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代的酒啥度數 武松打蔣門神時比景陽岡打虎喝的還多

宋代的酒啥度數 武松打蔣門神時比景陽岡打虎喝的還多

水滸中的打虎英雄武松,不僅是梁山泊的出色將領,更是老百姓心目中最標準的行俠仗義好漢。武松的故事流傳了近千年,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

細讀水滸故事,不難發現,武松的幾次出彩表現,都是在醉酒或大致醉酒之後。諸如景陽岡打虎、醉打蔣門神、醉打孔亮等。就是十字坡遭遇孫二娘夫妻,也是假裝醉酒之後動手反擊的···

宋代的酒啥度數 武松打蔣門神時比景陽岡打虎喝的還多

那麼,宋代的酒是什麼酒,武松喝了十八碗能打猛虎,喝了四十碗還可以把會武功的土豪蔣門神打得跪地求饒?

再看《水滸傳》中述說的酒具,大的有缸、桶、瓮,中的有瓢、角、旋、碗、瓶、葫蘆,小的有杯、盞、盅、樽等。從缸里向外打酒用「角」,分大角、小角,一般一「大角」一斤,一「小角」半斤。猜測武松一定用的大角。

其實,水滸書中不僅是武松,還有魯智深、楊志等,喝酒的時候都是用碗。那麼,宋朝喝酒的碗該是什麼樣的呢?

有史料介紹,宋代喝酒的酒碗,根據已經發現的北宋定窯燒造的酒碗測定,一碗能裝下兩百毫升,應為四兩酒。以此來估算,武松在上景陽岡打虎之前大約喝了七斤多,醉打蔣門神時喝了四十碗,那就是十六斤酒了。

如此算來,武松的酒量也太驚人了。能喝十多斤酒不醉倒,真是「酒神」級別的。

其實,宋代武松喝的酒與我們今天喝的白酒完全不是一回事,他所喝的應該是十度左右的釀造米酒,因為宋朝時期還沒普及飲用白酒(燒酒)。

翻閱史料記載看到,我國古代的酒與現今的白酒大不相同,那時五六十度的高度酒還沒有擺上酒桌。

武松的故事發生於北宋,當時的釀酒業在繼承前朝的基礎上獲得了空前發展。宋代酒類品種按現今分類法,可分為黃酒、果酒、配製酒和白酒四大種類。前三種在宋代以前已有生產,但到了宋代才獲得較大的突破,特別是黃酒生產進入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黃酒是以大米等穀物為原料,經過蒸煮、糖化合酵、壓濾而成的釀造酒。雖說黃酒生產的歷史悠久,但是黃酒的名稱卻是始見於宋代和西夏文獻。

史料記載宋代釀酒工序為:卧漿、淘米、煎漿、湯米、蒸醋麋、用曲、合酵、酴米、蒸甜麋、酒器、上槽、收酒、煮酒。可見,黃酒生產在八百多年前的宋代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宋代的酒啥度數 武松打蔣門神時比景陽岡打虎喝的還多

民間百姓對所謂釀造酒的方法說的很通俗,認為就是將稻穀蒸熟,放涼,拌上酒麴,讓它發酵,發酵到一定程度,稻穀都變成了酒糟,用酒篩過濾掉,放進罈子里密封起來陳放一定時間即可。這樣釀造出來的酒最高度數不超過十五度,一般保持在六度左右。

以武松在景陽岡喝的「三碗不過岡」的村酒為例,那種酒接近於現在的黃酒,酒精度數應在10度之內。這一點可以從店小二的描述中佐證:「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作『出門倒』:初入口時,醇濃好吃,少刻時便倒。」醇濃、後勁大,正是黃酒的突出特點。

連喝十八碗,也算是海量了。有專家分析,武松喝酒前,店小二已經通過篩酒的程序,也就是用帶網眼篩子的器具將酒糟剝離,使得酒精度數降低了不少。否則,即便是勇武過人的武二郎,連喝十八碗,估計也得趴下動不了。

據傳,宋代普通老百姓喝的酒價格並不很貴。春天釀造,秋天出售的酒叫「小酒」,小酒分成二十六個等級,最低檔5文一斤,最高檔30文一斤;冬天釀造,夏天出售的酒叫「大酒」,大酒分成二十三個等級,最低檔8文一斤,最高檔48文一斤.

