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頻繁眨眼,愛做怪臉?別怪孩子調皮,警惕「兒童抽動症」

頻繁眨眼,愛做怪臉?別怪孩子調皮,警惕「兒童抽動症」

抽動症,對於很多父母來說都是陌生的,因此家長們常常出現三個誤區:

一種情況是,當患兒出現了擠眉弄眼、搖 頭聳肩等抽動症的癥狀時,很多家長都認為是孩子調皮搗蛋,不放在心上,錯過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

第二種情況是,一些父母對抽動症一知半解,當發現孩子皺鼻、伸舌舔唇一些不良習慣後,就杞人憂天,過分擔心 ,甚至錯誤診斷;

第三種情況是,確診孩子患了抽動症後,一些家長深感茫然,無法正確地給孩子選擇治療手段 ,延誤了治療。

兒童抽動症,也叫兒童抽動-穢語綜合征,約半數患兒伴有多動症,其中4~7歲發病者比較多,又以男孩為多見,男女比例大概是3:1~4:1。

頻繁眨眼,愛做怪臉?別怪孩子調皮,警惕「兒童抽動症」


抽動症的表現

兒童抽動症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的、刻板的動作,例如頻繁地眨眼、做怪臉、搖頭、聳肩、做出咳嗽聲、清嗓聲等。多始發於眼睛,嘴巴次之。

現在多主張把病程在1個月到1年者稱為暫時性抽動障礙;病程在1年以上的稱為慢性抽動障礙。根據抽動的表現也把抽動症分為運動性抽動障礙與發聲性抽動障礙。

運動性抽動的癥狀表現常見的有吸鼻子、張口、努嘴、點頭、甩頭、搖頭、皺眉、聳肩、伸脖子、做鬼臉、眨眼、拍手、跺腳,甚至模仿行為、猥褻行為等;

發聲性抽動的癥狀表現常見的有「嗯」、「啊」等單調的發聲,或者類似動物的叫聲,如犬吠樣吼叫,甚至會有模仿性言語、重複性言語和穢語。

多發性抽動症常伴有強迫、多動、自閉、攻擊行為等行為和情緒障礙,具有不可克制的體驗,但通常可自我剋制一段時間,卻因緊張而加重,在睡眠時消失,嚴重的睡眠中也會發生抽動。

頻繁眨眼,愛做怪臉?別怪孩子調皮,警惕「兒童抽動症」

抽動症和情緒控制

當孩子的抽動症緩解之後,孩子可能會出現很多的情緒問題,比如發脾氣,哭鬧。

家長就很困惑:孩子以前很乖的呀,怎麼抽動剛治好就開始逆反了,這難道是什麼後遺症?

其實不是的,而是孩子本身就是抽動加情緒問題,只不過抽動像是情緒問題的保護層,一旦抽動緩解,孩子的情緒問題就會暴露出來。

如果是抽動合併多動的話,治療起來會比較的困難,因為孩子的注意力會不能集中,而且深層次來講孩子都存在情緒控制困難的問題,抽動的孩子是深層次的情感表達困難,多動的孩子往往是調控負性情緒的能力較低,所以這兩種病症合在一起,就相對會更難一些。

頻繁眨眼,愛做怪臉?別怪孩子調皮,警惕「兒童抽動症」

抽動症發病原因

關於抽動症的病因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說法,大多都是神經生物學方面的假說,比如神經遞質失調學說認為,大腦基底神經節病變及邊緣系統的皮質多巴胺系統功能紊亂,所致的相關神經遞質失調,可能是抽動症主要發病機制。約50%-60%的抽動症患兒有腦電圖非特異性異常。

遺傳易感性

也有的人提出遺傳易感性學說,認為抽動症是具有遺傳傾向的神經精神性疾病。抽動穢語綜合症患兒家族中抽動症發病率為10%-66%。

也有人提出社會心理精神因素。臨床觀察發現,抽動症患兒的發病及癥狀加重與心理精神因素密切相關,精神創傷、精神壓力過大、情緒波動等可誘發或加重抽動。

頻繁眨眼,愛做怪臉?別怪孩子調皮,警惕「兒童抽動症」

抽動症和家庭教養

近年來的調查發現,TS 與家庭教養不當有關,TS 患兒有不同程度的個性異常,如孤僻、易衝動、性格內向、焦慮、適應外界環境能力差等,行為問題發生率較高,且存在家庭精神環境惡劣如不和諧、多衝突、少娛樂、少情感交流,提示這些不良因素對患兒的發病和病情加重有一定的影響。

1. 孕產因素,比如母孕期高熱、難產史、生後窒息史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刨宮產等。這些都是由於母孕期間沒處理好而引起的兒童患抽動症的原因。

2.感染因素,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腦炎、病毒性肝炎等。這是基於感冒發燒時孩子的抽動癥狀會加劇提出的,但並非絕對的因素。

3.家庭因素:比如父母關係緊張、離異、訓斥或打罵孩子等會造成孩子抽動癥狀。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環境,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態度 ,不良的生活環境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根據孩子的心理接受程度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同。家庭因素也是我們比較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可控的,可以改變的一種因素。

4.應激因素,受到強烈的精神創傷或重大生活事件的影響。如:車禍受驚嚇、挨打罵受刺激、學習壓力大。

5.其他因素:比如結膜炎因眼乾難受所以眨眼,咽炎因咽痛咽癢所以乾咳,長時間的眨眼乾咳,當結膜炎、咽炎愈後可致習慣性抽動、眨眼、乾咳。近年發現抽動症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臨床也發現感染髮熱可使抽動症和強迫症加重。使用青黴素之後抽動症減輕。

頻繁眨眼,愛做怪臉?別怪孩子調皮,警惕「兒童抽動症」


給家長的建議

面對孩子的抽動症,我們要怎麼做?

家長要指導患兒、家屬、老師、同學以及與患兒密切接觸的人,正確認識和對待該病,避免打罵、過分指責、譏笑、過分注意抽動癥狀、製造緊張的精神環境氣氛。要給予患兒安慰、疏導、改善情緒,鼓勵助其逐漸改善癥狀,給患兒在身心上營造正常輕鬆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1.精神方面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盡量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遇到事情要耐心與孩子溝通,傾聽孩子內心深處的願望,不要打罵孩子。

2.情緒管理的引導。這樣的孩子通常存在一些性格缺陷,比如自卑、膽小等。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幫孩子儘快從這些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頻繁眨眼,愛做怪臉?別怪孩子調皮,警惕「兒童抽動症」

3.減少抽動癥狀的關注。不要不斷提醒孩子他在抽動,這樣會加重癥狀。

4.家長的情緒管理。家長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孩子的病症,相對科學的處理孩子的抽動行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科失眠抑鬱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常見的4種恐懼症,你有嗎?

TAG:深科失眠抑鬱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