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穿過歷史的謎團——李漁李玉或許是同一個人

穿過歷史的謎團——李漁李玉或許是同一個人



文:易道禪

穿過歷史隧道的縱深,我在隧道盡頭等你。真相有時是主觀的發現,但它源於客觀的存在。

人們都知道元朝的戲劇叫做雜劇,著名的「關馬鄭白」四大戲劇家就是那時出現的,代表作分別為《竇娥冤》《漢宮秋》《倩女離魂》和《梧桐雨》。而清朝的戲劇叫做傳奇,也有著名的四大戲劇家,即李漁、李玉、洪升、孔尚任,代表作分別為《風箏誤》《清忠譜》《長生殿》和《桃花扇》。

不過其中,李漁和李玉此二人有些攪合,他們的一生是一個謎,那麼謎底是什麼呢?

【壹:浪漫主義戲劇家李漁】

明末清初,有一個文人非常了得,他的才華被我們傳統的道德觀和現在的審美觀淹沒了,以至於他的名聲不如屈原、李白、關漢卿、湯顯祖、曹雪芹、蒲松齡等文學大家。但實際上,他是個全才,在諸多領域都做出了及其卓絕的貢獻。

他叫李漁,祖籍浙江蘭溪,後遷移杭州。生卒年大約在公元1610-1679年。 

李漁的詩在當時就名滿天下。例如:「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又如那本尤為被人傳頌的《笠翁對韻》:「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鐘。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松。馮婦虎,葉公龍,舞蝶對鳴蛩。……」是作為讀書人啟蒙必讀的詩歌教材,其功莫大焉。

李漁還寫有許多戲劇劇本,例如《奈何天》《比目魚》《風箏誤》《凰求鳳》等《笠翁十種曲》,和《萬年歡》《偷甲記》《四元記》、《雙錘記》等戲曲19部之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風箏誤》和《比目魚》。有不少介紹他的文章,說他是東方的莎士比亞,我看了頓時吐血,免不了還得吐槽。在中國,被專家稱為東方莎士比亞的一會兒是關漢卿,一會兒又是王實甫,一會兒又是湯顯祖,還有後來的曹禺。這也太滑稽了,一個中國就誕生了那麼多莎士比亞,還要不要其它國家的戲劇家活呀?


(圖)李漁,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府蘭溪縣夏李村人,生於南直隸雉皋(今江蘇省如皋市)。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

很簡單,我來封一個稱號吧——李漁是中國的莫里哀。因為李漁的戲劇作品,基本上都是喜劇。

此外李漁還寫有白話短篇小說集《連城璧》和《十二樓》,合稱《覺世名言》。為他帶來毀譽參半的是他還寫有一部風靡中外的長篇小說《肉蒲團》,這是一部與《金瓶梅》比肩的著名小說。甚至有人考證說李漁就是《金瓶梅》的作者。這個存疑吧,因為我沒辦法證實這個觀點。不過,說李漁是中國的勞倫斯,也毫不誇張。

當然,他最為有名、也最被後世文人稱道的卻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美學文集《閑情偶寄》,讓不少人痴迷酣醉其間不能自拔。

實際上李漁是中國傑出的詩人、卓越的戲劇家、天才的小說家、以及優秀的戲劇理論家、美學理論家、生活藝術家。

他搞表演、搞出版,都是開歷史的風氣之先。一部《芥子園畫譜》就會讓後代千萬書畫家懷著感恩之情銘記他老先生的功勞。

他完全可以與李白、蘇軾、關漢卿、曹雪芹等齊肩,跨入偉大作家的行列。

我最近認真讀了他的短篇小說集《覺世名言》。在這裡我要認真而隆重的向各位推薦一下。人們都知道馮夢龍編撰有一套《三言》,即《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恆言》。但很少有人知道李漁的這部《覺世名言》。這是由我們當今的意識形態所決定的文化認知觀,不容許他這部小說集在民間傳閱。偉大領袖喜歡《聊齋志異》那樣的短篇鬼故事,不喜歡人間煙火故事。故此,在我們的文學史上,馮夢龍和李漁這樣寫現實生活的作家,其排名地位始終不如寫妖魔鬼怪的蒲松齡、吳承恩那樣靠前。

《覺世名言》包含兩個短篇小說集,一是《連城璧》,二是《十二樓》,各包括十二個短篇,另加一個外篇六個短篇,共計三十篇。我認為,李漁是寫短篇小說的聖手,其功力與技巧,遠遠超過蒲松齡,甚至超過馮夢龍。我以為馮夢龍是中國的莫泊桑,而李漁則是中國的歐亨利。

