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沙苑之戰,一場決定西魏生死存亡的大戰;也是一場被後世忽略的經典

沙苑之戰,一場決定西魏生死存亡的大戰;也是一場被後世忽略的經典

閑話南北朝之天下歸一——雙雄爭霸(5)

一場決定西魏生死存亡的大戰即將爆發……

咱前面說過,其實這會兒宇文泰和高歡這兩位大佬之間的物理距離也就60里;高歡如果把兵展開,手拉手都能夠得著宇文泰。

因此,高歡下令部隊出發,說話兒就到了宇文泰對面兒。

見真章兒的時候到了。

高歡把刀架到了宇文泰的脖子上,宇文泰會是啥反應?!

答:開會。

宇文泰這會兒於公於私再沒退路了,那就準備死磕吧。

當然,死磕歸死磕,不講方法的死磕,最後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磕死;所以宇文泰把部將們再次召集起來開會,大家都說說吧,腫么辦!

開府儀同三司李弼給宇文泰出了個主意,咱現在敵眾我寡,硬拼肯定不可取;在沙苑以東10里處有個河灣,此處地形複雜,河道縱橫,遍地蘆葦;大兵團在此根本展不開,我軍可提前在此設伏,然後故意示弱於敵,將高歡那貨引過來,然後出伏兵干他,可獲大勝(「彼眾我寡,不可平地置陳,此東十里有渭曲,可先據以待之。」)。

宇文泰覺得這個辦法不錯,立刻著手安排;他把部隊分成兩個部隊,主力分成左右兩軍,李弼帶右軍,趙貴帶左軍,在渭河北岸的蘆葦叢中隱蔽待機;剩下的部隊由宇文泰親自率領,前去向高歡挑戰,任務是把東魏軍引到埋伏圈中。宇文泰和李弼、趙貴約定,以擊鼓為號,聽到鼓聲,你們就給我玩兒了命的沖。

部署完畢,宇文泰帶著少部分部隊迎著高歡的20萬大軍出發了。很快,兩軍相遇;遠遠兒的,宇文泰已經能看見東魏軍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的高歡了。

沙苑之戰,一場決定西魏生死存亡的大戰;也是一場被後世忽略的經典

宇文泰能看見高歡,反過來說高歡和手下眾將也能看見宇文泰;一看西魏軍就來了這麼點兒人,高歡大嘴一撇,生擒此獠,就在今日;全軍攻擊!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對手這麼菜,東魏軍信心爆棚;這會兒就等高歡這句話呢;因此,一窩蜂的向西魏軍衝去。

宇文泰此行的目的只是誘敵,因此招呼了兩下,帶著部隊開始且戰且走;高歡騎在馬上,看著狼狽逃竄的宇文泰,更加不屑一顧,鞭梢一揮,東魏軍全軍壓上。

沙苑之戰,一場決定西魏生死存亡的大戰;也是一場被後世忽略的經典

這麼一追一逃,東魏軍很快便被帶溝里了。

眼看東魏軍在複雜的地勢中無法再保持戰鬥隊形,以及遍地的蘆葦盪;高歡沒啥感覺,可是他手下的大都督斛律羌卻越看越心驚,宇文泰帶的都是騎兵,如果要逃命,應該沿著大路跑,那樣才能發揮出騎兵的優勢,這貨怎麼專挑何邊兒的沼澤鑽啊,這不科學啊。

斛律羌舉提醒高歡,小心中了宇文泰的詭計;這裡的地勢不利於我們大軍展開,宇文泰不走大道,偏跑到這裡,極有可能是挖好了坑兒等著咱們跳。

同時,斛律羌還給高歡出了個好主意,宇文泰的主力部隊應該就在這裡,長安肯定兵力空虛;您是不是考慮,另出一軍直搗長安;等我們攻下長安,也就等於截斷了宇文泰的後路,看他還能往哪兒跑(「黑獺舉國而來,欲一死決,譬如猘狗,或能噬人。且渭曲葦深土濘,無所用力,不如緩與相持,密分精銳徑掩長安,巢穴既傾,則黑獺不戰成擒矣。」)。

