人,他們經歷了出生、上學、工作和結婚生子前三個階段後,一朝醒悟,然後就會拋家棄業去苦修,以求心靈的解脫,擺脫輪迴的痛苦。

在這些苦行僧中,既有窮苦人民,也有中產階級,甚至一些上層社會的官員貴族們。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經歷了人生前三個階段才選擇苦行的,也有一些是從小時候就願意選擇這種艱苦的修行方式,下至剛學會走路的幼童,上有白髮蒼蒼的老人。但無一例外的是,每個選擇苦行的人都有自己心儀的某個精神領袖,他們修行的最終目的,也是修掉自身的罪孽,尋求精神的自由和靈魂的解脫,而且在修行中要嚴格遵守著不動性、不說謊、不殺生的三不規則。

這種用吃苦來修行的修行方式,最早是被認作是一種進入天堂的捷徑,在印度宗教中,認為人在進入天堂之前要經歷多重輪迴,承受多重的痛苦。而為了能早日進入天堂,不受輪迴之苦,很多人就選擇在當世苦煉身體,尋求心靈的純凈,從而不用再經歷輪迴,以求早日回歸天堂,從而就出現了苦行僧。

也許在不理解他們的人眼中,他們的很多行為都是自殘,就比如上面所說的為了修行舉臂45年以至「枯萎」。但小編認為,這種為了追求一種信仰而歷經磨難、忍受著各種惡劣環境考驗的人,其實是意志非常堅定,沒有異常堅定毅力,很多人是忍受不了常年累月風吹日晒、天地為床被、吃住奇差、對自己極為殘忍的修行的,這其實是讓人敬佩的。

本文由二壯說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壯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俗語「一螺窮,二螺富,九螺十螺享清福」是啥意思?你有幾個螺?
李小龍和泰森無規則格鬥,哪個能把對方打敗?不妨聽聽泰森怎麼說

TAG:二壯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