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假玉」天堂——蚌埠玉器村的啟示錄!

「假玉」天堂——蚌埠玉器村的啟示錄!

本文來源於 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開篇:安徽蚌埠是中國最大的玉器市場之一,雖然沒有玉石礦,但這裡玉器村隨處可見,並有2萬餘人再此從事仿古玉加工。然而,在央視曝光蚌埠玉造假以及反腐力度的加大的背景下,風暴眼中的玉器行業自此風雨飄零。雖然是做仿古玉器,但對於現在的和田玉來講,仍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蚌埠是中國著名的玉器之城。近30年時間,蚌埠的玉器作坊發展到現在5000多家,從業人員已達到近10萬人,年產值30億元,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揚州、新疆、河南等國內主要玉器市場,成為當地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然而,由於近年來反腐等因素影響,作為奢侈品的玉器產業一落千丈。如今,玉器商家倒了一大半,玉器銷量較鼎盛時期下降80%以上,玉器價格也下降到連以前的1/3都不到。

市場的驟然衰落讓上游的玉料銷售、玉料加工,下游的玉器收藏業都遭遇毀滅性打擊,也讓當地重點發展玉器產業的雄心壯志面臨擱淺,承載著數萬人生計的玉器行業正面臨著「船大難調頭」的尷尬。

瘋狂的蚌埠城

幸福村位於蚌埠城東的北工地,在這裡,隨處可以看到這樣的「玉」字招牌,十幾年前蚌埠玉器市場初成規模,也催生了不少以玉器作為主要行業的村落。幸福村有400多戶,幾乎家家都有玉器作坊。

走進村民家中,刺耳的玉石打磨聲此起彼伏,戴著口罩的工人在忙碌地工作著,由於長期接觸玉器製作中的一些染料,有些工人的手指呈黃褐色,昏暗的燈光下,村民們在用電鋸將一塊塊玉料切割開。村民黃金山說,整個玉器市場的大滑坡,給全村人的生活都帶來很大的影響,以往,光靠生產玉器掛件賣給當地的玉器廠商,一年就能凈賺30多萬元。鼎盛時期,他請了3個工人,當起了小老闆,還買了一輛奧迪。

一個工人在製作仿古玉器的毛坯,這是最基本的工序,仿古玉器都是批量生產製作的。

蚌埠城東龍子湖區的馬村位於幸福村的另一側,兩村中間隔著一條治淮路,整個鋪子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玉器,而店面的後面既是住宅,又是生產玉器的「車間」,呈現「前店後坊」的格局。馬村500多住戶,平均每家有兩個玉器作坊。

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歡收藏玉器,而安徽蚌埠作為玉器之城,30年來生產的玉器藝術品、仿古玉比中國8000年來所生產的玉器總量還多。

作坊的生產環境不是很好,粉塵多是大件玉器製作難以避免的。

那段好日子

蚌埠並不產玉,但在1958年,蚌埠玉雕廠成立,培養出一批技藝精湛的玉雕師傅。上世紀80年代,蚌埠玉雕廠破產,大批玉雕工人帶領徒弟自立門戶。蚌埠的玉器市場最先從三馬路(即現今蚌埠城區的治淮路)興起。上世紀90年代末,三馬路市場拆遷,作坊和商店都陸續搬到這邊,玉器村這才火了。

走進位於蚌埠城東龍子湖區的馬村,村頭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這些就是玉石,都是從昆崙山運來的。

2009年蚌埠黨校學報的調研報告數據顯示,彼時蚌埠玉器市場共有3000多家商戶、加工作坊,3萬名玉器從業人員,20億元年銷售額的全國最大玉器市場集散中心之一。兩年多之後,蚌埠的玉器商戶、加工作坊數量躥升至4000多家,直接從業人員達6萬人,商戶已進入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揚州、新疆、河南等國內主要玉器市場。

幾名工人在打磨一件碩大的玉麒麟。這種麒麟價格不菲,用來鎮宅用,不是普通人家買得起。

「那是段好日子,一件價值十幾萬的玉器做出來,不到半個月就能賣出去。最好的時候,這邊玉器還在作坊雕刻,那邊經銷商已經帶著現金來搶貨了。」章程生說,他們一般加價三成以上的利潤出貨,「有資金、眼力好、膽子大」的蚌埠玉器商戶,不斷向外人傳遞著「身家千萬不是夢」的暴富神話。

在仿古玉器的工藝里,有一些玉需要化學品泡製,其原料如同醬油一般,不少仿古工藝工人雙手留下難以洗去的痕迹。

更賺錢的,或許還是那些玉器經銷商,足以以假亂真的蚌埠仿古玉,不斷流向文物市場,部分玉器經銷商可以翻一倍甚至兩倍將玉器賣出去。之前發生的兩位浙江商人攜帶蚌埠仿古玉器出境被海關以「走私文物」罪名批捕的新聞,更讓這個市場在行內聲名大噪。在這些商戶和經銷商的講述中,蚌埠玉器的消費者當中,官員身影時常隱現。

安徽合肥,在一場貪官贓物拍賣會上的陳列品中,玉器佔了很大比例,其中有不乏來自安徽蚌埠的工藝品。

2012年之後,蚌埠玉器市場與中國經濟一道,墜入寒冬。讓當地人沒想到的是,如是寒冬自2013年開始越發刺骨,那也是重拳反腐的起點。

禍起央視曝光?

