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街道都被「統一店招」毀了,說好的審美呢?沒了煙火氣,也就沒了靈魂
文化 | 國學 |藝術 | 哲理 |
養生 | 視覺 | 美文
| 雜談
文化提升品位,閱讀改變生活
(商務合作 微信:shufa49 QQ:312842308)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
原來琳琅滿目的店招突然變得整齊劃一,
讓我一點逛的慾望都沒有了。
沒了煙火氣,
也就沒了靈魂
還想進去嗎?
實際上,浩浩蕩蕩的「統一店招」運動早已席捲全國。
我只是從未想過,對自己的老街有著強烈文化自信的街區也會加入。
廈門
甘肅
昆明
蕪湖
憋慌,竟然還有豎版的
眉山
這簡直就是一場災難性的中國社會美學泥石流。
我們知道,城市中各自肆意張揚的店招恰恰是這個城市最迷人的部分,是一個城市的「煙火氣」最直觀的體現。
真是丑哭了,有沒有?
為什麼要統一店招呢?
看了幾篇相關新聞報道
基本上都是這個原因:
「凈化、美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
所以旅遊城市的「老街」、「古城」首當其衝被整改
不過講到「美化」、「提升品位」
這……是認真的嗎?
對於此事,網友們第一個在網上原地爆炸了
設計師們表示想掀桌:
要知道,VI設計其實最初就源自於店招設計
現在店招全統一了
我們還設計個啥?
店家也有苦難言:——
雖然統一店招很省事
但是我的店從此淹沒在千店一面中
品牌在某種程度上
它是在社會中經過歷史發展
而遺留下來的產物
古代的時候用不同的圖騰來做標記
到了現代
大家開始慢慢注重品牌了
顏色、圖形、字體以及與之相匹配的符號
來
展現品牌和品類的獨特個性
現在突然間
讓的品牌們都長成一樣了
完全沒有了這種差異化的美感和特性
這就好比一個國家
所有人的臉都長一個樣子了
你說可不可怕
但是如果真的要講城市美化
那麼必須要提台灣、香港和東京的街道
每一家店的店招肆意張揚地「探出頭」來
形成了特立獨行的城市標籤
香港、台灣和日本的城市街景世界聞名,就是因為那令人著迷的「煙火氣」。
仔細看上面的圖會發現
並不是所有的店招都很好看、很有設計感
有的殘舊不堪、甚至有的配色一言難盡
但其中散發出的煙火氣息
成為旅遊的一大亮點
而從店家和設計師的角度來說
店招是一家店的「臉面」
是一個品牌個性的體現
東京的老街。生活的溫度像滾燙的爐火,彷彿永遠都不會被城市的冷漠所吞噬。
(東京攝影師Masashi Wakui via:masa-photo.tumblr.com)
這幾乎是亞洲城市獨有的景觀,是我們的文化瑰寶。要知道,幾乎所有賽博朋克科幻電影的美術設計都從中汲取靈感。
店招文化自人類社會商業誕生起就開始發展了,今天佔到設計業半壁江山的「VI設計」就是脫胎於此。
上圖這些店招工藝品出自19世紀下半葉,那時的日本商人就已經非常重視店招的設計。這種傳統的廣告形式,在當時業已形成行當,商人們僱傭熟練的工匠,被稱作看板匠(kanban-shi),他們利用木頭、竹子、鐵、織物甚至石頭來手工製作這些妙趣橫生的店招裝飾。(mingei.org/exhibitions/kanban)
晚清/民國時期的商號標誌印版
日本當代街頭店招
「統一店招」,發出反對聲音最強烈的就是設計師群體,因為很明顯,我們存在意義就是幫助商家建立自己獨特的品牌,粗暴的統一店招是對我們的侮辱。
海峽的對岸,在我們的台灣省,也對改造店招做出過嘗試,但完全是不同的方向。
台北市文化局組織了一個活動由一群設計師和藝術家組成的團隊
對台北傳統的菜市場進行「再設計」,
改變人們對於菜市場「嘈雜、混亂」的印象。
菜市場是這樣的!
蔬菜店改造
燒臘店改造
熟食店改造
水餃店改造
糕餅店改造
豬肉店改造
看看這些就像是「新概念零售超市」的菜市場,你完全可以直觀的體會到設計的力量和價值。
作為城市規劃的一部分,店鋪招牌的改造確實有必要,但形式上可以有所改變。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完全統一,雖然快速直接,但其實是對國民審美以及城市街頭美感的一種毀滅性打擊。
在這裡大家都強烈呼籲有關部門能夠重新思考這個問題,讓更多對美學研究專業的人參與進來,一起創造出更加具有創意新的店招設計。從而達到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
大家都在看:
新型毒品悄悄瞄準00後,皮膚一碰就沾毒:孩子,世間多險惡,你得會防備
2018年終大總結(太精闢了)
2019年的新詞都出來了,句句經典,字字犀利,精闢!


TAG:閱讀文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