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老祖宗流傳至今的10句俗語,道盡生活百態

老祖宗流傳至今的10句俗語,道盡生活百態

老祖宗流傳至今的10句俗語,道盡生活百態

一、富貴定要依本分,貧窮不必枉思量。

與「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的意思相近。亦有宿命論。

二、福不可邀,養喜神以為招福之本;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

語見《菜根譚·風操洚》:「福不可邀,養喜神以為招福之本;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喜神:善念。殺機:惡念。《墨子·非命上》:「福不可請而禍不可諱。」

老祖宗流傳至今的10句俗語,道盡生活百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三、貪他一斗米,失卻半年糧;爭他一腳豚,反失一肘羊。

前兩句見《五燈會元·護國景元禪師》:「師曰:貪他一粒粟,失卻半年糧。」又《五燈會元·同安常察禪師》:「貪他一杯酒,失卻滿般魚。」腳豚:豬蹄子。肘羊:羊腿。這兩句比喻得不償失,貪少失多。

四、不貪為寶,兩不相傷。

語見《左傳·襄公十五年》:「楚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不貪就是寶,你我都不損傷。

老祖宗流傳至今的10句俗語,道盡生活百態

五、畫水無風偏作浪,繡花雖好不聞香。

繪畫成的流水,沒有風偏偏要起浪的樣子;綉成的花再好也嗅不到香味。

六、用人與教人,二者卻相反,用人取其長,教人責其短。

用人取其長,語見《禮記·禮運》:「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又《晏子春秋·內篇問上》:「任人之長,不強其短。任人之工,不強其拙。」教人責其短,語見(宋)歐陽修《吉州學記》:「教學之法,本於人性,磨揉遷革,使趨於善。」又歐陽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論》:「滯者導之使達,蒙者開之使明。」

老祖宗流傳至今的10句俗語,道盡生活百態

七、若爭小可,便失大道。

小可:平常,簡單。大道:大道理。如果爭執那些平常的東西,就會丟掉大的道理。與「因小失大」義近。

八、三生有幸,一飯不忘。

前語見《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小娘子若不充卑末,結為眷屬,三生有幸。」三生:佛家語,指前生、今生、來生,即前世、今世、來世。幸:幸運。後句出自《史記·淮陰侯傳》:韓信少年時窮困,在淮陰城下釣魚,有一漂絮的老母見韓信飢餓,供他吃了幾十天飯,後來韓信為楚王,就用千金報答她。

老祖宗流傳至今的10句俗語,道盡生活百態

九、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語見《漢家格言》:「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享:享受。倫常:指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種關係為五倫,這是永恆不可改變的常道。乖舛:荒謬反常。

十、一家飽暖千家怨,萬巨機謀二世亡。

前句見《二刻拍案驚奇》一五卷:「常言道:一家飽暖千家怨。」說一家過上飽暖的生活,許多人家便會嫉妒、怨恨。後句指秦始皇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後,廢謚法,以世計算,予孫萬世做帝王。秦始皇死後不久,爆發了農民大起義,到了二世皇帝胡亥時秦朝被推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生活中常見的14句經典諺語,簡短有深意,句句都透著人生智慧
天價錯版幣!這樣的錯版老紙幣,有人叫價26萬元!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