王安石有詩:「百錢可得酒斗許,雖非社日常聞鼓。」100文錢能買一斗酒,估計是皇家官方酒廠的極品。

宋代酒樓、酒店門前多掛有酒旗和酒帘。村鎮酒店的酒旗上有「望」字,又稱酒望子,大致相當於今天一些地區酒店門前掛的「酒幌」。它既是酒家的標識,又是店家的廣告。

水滸小說中,寫武松喝酒均以多少碗來標明數量,這可能是作家的寫作習慣。酒史專家指出,漢朝人飲酒以「石」計,唐朝人飲酒以「斗」計,宋朝均以「升」來計。宋代一升約合一斤酒左右,因此宋人寫詩多以「三升」為限量。

宋代的酒啥度數 武松打蔣門神時比景陽岡打虎喝的還多

其一些名家詩人在詩中均提示,喝「三升」酒對於宋人來說很盡興,算是豪飲。如,喝酒比較豪放的陸遊在詩中表述酒量時,也曾表達:「山路近行猶百里,酒杯一舉必三升。」如此看來,喝上三斤10度左右的酒,在宋朝是很受推崇的。

《水滸傳》寫武松善飲,不排除施耐庵老先生用了誇張手法來渲染英雄。

武松醉打蔣門神,是《水滸傳》書中最精彩的章節之一。在這段故事裡,武松的喝酒水平被寫到了極致,早已超過了景陽岡打虎的十八碗標準。

書中的好漢武松被發配孟州大牢,與小管營金眼彪施恩相逢,施恩仰慕武松,對他招待有佳,武松感激與他結為兄弟。後來施恩經營的快活林產業,被地方土豪蔣門神搶佔。武松決定替施恩討回公道。

去打蔣門神臨出門時,武松要求施恩答應他「無三不過望」,就是「要打蔣門神時,出得城去,但遇著一個酒店便請我吃三碗酒,若無三碗時便不過望子去,這個喚做"無三不過望"。」(前面已說過了酒店門前的「望」字含義)。

施恩倒是不心疼花費多少銀兩,而是擔心武松喝多酒誤事。因此:施恩聽了,想道:這快活林離東門去有十四五里田地,算來賣酒的人家也有十二三家,若要每店吃三碗時,恰好有三十五六碗酒,才到得那裡。恐哥哥醉了,如何使得?

宋代的酒啥度數 武松打蔣門神時比景陽岡打虎喝的還多

(劇照)

武松卻是另有一番理論,他告訴施恩,「你怕我醉了沒本事?我卻是沒酒沒本事,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這氣力不知從何而來。若不是酒醉後膽大,景陽岡上如何打得這隻大蟲?那時節,我須爛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勢!」

聽了這話,施恩才放下心來。小說敘述,從出門開始,武松先是吃了十來處酒肆,每家喝三碗,共三十碗。後來又喝了十來碗,一共是四十碗上下,結果,從早上一直到「此時已有午牌時分」,「武松酒卻湧上來」。一路喝了四十碗酒,武松已經進入醉態了。

書中卻說,武松一路喝酒,喝到快活林,明明只有五分酒,卻裝成十分醉。見一個高大的漢子在槐樹下乘涼,猜想這就是蔣門神。

此時,武松頭腦還是清醒的,他用了「打草驚蛇的法子,東倒西歪地先進了客店」···,通過戲弄店內酒保和老闆娘,並把老闆娘即蔣門神的老婆丟進大酒缸里,以此引起蔣門神憤怒以便展開廝殺。

蔣門神見了武松,心裡先欺他醉,只顧趕將入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先把兩個拳頭去蔣門神臉上虛影一影,忽地轉身便走。蔣門神大怒,搶將來,被武松一飛腳踢起,踢中蔣門神小腹上,雙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將過來,那隻右腳早踢起,直飛在蔣門神額角上,踢著正中,望後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這醋缽兒大小拳頭,望蔣門神臉上便打。原來說過的打蔣門神撲手,先把拳頭虛影一影,便轉身,卻先飛起左腳,踢中了,便轉過身來,再飛起右腳。這一撲,有名喚做玉環步,鴛鴦腳。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實學,非同小可。

武松這頓拳頭打的蔣門神在地下叫饒。武松喝道:「若要我饒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蔣門神在地下叫道:「好漢饒我!休說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宋代的酒啥度數 武松打蔣門神時比景陽岡打虎喝的還多

(劇照)

蔣門神答應之後,武松就地下提起蔣門神來,看時,打得臉青嘴腫,脖子歪在半邊,額角頭流出鮮血來。武松指著蔣門神說道:「休言你這廝鳥蠢漢,景陽岡上那隻大蟲,也只三拳兩腳,我兀自打死了!量你這個,值得甚的!快交割還他。但遲了些個,再是一頓,便一髮結果了你這廝!」蔣門神此時方才知是武松,只得喏喏連聲告饒。

看來,武松一路喝了四十碗酒,是邊喝邊走,邊喝邊醒。打服了蔣門神,還不忘炫耀一下自己是曾經在景陽岡酒後打虎的英雄。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心春秋 的精彩文章:

水滸好漢所劫生辰綱被換算出多個不菲等值 這筆財富後來咋用了
庚子國難慈禧替八國聯軍復仇 庄親王被賜死前誡告兒子一句話

TAG:掌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