李漁為後世道學家們詬病的就是他在人過半百時收養了兩個極具藝術天分的少女王姬和喬姬,二人均為13歲,並以此組建了以二姬為台柱的家庭戲班,常年巡迴於各地為上流階層演出娛樂。甚至,這二姬同時兼做他的小妾,使得垂垂半老的李漁竟然獲得了生命的第二春及藝術生涯的第二春。可惜的是,兩位美少女在其19歲時先後病逝,李漁瞬間從天堂跌落到地獄。焉知是不是這老傢伙使出了「肉蒲團」的能量,活活摧殘了兩位如花似玉的姑娘?總之,紅顏知己、生活伴侶的離世,李漁的人生結局只能是煙花散盡風流亦被雨打風吹去。

如此看來,李漁確是文壇上的另類,他並不受正統文化圈子的首肯,多少對他有一些鄙夷。一本《閑情偶寄》的作者簡介這樣評價他:李漁是一位身兼作家、詩人、色鬼、酒徒、劇團老闆與園藝家的人;是一位寫了大量優秀劇本,又寫了色情小說《肉蒲團》的人;是一位品琴、賞花、選美、化妝、烹飪、聽歌、演戲,甚至在傳統養生之道、性賄賂的妙用上都有一套的人;是一位一生佔盡艷福,卻又身骨硬朗,欲老欲健,一直活到了七十歲的老人。

有褒有貶,難道不更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嗎?這世上有沒有真君子?沒有!我從來認為,凡夫俗子加上性情中人,乃是一個率真的君子。

玩世不恭與遊戲人生,是他為人、為文的基調,在異族入侵華夏大地之際,他這樣做也算是一種消極的反抗。

關鍵是,他守住了文人的氣節,沒有出來做清朝的官兒。

不管怎樣,李漁現在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其文化地位與美學價值也愈見高漲。

【貳:現實主義戲劇家李玉】

很巧的是,也是在明末清初,還有一個非常了得的人,他叫李玉,出生在江蘇吳縣,也即今天的蘇州,生卒年大約為公元1610-1671年。

他與李漁是同時代人,也是天才的戲劇家,而且還是戲曲藝術專家。

李玉在戲劇界的名氣,在當時可以說比李漁還要響亮。李漁是娛樂派,也叫江湖派。李玉卻是職業派,也叫學院派。

李玉雖然在蘇州那個地方賣文為生,但妥妥地一枚專業大師。中國古典十大悲劇,李玉的作品佔一席,即《清忠譜》;中國古典二十大悲劇,李玉的作品至少要佔兩席,除了《清忠譜》,還有《千鍾祿》。從僅有的極為稀缺的史料來看,李玉的一生壓抑、悲摧,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似乎沒有李漁那種風花雪月,也沒有李漁那種八面玲瓏。據說家境貧寒,還做過明朝宰相申時行的傭人。他的藝術才華完全是自學成才。跟李漁相同的是他也不出來做清朝的官,全身心投入到戲劇創作中。他一共創作了《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清忠譜》《千鍾祿》《麒麟閣》《七國記》等18種劇本,以及《雙龍口》《萬民安》《長生像》《武當山》《羅天醮》5個失傳劇本。其中,給他帶來盛名的是「一笠庵四種曲」,即很有口碑的「一人永占」四部戲:《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加上《清忠譜》《千鍾祿》,這六部戲奠定了他作為清代現實主義傑出悲劇藝術家的地位。

李玉的劇本不像李漁的劇作那樣近乎遊戲人生,他的戲大多是嚴肅的主題,有宏大的背景。描寫歷史上的政治鬥爭事件或從明末清初的社會生活中提取素材。

宣揚正義、鞭撻醜惡,以苦難打動人,以悲情感動人。

其風格往往是借古諷今指桑罵槐。李玉作為悲劇作家,我認為可以稱得上是東方的埃斯庫羅斯。

李玉還編撰有一部《北詞廣正譜》,這是一部戲曲專著,同時代詩人戲劇家吳梅村為之作序,高度評價該書為「騷壇鼓吹,堪與漢文唐詩並傳不朽」。另外李玉還與人合作編訂了《寒山堂南曲譜》以及《南詞新譜》。這些書對研究戲曲曲牌曲譜填詞,以及研究戲曲發展史都具有很大的文獻價值。

