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從衝動到平常心,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從衝動到平常心,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衝動是魔鬼。


作者:小蘑菇


來源:蘑菇心理學(ID:moguxinli)


有人說,自己特別衝動,面對問題時愛發脾氣,怎樣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呢?



控制自己的情緒真的很難,但是如果決心夠大,而且真的願意去思考這個問題的話,也是有改善的機會的。


這個改善的切入點,就是考慮清楚這個問題:當自己情緒衝動的時候內心究竟在想些什麼。



如果耐心覺察一下的話就會發現,人在生氣的時候頭腦中會有這樣一個想法:都是讓我生氣的人的錯,不是我的問題。



客觀地說,當兩個人有矛盾時,一般不會只是一個人的問題。但情緒的存在會讓人的視野狹窄,會讓人只看到對方的錯,而看不到自己的問題。


所以,避免衝動的最關鍵一點,就是從「都是對方的錯」這種偏執中掙脫出來。



這就需要有自省的功力。






具體怎樣自省呢?


有一個方法是,當你生氣的時候,把注意力從對方身上抽離出來,並轉向關注自己,你可以給自己這樣一個心理暗示:我就真的那麼對嗎?



冷靜之後,你就有可能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很生氣,並不是因為對方做錯了什麼事,而是因為對方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


「TA做事情總是這麼優柔寡斷,一點也沒有男人的果斷。」


「TA總是沒有上進心,以後的生活還有什麼指望?」



所以,一個人僅僅是不犯錯是不夠的,還要滿足我的期望和想像,如果達不到的話,依然會感到失望和失落。



更要命的是,有的人雖然心裡有期望,但嘴上就是不說出來,然後幻想別人能猜出自己想要什麼。他們會給這種猜心遊戲賦予特別神聖的意義,猜出來了,就是愛,可以親親抱抱舉高高;猜不出,就是不愛,白瞎了自己以前對TA那麼好。





此外,每個人都還不自覺地奉行著雙重標準:



一方面,別人對自己好時,起初你會感激,但時間一久就會慢慢適應並認為這是自己應得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另一方面,一旦別人做了一件讓自己不爽的事,就會出離地憤怒,並認為這個人再也不值得信任,然後傷心失望,以至於完全忽略了,對方之前也曾為自己付出過很多。


  


比如很多人成家之後,依然需要父母的援助。現在房價這麼貴,需要父母幫助湊首付;有了孩子,也需要父母過來照顧。但是,當兩代人生活在一起時,因為觀念上的不同,生活習慣的不同等種種原因,會導致父母和子女之間,包括婆媳之間出現很多摩擦和矛盾。



如果我們理性想一想,就會發現不少問題:



一方面,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會被認為是應該的,「父母當然應該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誰家不是這樣呢」。


另一方面,他們又經常難以容忍上一輩身上的各種不足:陳舊的觀念、不良的生活習慣、看不慣的一些做法。



當我們覺得別人的付出是應該的,而別人的缺點和不足是不應該的時候,就會感到不滿和憤怒。但實際上,很多人從未想過為別人(父母)付出過什麼,只是自己的期望沒有滿足,就覺得被虧欠了。



那麼,我們該怎樣調整自己,不讓自己掉入這種扭曲的想法中呢?


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給自己情感賬戶的暗示。



情感賬戶的意思是:



當兩個人相處的時候,兩個人之間就有了一個情感的賬戶。每一次你為對方付出,做了一些事情讓對方開心和快樂,就是在這個賬戶里存款;相反,每次你從對方身上獲取一些東西,或者傷害對方,就是在這個賬戶里取款。



當存款和取款的數量相當時,這個情感賬戶就是平穩的;如果存款大於取款,情感賬戶就是優質的;相反如果取款大於存款,則會導致情感賬戶的虧空。


  


因此,不管是和家人在一起,還是和朋友相處,當我們有不滿,對別人很生氣時,先不要急於指責對方,而是反過來問一問自己:



我為對方做過什麼,以配得上對對方有這樣的要求和期望?



一旦這樣想了,很多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指責會變得不再那麼理直氣壯,這樣的話不滿的情緒就自然會緩和下來。



與人相處時,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一雙有洞察力的眼睛,不止要看見對方,還是看見自己,當發現對方的問題時,也能及時的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後進行權衡。



當一個人能這樣全面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時,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會簡單很多了。

-

end-




本文已獲蘑菇心理學(ID:moguxinli)授權發布,平台簡介:最好玩有趣的心理學,盡在蘑菇心理,讓你體驗心理學帶來的快樂。


圖丨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擊上方圖片,即可閱讀好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易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我該怎麼去平衡「舍」和「得」?
昔日高冷女神如今變成曬娃黨:很多人不理解,但當媽的一定懂

TAG:簡易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