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牛頓沒有被蘋果砸到?被這幾個故事「騙」了好久

牛頓沒有被蘋果砸到?被這幾個故事「騙」了好久

從小大大我們聽過很多講述科學家們小時候的故事,比如「牛頓與蘋果」、「愛因斯坦與小板凳」、「伽利略與比薩斜塔」······這些雞湯故事激勵著人們努力學習,不斷進取,實現夢想,走向人生巔峰·····

但有沒人告訴過你,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假的~

01

小學課文《蘋果落地》中教給我們一個經典故事——牛頓被蘋果砸到,從而認真思考並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年輕的牛頓坐在自家後院的蘋果樹下,一棵熟透的牛頓被蘋果砸中腦袋,然後偉大的牛頓思考:為什麼蘋果是掉地球上,而不是躥到天上去呢?於是乎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任何物體之間都有相互吸引力,這個力的大小與各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而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只要是稍微有點科學常識的人肯定知道這個這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故事。事實上,牛頓不是第一個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相關內容的人,早在他之前有一個叫羅伯特·胡克的人在1671~1674年發表過有關天體運動的「引力」相關的論文。(胡克被人熟知,也就是一個有關彈簧的胡克定律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彈力和彈簧的長度變化成正比)

而牛頓後來按照胡克的思路,依靠伽利略的理論以及自己發明的微積分,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提出「萬有引力定律」並對其做了詳細論證,這本書的影響力巨大,被尊為「奠定了工業革命的科學基礎」。也就是說牛頓的分析總結能力太強,光芒太強遮擋住了前輩們的貢獻。而關於「蘋果砸腦袋」的故事,只不過是後人給這位傳奇物理學家編造的一個傳奇小故事而已。

「如果我看得更遠一點的話,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是從小學時聽過的名言了,實際上這句話不是牛頓在謙虛,而是一句諷刺。這名言最早是出現在了牛頓給胡克的一封信中,牛頓承認自己的很多成果是得到了很多前輩們的幫助,這些巨人們可能有伽利略、笛卡爾等人,但唯獨不包括胡克(兩個人誰都不服誰,撕了一輩子)。因為胡克身材不高、駝背得很厲害,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矮子」。所以,明眼人一眼就能看明白,牛頓的這句話並不是一句謙虛的話、也不可能是一句恭維的話,而是一句表面文質彬彬的相當高明的「垃圾話」。

02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課文,絕大部分的人都學過。文章講述了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年輕時代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敢於挑戰權威,懷疑人人信奉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謂的真理,即物體下落速度與物體重量成正比。經過反覆試驗求證後,在人們的諷刺/嘲諷與猜疑中走上比薩斜塔,用實驗證實了自己的想法——物體下落速度與重量無關。

這個故事最早是由民國時期傳入的,逐漸的廣泛的進入中小學課本用來教育孩子們。但很遺憾,這個著名的「比薩城斜塔實驗」實際上只是科學史上的一個有趣的「傳說」,而不是一個經過驗證的歷史事實事件。伽利略確實當眾做過30多次「落體」實驗,有一些也是在某些塔上,但沒有一個可靠的歷史資料記載過他和助手在比薩斜塔上做過這個實驗。比薩斜塔世界聞名,在這上邊做實驗並且「打臉」亞里士多德肯定是一件大事,不可能沒有資料記載。這個故事最早出現在他學生維維亞尼所著《伽利略傳》 之中,而伽利略自己的著作以及其他學者的研究當中,目前都沒有提過這件事。所以,這又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而已啦。

03

《壺蓋為什麼會動》是我們小學二年級語文課上的一篇課文,講的是著名的發明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代表人物瓦特的小時候的一個故事話說幼年時期的瓦特,在廚房裡看祖母做飯時看到灶上的水壺裡的水在燒開時,壺蓋啪啪啪地作響,不停地往上跳動。小瓦特長大後,不斷地研究這個問題。他吸取了前人的經驗,經過一次又一次試驗,終於發明了蒸汽機。