我曾經專門讀過李玉的《千鍾祿》,因為我一直在追尋建文帝的個人遭遇及流亡線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讀我寫的《大明天子建文帝的悲涼人生及其失蹤之謎》。李玉在《千鍾祿》中寫明朝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佔領首都南京後,建文帝的窘態處境以及逃亡途中的艱險和凄涼。抒發了作者對明朝故國的懷念和對殘暴的竊國者朱棣的不滿,暗中影射對清廷統治集團的憎恨。這個戲寫建文帝逃出京城,與翰林編修程濟扮作一僧一道輾轉千里隱居川東即重慶一帶,而不是如正史所寫的流亡海外或隱居雲南,此觀點正合我的考證方向。

有關李玉的資料出奇的少,這對於一個享譽梨園界的藝術大師來說是極為不正常的。地方志上語焉不詳,寥寥數十字。這似乎透露出一個信息,這人的身世、經歷有很大問題。已經是清朝了,不是遠古的夏商周,也不是中古的唐宋元,一個瀕臨近代的傑出藝術大師,居然讓後人找不到他的履歷生平,這委實叫人生疑。

同時代作家吳綺寫有《滿江紅——次楚畹韻贈元玉》一詞,詞曰「李下吳蹊,問當代誰為逋峭?」是說李玉風度翩翩,瀟洒風流;「世事漫須真實相,家傳自擅清平調」,意指李玉出身於梨園世家。

蘇州一帶歷來為歌舞之鄉管弦之地,李玉打小耳濡目染必受感染,音律曲譜無師自通。

清初大詩人錢謙益也曾以欣賞的口吻寫李玉「酒樓諸妓,咸歌其詩」,還驚嘆他「當世無二,真乃青蓮苗裔、金粟轉世。」

其實這二人都沒親眼見到過李玉本人,都是讀到他的作品後抒寫的感受。

以上兩人的文字留給我們至少有四個信息:一是李玉出身戲曲世家,家境未必貧寒;二是李玉是個帥哥,風流倜儻;三是李玉的才華如青蓮居士李白轉世;四是李玉的生活可以像金粟道人顧瑛那樣蓄養歌妓。

長得帥,有才華,又有條件養歌妓,家道一定殷實,誰說這不是風花雪月呢?從這四點看,李玉與李漁的生平非常相似。看來也是個性情中人。

李玉的悲劇類作品來自歷史上的真人真事,或者現實生活中的故事,多有批判、控訴、諷刺、影射,也就是說搞不好就有殺頭之罪。正如《清忠譜》第一折開門見山道出作者的直白:「平生不肯附勢趨炎」——這就是李玉的人格化身。

再品讀一段《千鍾祿》的唱詞吧: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擔裝,四大皆空相。歷盡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壘壘高山。滾滾長江……看江山無恙,誰識我一瓢一笠到襄陽?」

悲劇是醒世的,容易帶來文字獄。喜劇是娛人的,沒有危險性。所以,劇作者恐怕會專門把悲劇類作品另行分類,或署個別名保存,或自己乾脆隱身。

那麼,誰能這樣一分為二做分身術呢?

【叄:李漁李玉原本是同一人】

做這個分身術的人叫吳梅村。

吳梅村也叫吳偉業,是清朝以詩人著稱的一位藝術家,學識淵博,著作很多。他工音律,擅填詞,雜劇傳奇、繪畫書法,無所不能。他的詩歌世稱「梅村體」,與錢謙益、龔鼎孽並稱「江左三大家」。他一生寫詩千餘首,戲曲作品有三部:傳奇《秣陵春》、雜劇《臨春閣》和《通天台》,並有《梅村集》《梅村家藏稿》《綏寇紀略》《春秋地理志》等著作。

近年來有人考證說《紅樓夢》也是吳梅村創作的,大有將曹雪芹拉下馬的趨勢。一會兒有人說《金瓶梅》是李漁寫的,一會兒又有人說《紅樓夢》是吳梅村寫的。文壇嘈雜亂鬨哄,似信非信皆由人。但這個吳梅村在二李的事情上做了手腳,我相信是事實。吳梅村恰與李漁和李玉二人都認識,我想,會不會本來二李就是同一個人,為了保護李漁那些謹防被官府做文章的悲情劇本,吳梅村在搜集整理、分類這人的作品時,將他的喜劇(包括滑稽劇)作品19部挑選出來放一邊,又將他的悲劇(包括嚴肅的正劇)作品18部挑選出來放一邊。為怕混淆,一個註明李笠翁,一個註明一笠庵。笠翁、笠庵就是為了作品性質有所區別而故意寫來做記號用的。久而久之被族人或友人乃至後人誤以為是兩個人的作品並逐漸演繹為是兩個作者。

