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基督教的耶穌變「白」史:本是中東深膚色人的耶穌為何成了白人

基督教的耶穌變「白」史:本是中東深膚色人的耶穌為何成了白人

說到耶穌,你心裡是不是馬上浮現出類似這樣的畫面:

圖源:Thinkstock

然而BBC請來的法醫人類學家,經過多方考察和高精尖實驗儀器模擬後,認為真正的耶穌應該是這樣的:

圖源:BBC

基督徒們強烈拒絕這個科學推測。雖然在聖經里並沒有對耶穌外貌的具體描寫,但根據聖經所載耶穌生活過戰鬥過的環境來看,至少耶穌在外貌上應該是更接近中東的深膚色,而非歐洲的白膚色;黑髮黑眼的可能也遠遠高於金髮碧眼。但為什麼大家卻默認了白耶穌呢?(這真的不是顏值的問題)

當基督教處於萌芽時期,耶穌他老人家在教眾的心裡並沒有具體形象。早期的基督教還屬於秘密小集會,被羅馬皇帝嚴令禁止的,因此大家都憑「基督魚」的標記來相認。大概就是這樣的:

圖源:Wikipeida

魚(ΙΧΘΥΣ)在希臘文里的每個字母,剛好對應耶穌、基督、神的、兒子、救世主。教眾把這個符號悄悄地刻在家裡某處,出門集會見面的時候我畫上一半,你要是能畫出下一半那咱們就可以聊聊,要是畫不出來也不會暴露自己的身份。

羅馬聖卡利斯托地下墓穴發現了一幅大約是公元3世紀的畫被認為是對耶穌最早的且帶有正面評價的畫像。畫像里的耶穌是個臉部光潔表情溫和的牧羊人,橄欖色皮膚,穿著當時時髦的服飾。這顯然是按照當時羅馬人或者希臘人的樣子來畫的耶穌,畢竟沒有鬍子的猶太人在那個時候可見不到。

圖源:Twitter

想想以前耶穌還是神秘符號,這個擬人圖像已經是巨大進步了。由此可見,耶穌的實際形象對當時的教眾而言並不是非常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之間所建立的一種思想上的聯繫。

到了公元4世紀,由於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開始信奉耶穌(他母親更加狂熱),基督教突然成了上流社會追捧的標誌。也是從君士坦丁時期開始,畫家筆下的耶穌開始有了一些非常明顯的特徵:頭頂光環,位於畫作中心,手指指向信徒(表示祝福)。這些畫作里的耶穌都被畫成擁有捲曲頭髮,濃密鬍鬚,身著希臘服飾的歐洲白人。羅馬-拜占庭教會堅定並強力地把這個具有濃烈地中海風情的救世主形象傳向各地,包括中東地區。西班牙帝國對這個形象的改動僅僅是去掉了鬍子加上了十字架。

君士坦丁時期耶穌圖 圖源:Flicker

可以這麼說,我們現在看到的畫作里的耶穌形象,和當年君士坦丁時期推廣的耶穌形象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儘管一千多年過去了繪畫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對於耶穌的形象卻並沒有畫家再進行顛覆性的創作。教廷的保守力量是一方面,另外也有畫家自身的原因。畫家想要留下巨作,替教堂作畫是最佳的途徑。顛覆耶穌原有形象一方面會得罪教廷,而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普遍的低下的民眾可能根本看不懂新的畫,無法理解畫作想表達的意義。因此在耶穌的形象上進行創新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如今教廷權力早已今非昔比,但是印在卡片上,宣傳冊上的耶穌仍然是以前流傳的形象,甚至在電影里,耶穌也都是由白人演員來擔任。當民眾接受了白人耶穌的設定之後,想要更改耶穌形象就更加不可能了。

本文選題:楊騫;編譯:Orchidbird

喜歡我的內容就關注我吧~ 咱們天天相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辦公室司馬遷 的精彩文章:

破解尼安德特人滅絕之謎——小腦不發達是硬傷?
木乃伊真相:這些圖片告訴我們,埃及木乃伊背後居然還有這些真相

TAG:辦公室司馬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