老實說斛律羌想到的,高歡不是沒想到;只是這會兒他並不相信宇文泰在他20萬大軍面前能耍出什麼花活。

不過既然手下提出了異議,高歡想了想,來了句,既然你怕蘆葦盪里有埋伏,咱給他放上一把火,咋樣兒?(「縱火焚之,何如?」)

客觀的說,此時秋高氣爽,天乾物燥,遍地都是可燃物品;如果高歡真的採用火攻,那效果絕對辣眼睛。

可是,也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旁邊兒的侯景說話了,宇文泰躲在這裡,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必為我軍所擒。能捉到活的,何必要死的。再說,我們說燒死了宇文泰,天下人一看,我去,就是根木炭嘛,這也不利於大王的威望啊。

大將彭樂出發前喝了點兒酒,此時酒精上腦也跟著湊趣兒,放火?費那勁兒幹嘛;咱們人多,幾乎是100個人打他一個,還怕打不贏嗎?

只要有腦子,想想彭樂的話,頂多說一句,這廝很囂張嘛;可是侯景的話,只要腦子正常,都要掂量一下這貨的動機是啥;因為這廝的理由簡直是扯蛋加匪夷所思。

可如此扯蛋的理由,高歡居然還就同意了(「歡從之。」)。

高歡下令部隊繼續前進,20萬人密密匝匝,一股腦兒的湧進了西魏軍的埋伏圈兒。

一個狹小的空間里,突然湧進了好幾十萬人,那狀態就像現在春運時期的火車站,隊形啥的就別想了,能站著就不錯了。

宇文泰就藏在不遠處的蘆葦盪中,緊張的盯著越來越近的東魏軍;等到東魏軍大部隊擠進了這一大片沼澤地的時候,宇文泰小聲對身邊的傳令兵說,下令,擊鼓!

隨著一聲聲 「咚咚」的鼓聲響起,早已恭候多時的西魏軍伏兵,一左一右殺了出來。

沙苑之戰,一場決定西魏生死存亡的大戰;也是一場被後世忽略的經典

這會兒東魏軍已經擠成一團,地窄人多,不要說列陣迎敵了,剛把武器揚起來,首先招呼到的不是敵人而是身邊的戰友。

宇文泰要的就是這個機會,中軍鼓聲一陣緊似一陣;而隨著爆豆兒一樣的鼓聲,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西魏軍發起了搏命的衝鋒。

帶頭兒衝鋒的,是宇文泰帳下的中級軍官李標和耿令貴;史載,李標小個兒不高,應該是成人的年紀,長了個初中生的身材,但這一點兒都不影響李標發揮,這夥計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在一團亂麻的東魏軍中來回往複,見人就殺;激戰中,李標仗著自己個兒小,縮成一團兒隱身於馬鞍之中,東魏軍看不清他的相貌,紛紛大喊躲開這個小孩兒!宇文泰見其彪悍,連連稱嘆,「膽決如此,何必八尺之軀!」

沙苑之戰,一場決定西魏生死存亡的大戰;也是一場被後世忽略的經典

而另一個箭頭兒耿令貴,更是殺的性起,東魏軍士兵站在他身前的,當者立斃;打到後面,耿令貴的盔甲都被鮮血染紅;宇文泰站在遠處看到的不是耿令貴,而是一個紅人;宇文泰大加讚賞,令貴勇猛無敵,所向無前,不用再細數他砍下的人頭;他鎧甲就說明一切(「觀其甲裳,足知令貴之勇,何必數級!」)。

這場戰役,打到這會兒,與其說是一場戰役,不如說是一場屠殺!

