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武夷岩茶大紅袍、水仙、肉桂沖泡中的錯誤,瞧瞧,犯了幾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常言道,一入岩茶深似海,嚇得許多人是虎軀一震,只敢在門外徘徊,翹首以盼。
實際上,岩茶哪有那麼深奧,那麼晦澀,那麼地不可一世。
覺得岩茶難,無非是沒有用對方式。
錯誤的鑰匙插進鑰匙孔,你想打開這扇門,簡直天方夜譚。
用暴力踹開?
不好意思,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殺敵一千,自傷八百。
這些錯誤的方式,屢見不鮮。光是沖泡這小小分支,就有道不完的話題。
跟著茶界大佬混茶館,總能出現很多金句。不過有時候這些金句,卻不是鍍金的,而是鍍鋁的,實在是沒有含金量,經不起推敲。
暫且將這些所謂的「金句」羅列而出,各位看官們下回遇到,可別盲從,得仔細推敲一二。
且來瞅瞅,那些年被封為沖泡至理名言的金句,是如何跌下神壇。
謊言一:好茶,隨你泡
這句話,沒聽過一千遍,也有聽過五百遍。
尤其是一些茶小二在推介自己家的岩茶時,經常搬出來坐鎮,彷彿有這句話的加持,能夠點石成金。手中的茶,隨便都是10萬 一斤。
好茶,真的隨你泡么?
不妨拿出您最近新得的牛欄坑肉桂(一定是要正宗的,品質有保證的那類),用冷水沖泡。
對,這種用冷水沖泡的方式,簡稱為冷泡法,又或者用冷萃法沖泡牛欄坑肉桂,喝上兩杯。
啥味道?
嗯,茶的味道。
有「香清甘活」的特點嗎?
額……體會起來有些困難。
是的,沖泡的經驗告訴我們,用冷泡法沖泡牛欄坑肉桂,實在是對不起牛欄坑這條坑。
喝茶的經驗告訴我們,喝牛欄坑肉桂(務必強調是正宗的)自然要用最高沖泡規格來對待。
高級玩家類別,還是用大道至簡的白瓷蓋碗。
110毫升白瓷蓋碗,8克肉桂,沸水沖泡,快出水,萬事大吉。
好鋼用在刀刃上,沖泡方式不能將就。
沖泡不是野獸派畫家,講究自由隨性,隨意潑上幾筆顏色就over。
泡茶么,還是要講方法,懂套路。
若是自由隨性的泡茶,非但感受不到茶的清香甘醇,反倒會覺得苦澀難喝。
謊言二:好茶,不怕悶
常掛在某些老茶友嘴邊的,還有「好茶不怕悶」這句話。
但好茶,真的不怕悶?
從理論上來說,好茶綜合指數高,的確經得住「悶」這一動作,至少不會一經悶泡葉片就變得爛糟糟。
但實際喝茶經驗告訴我們,再好的茶,經過悶泡後也將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悶泡,會讓茶湯里的茶多酚、咖啡鹼物質增多,茶湯濃度變大,最後表現出來的茶湯倒是一無所長,光顧著苦澀,味蕾受到強烈的刺激後,只好罷工。
那茶圈為何還盛傳悶泡?
悶泡,實際上是為了審評一款岩茶做準備。
悶泡過後,會讓一款茶的缺點全部暴露,以短板示人。
這時候在一堆茶裡頭,找到缺點最少的,缺陷最不明顯的茶,而後再改用快出水的方式沖泡,如此一來岩茶十有八九的品質不差。
不信這句話的真假性?
簡單呀,我們動手實驗即可。
準備一泡自己平時常喝的岩茶,改用悶泡的方式來喝一泡。
110毫升白瓷蓋碗,8克岩茶,沸水沖泡,浸泡三分鐘後倒出茶湯。
看那濃油赤醬般的湯色,很好,有點中藥的感覺。
至於口感么,麻花在鬥茶賽上喝了不少,具體感受待各位自己探索,在此就不劇透了,留個懸念。
總而言之記住一句話:若是喝茶為享受,當然不建議沖泡時悶泡。
謊言三:好茶, 不挑水
所謂的好茶不挑水,意思是水質不挑剔,水溫不挑剔,出水時間不挑剔。
可這世間真的存在如此隨性的岩茶么?
答案是——不存在的。
首先沖泡岩茶的水質,就有不少的講究。
自古以來,水與茶就有不解之緣。
揚子江中水,蒙頂山上茶。
活水還需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大瓢貯月歸深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夜掃寒英煮綠塵。
好茶,更要搭配活水,如此才能確保茶性發揮作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礦泉水沖泡和自來水沖泡同一款肉桂,風味呈現大為不同。
自來水沖泡岩茶,湯水最大的毛病——易泡出澀味,原本的色香味都被壓抑,難以釋放。
「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深以為然。
再者,岩茶沖泡時的水溫也有所考究。
要使茶香得以充分釋放,少不了沸水沖泡。
在高溫之下,岩茶中的芳香物質發揮作用,構成強大的香氣網。
花香、果香、木質香、桂皮香、叢味等香型展現地淋漓盡致。更能讓我們體會到岩茶的韻味。
此外,高溫還能促使岩茶中的條索展開,促使物質釋放。
簡而言之,高溫沖泡下,更容易體會到岩茶的「香清甘活」。
好茶養成記,離不開正確的水溫沖泡。
最後,岩茶沖泡時還要重視出水時間。
像正岩出產的岩茶,內在物質富足,簡單的沸水沖刷後,溶解到水中的物質充足,滋味足夠豐富。被我們平時用正岩茶「伺候」得舒坦的味蕾,能輕而易舉捕捉到風味的變化。
若是出水慢悠悠,湯水變得苦澀後,敏感的味蕾再也受不了。
忽視出水的重要性,難以得到好喝的岩茶。
1.好茶隨便泡
2.好茶不怕悶
3.好茶不挑水
這三條,句句扎心。看似完美挑剔不出毛病,實則都是煙霧彈。
真正的好茶,還是需要善待。
若是您都參照「隨便泡」、「自來水泡」、「沸水悶泡」的方式沖泡岩茶,對不起,您將難以挑選到一款符合心意的岩茶。
體面的沖泡方式,才配得上好岩茶的氣質。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沖泡白茶,誰告訴您白毫銀針用90度水溫泡?
※同屬白茶壽眉,是春茶好還是秋茶好?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