但這個故事也不是真的,很多人知道瓦特並不是蒸汽機的發明者,而是蒸汽機的改進者和推廣者。歷史上記載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是由古希臘數學家希羅於1世紀發明的汽轉球,這是蒸汽機的雛形。後來一個蘇格蘭鐵匠紐克曼在1712年製造了早期的工業蒸汽機,用於礦井排水和農田灌溉,也就是後來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模型。瓦特在前人的基礎之上,給蒸汽機加上冷凝器(1763年)、平行運動的連桿機構、離心式調速器、壓力計等裝置,才有了完善的蒸汽機,推動了英國工業革命。

由於瓦特的巨大貢獻,為了紀念他,物理量中「功率」的單位以「瓦特」命名。

也就是說,瓦特的貢獻是巨大的,但是「壺蓋」的故事極有可能是假的,仍然是一個後人編造的用來教育小孩子的故事而已。

04

《富蘭克林發明了避雷針》也是一篇廣為人知的一篇課文,話說1752年一天,雷電交加、大雨傾盆,著名的物理學家富蘭克林把裝有一個金屬鑰匙的風箏放飛,剛好一道閃電從風箏上掠過,富蘭克林用手靠近風箏上的鐵絲,立即掠過一種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大聲呼喊:「我被電擊了!」。後來,富蘭克林證明了人工電和雷電的同一性,還發現了尖端放電現象,之後富蘭克林據此發明了避雷針。

雖然這個故事廣為流傳,但是富蘭克林從來沒有說過自己做過這個實驗,只是在《賓夕法尼亞學報》上簡單地敘述過風箏實驗的設計。曾有人按照富蘭克林的設計,製作了相同的風箏,但這種風箏卻飛不起來。就算這種風箏能飛起來,富蘭克林也不太可能會讓它再雷雨天飛起來······因為如果強大的電流從風箏經過人體,將達到幾十,甚至上百千安培,手拿風箏的人呼吸將停止,肌肉被撕裂,甚至燃燒。顯然,富蘭克林如果真的做了這個實驗,不可能全身而退。

值得一提的是,1753年,俄國著名電學家利赫曼為了驗證富蘭克林的實驗,不幸被雷電擊死,這是做電實驗的第一個犧牲者。所以,「富蘭克林放風箏」的故事很有可能也不是真的,咱們更不要去模仿了·····

05

《愛因斯坦三個小板凳》的故事很多人都聽說過。據說愛因斯坦小時候很笨,三歲才會說話,九歲說話也不通暢,上學後成績不好反應慢,老師們都不喜歡他······話說愛因斯坦小時候在學校交手工作業的時候交了一個做得很糟糕的小板凳,大家都笑話他,老師甚至說在這個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到更糟糕的小板凳了,但是愛因斯坦同學「魔高一丈」,他出人意料的又掏出了兩個更糟糕的小板凳來,這正是他本人做的前兩個作品。這個故事教導人們,不要因為自己做的不好而自卑,即使板凳做得再糟糕也要堅持做下去,不斷進步總比停滯不前要好。

但真實的情況是,愛因斯坦從很小的時候就是個天才。愛因斯坦9歲就進入高級中學,12歲就自學了平面幾何,16歲自學完微積分,然後就開始開始思考經典力學理論的內在矛盾了~

有關愛因斯坦的傳記中並沒有關於「三個小板凳」的記載,和愛因斯坦一起長大的妹妹瑪雅也沒有提起過此事。因此,這個故事也是後人編造的而已,試想一下——一個天才小時候竟然這麼笨,這真的是一件令人感到安慰而且勵志的事情呀。

有一點可以確定,因為少年愛因斯坦智商遠超同齡人,並且充滿了懷疑思想,對於任何約束都有抗拒,所以他對於學校里的機械式教育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學校老師不喜歡他傲慢的愛因斯坦,還把他說成是班裡不受歡迎的人。也就是說,愛因斯坦做學生時,肯定沒少惹老師生氣~~~~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沒有什麼傳奇的人物,有的只是傳奇的故事。努力成為偉大的人,你的故事也將成為傳奇·····

來源:Chris微課堂,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物理 的精彩文章:

成績好的秘訣是什麼?竟然發現……太受啟發了!
關於5G手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TAG:環球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