就這,宇文泰還不滿足。

看過前文的大胸弟不知道還有沒有印象;在下說過,當年爾朱榮大戰葛榮的時候,高歡和宇文泰都在爾朱榮軍中。那場戰役,爾朱榮之所以會以劣勢兵力獲得大勝,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爾朱榮騎兵戰術用的漂亮——爾朱榮組織了幾支騎兵敢死隊,開戰之後,拚死衝擊葛榮軍的兩翼,待打穿其陣型時候,再從葛榮軍的身後向其中軍發起衝鋒與正面的爾朱榮形成前後夾擊之勢;最後一戰而勝。

當年爾朱榮的兩個小弟,現在都成了雄霸一方的大佬;可惜,高歡已經忘了這一仗;而宇文泰可沒忘。

西魏軍畢竟人少,就算東魏軍士兵站著不動讓他們砍,那也得費挺大的勁才能取勝;關鍵時刻,宇文泰傳令趙貴和李弼,用最快的速度穿插到東魏軍身後;到位後立即調頭往回沖,跟正面的宇文泰部形成鉗形攻勢。

沙苑之戰,一場決定西魏生死存亡的大戰;也是一場被後世忽略的經典

宇文泰的命令很快得到了執行;幾個來回下來,東魏軍徹底被打亂了建制,失去了抵抗能力,任由西魏軍進行屠殺。

之前口出狂言的大將彭樂,這會兒也被刺傷了;而且傷的還很重,腸子都掛在了外面;借著酒勁,彭樂大吼一聲,用手將腸子塞回體內,塞不進去的,一刀砍斷;然後用戰袍包著傷口,繼續和西魏軍血戰。不過稍有點兒常識的人都知道,傷成這逼樣兒,彭樂也就沒啥戰鬥力了,純粹是咋咋呼呼嚇唬人,之後這哥們兒又被砍了幾刀,所幸沒有成為俘虜(「彭樂乘醉深入魏陳,魏人刺之,腸出,內之復戰。」)。

此時,戰場上雖然東魏軍已然是兵敗如山倒;但身後的高歡高歡卻不打算輕易不認輸;儘管形勢對他非常不利,但高歡依然想收攏殘兵,再和宇文泰決一死戰。

高歡讓部下拿著花名冊到各營點名,可部下回報,大家都逃散了,各營都空了!高歡還於心不甘,不想離去。之前給高歡出主意的斛律金上來打算給他拽走,就勸高歡不要逞英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先避避風頭再說。但高歡不聽,就杵在當地。

沙苑之戰,一場決定西魏生死存亡的大戰;也是一場被後世忽略的經典

他這個『鎮定』的形象雖說勵志,但太惹眼了;西魏軍漸漸的可就圍上來了;再不走,可就都走不了了;斛律金一狠心,揚起鞭子狠狠抽在高歡坐騎的屁股上,馬被打驚了,馱著高歡絕塵而去;到了黃河西岸,渡船離岸很遠,高歡又換乘駱駝,最後才爬上渡船。而宇文泰也追到黃河岸邊,才鳴金收兵。

至此,決定西魏生死存亡的一場大戰落下帷幕;此戰,史稱沙苑之戰。

沙苑之戰,西魏軍臨陣斬殺的東魏士兵多達6千餘人,還抓了2萬多俘虜;而在追擊過程中,又俘虜了5萬多人;戰後一清點,光俘虜一項,就高達7萬餘人;這還不算,清點戰利品,各類武器裝備有18萬件之多,宇文泰發了筆橫財。

想想這場如坐過山車一樣的戰役,宇文泰心有餘悸,為顯示武功,他讓人在沙苑戰場上廣植柳樹,以為紀念。

此時,東魏軍的士氣降到了冰點以下,高歡也體驗了啥叫沒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高歡帶著殘兵敗將過河之後,蒲坂土豪敬珍不知道跟高歡有什麼深仇大恨,他糾合上萬土匪,對高歡殘部發動了攻擊。高歡驚魂未定,壓根兒沒想到在自己的地盤兒上,還有人敢落井下石;因此敗的稀里糊塗,部隊被打的七零八落,好不容易從河西帶回來的裝備也都扔給了敬珍(「斬獲甚眾」);高歡幾乎裸奔著逃回了晉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