兩人十幾處的契合,用偶然或巧合來解釋是難以服眾的。

李漁和李玉,二人都是梨園翹楚。都在戲曲界里廝混,就那麼幾個圈子,山不轉水轉,都混個臉熟。無論在杭州、金陵,還是在蘇州、無錫,戲曲界的圈子其實並不大。但奇怪的是,卻總不見他倆同在一個朋友圈或者戲棚子出現過。史書上沒有這二人相遇的記載,甚至連二人通信的記錄也沒有。原因其實很明了,因為這二人原本就是同一個人。

仔細甄別李漁的生平,李漁在20多歲到40歲之前的活動資料是缺失的,而這段生涯,或許就是他在蘇州的生活。李漁祖籍雖是浙江蘭溪,但實際上他出生在江蘇如皋這個地方。李漁不可能長期生活在如皋鄉下。如皋離吳縣(蘇州)很近,或許他青年時代曾經在吳縣遊歷、從藝,這段履歷,或者就被當地人以諧音「李玉」的身份記載了下來。

史料說李玉寫有近40個劇本,但目錄上保留下來的劇目只有18個。那麼李漁保留下來的劇目也有19個,二者相加不正好接近40部劇嗎?至於兩位戲劇家各自佚失的劇目名稱並不完全相同,我認為那恰恰是因為佚失了,後人才一廂情願近似於猜測性的添上了一些劇目。但在他倆的佚失劇目中,恰好有一部同名劇本《意中緣》,二人都擁有這部戲劇,這不是很蹊蹺的事嗎?

李玉的身份十分可疑,還有這一個實證。吳梅村在給李玉的著作《北詞廣正譜》作的序中這樣寫道:「李子玄玉,好奇學古士也,其才足以上下千載,其學足以囊括藝林,而連厄於有司。晚幾得之,仍中副車。甲申以後,絕意仕進,以十郎之才調,效耆卿之填詞,所著傳奇數十種……」

也就是說,吳梅村在文中稱李玉為「十郎」(「以十郎之才調」),這裡露出了破綻,或說是泄漏了天機。

奇巧的是,吳梅村也給李漁寫有一詩《贈武林李笠翁》:「家近西陵住薜蘿,十郎才調幾蹉跎。江湖笑傲誇齊贅,雲雨荒唐憶楚娥。海外九州書志怪,坐中三疊舞回波。前身合是玄真子,一笠滄浪自放歌」。

你看,吳梅村在詩中又稱李漁為「十郎」(「十郎才調幾蹉跎」),這到底是無巧不成書呢還是內中有玄機?

據清代李桓《國朝耆獻類徵?文藝四?李漁》:「李漁 ,字笠翁 ,錢塘人。流寓金陵,著一家言,能為唐人小說,吳梅村所稱精於譜曲,時稱李十郎 。」

李恆在文中明確說明吳梅村指李漁為「李十郎」。

李玉、李漁同為「李十郎」,即同為一人,確鑿無疑。

另有一個孤證。清初時還有一個戲曲家叫孫郁,他有一個字型大小叫「蘇門嘯侶」。然而,傳說中的李玉也被人安了一個字型大小叫「蘇門嘯侶」。自古以來,文人中的字型大小從來沒有重複過的,那麼,李玉與孫郁的重複字型大小,會不會是本來就無李玉這個人,卻被後人混淆了,把孫郁的字型大小給張冠李戴了呢?

李漁喜歡與歌女打成一片,還養雛姬。李玉也「蓄養歌妓」。這就是一人風流的兩種說法。

其它如「一笠滄浪」(李漁)、「一笠庵主人」(李玉)、「笠翁十種曲」(李漁)、「「笠庵四種曲」(李玉)等,在他二人間叫來叫去,大約出於無意中的自然流露,但無形中旁證了他二人就是同一個人。

清初時局嚴峻,像《清忠譜》和《千鍾祿》這類嚴肅主題的悲劇容易招來殺身之禍,當時清廷嚴令「凡系明季國初之事,有關涉本朝本朝字句,及南宋與金朝劇本,扮演失實者,皆當遵旨酌擬刪改抽掣,另繕清本。」「如有登場演劇人等立時驅逐,不準容留。」甚至禁演、抓人是常有的事。如果是這樣,那還不如託人分類保存保護下來,而那類樂於被各階層接受的插科打諢的風情喜劇如《風箏誤》和《比目魚》不會帶來危險,那就自己隨身保留吧。遊戲人生可以放在明處。

因此,李漁李玉被一分為二,或許就是一個歷史的誤會。

作者:

易道禪,魚羊秘史簽約作者。詩人、作家、自由撰稿人。出版有詩歌、散文、小說、專著等多部作品。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今年冬天,我準備走復古路線了
孫悟空的師父菩提祖師到底是誰?為什麼會神秘消失?究竟隱瞞了什麼秘密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