「2012年3月15日,央視曝光蚌埠玉造假,給蚌埠玉打擊非常大,仿古玉可以說一蹶不振。」38歲的李青松做玉已經20多年,但那次央視曝光之後,明顯感覺到壓力,好在自己做的不是仿古工藝。

蚌埠的玉器市場發展,與仿古玉分不開,最早從出道的蚌埠玉器行業的前輩謝永學等幾個人就是以仿古而出名,並曾演繹過一段傳奇故事。

上世紀90年代初浙江海關扣押了兩個帶著「古玉器」出關的浙江商人,儘管這兩人再三解釋這件古玉是仿造品。然而實際卻是海關請來玉石專家和文物部門進行鑒定,證明該玉器是「國家一級文物」,於是兩人被以「走私文物」的罪名批捕。就在庭審之前,絕望中浙江商人,想起了賣給他「古玉器」的謝永學,托家人向謝永學求助,希望他能夠給證明該「文物」為仿製。謝永學感覺「事關重大」,庭審前趕到浙江找到法官,稱「走私」國家一級文物其實是他用「老提油」的仿古技術製成的仿古製品。法院不相信,最終謝永學說可以仿造一件同樣的「古玉器。」,法官將信將疑。當一個月後他將一模一樣的「古玉器」送到法院,法院拿給專家鑒定時,專家還奇怪地說,「這件古玉器,不久前不是已經鑒定過了嗎,為什麼還要鑒定一次。」法官才相信,兩位被逮捕的「走私犯」走私的是仿製品。兩位浙江商人被無罪釋放。蚌埠仿古玉也因此一炮走紅。

後來短暫時間,蚌埠發展成為國內最大仿古玉器市場。然而很多仿古玉以假亂真,甚至迷惑了很多收藏者甚至專家,直到2012年央視曝光。

打磨環節技術含量不是很高,不少婦女也加入到了這個行列。狹小的空間里,七八個玉雕工人在加工,而加工和銷售分離是蚌埠玉的特點。

但在很多蚌埠玉器商人看來,「仿古是一種工藝,不能單純說是造假,欺騙。」央視在「蓋棺定論」。在玉器專家眼中,蚌埠古玉仿製,有摹古、偽古、臆古之分。摹古是完全根據出土玉器實物的形制、紋飾,用新玉料製作的仿古玉器。偽古玉器,是為牟取高利而製造的贗品,一般按照古器的造型、圖案,有的只是張圖片,刻意模仿,以假充真,魚目混珠,目的是牟利,常常睜大眼睛說瞎話,坑蒙拐騙。臆古是一種更等而下之的作偽,只是根據臆想,閉門造車,七拼八湊地製作出亘古未有的偽玉器,稍有眼力者並不難識別,等等。正是後兩者「坑」了蚌埠的仿古玉。

很多玉器作坊加工玉器,都是根據銷售店鋪需要來加工,自創的並不多。

如今在蚌埠已經難以看到仿古玉器加工,因為行情糟糕,大部分人已經轉行,少量有的,也已經轉為地下。蚌埠玉自2012年3月15日央視風波之後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蚌埠玉器的衰落也給玉器上下游各產業鏈帶來極大衝擊。青海一個產玉大縣的縣長跟他訴苦說,現在他們不去買玉石了,當地每年少了幾億元玉石收入,玉石銷售價也下跌了4成以上。玉石市場的不景氣也造成市場大量違約的出現,導致玉器市場大量陳貨積壓。馬國祥說,玉器廠商加工玉器,都是根據銷售店鋪需要來加工,自創的並不多。由於玉器市場不景氣,很多人寧可不要5萬元訂金,也要違約。

風暴眼中「玉」何往?

年輕,脆弱,這是很多專家對蚌埠玉器市場的評價。蚌埠玉器市場是靠製作「仿古玉器」起家並聞名全國。其生產的仿古玉,比中國數千年出土的古玉總和還多,卻又在央視曝光之後,仿古玉作坊幾乎一夜「消失」。工藝品玉雖然有點起色,但一直以來左右工藝品玉發展是價格因素,什麼賺錢做什麼,因此在遭遇這一輪行情也在情理之中。

蚌埠幸福村已經被列入拆遷,一個碩大的玉器產業園也正在打造中。但現實中的蚌埠玉當前面臨的可能不單純是擴大規模的問題,還有仿古玉的法律尷尬,工藝玉器價高和寡……

蚌埠「玉」向何往?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平台合作請聯繫: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 的精彩文章:

純粹曬串!玩文玩就是為了炫耀,美到沒朋友!
直播:國庫里的金磚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TAG:古玩那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