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想要與這位外國人結為親家,為何卻被婉言謝絕?
【歷史劉老師原創,非授權嚴禁轉載】
貞觀十四年(640年)十月,吐蕃王朝的宰相祿東贊,帶領使團離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長安,求見大唐皇帝——唐太宗。
而此時,已經是吐蕃王朝在短短六年時間內,第四次派出的友好使團。
而且,使團的規格越來越高,這一次領隊的竟然是宰相這樣的高級官員。
前三次來訪大唐王朝,吐蕃王朝都提出了求婚、和親的建議。
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吐蕃的這一願望都沒有實現。
而這一次,唐太宗被吐蕃人的誠意所打動,下令讓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擔任大唐王朝和吐蕃的友好使者。
而對於吐蕃的這位宰相祿東贊,經過數月的交往,唐太宗對他的言談舉止很是欣賞,很想教下他這位朋友。
於是,唐太宗打算藉此良機,不如也和祿東贊成為親家豈不是好事成雙。相信百年之後,這也會成為一段佳話。
所以,頗有些相見恨晚的唐太宗,在晉封祿東贊為朝廷的右衛大將軍後,又主動提出和他結親。
對於能夠成為大唐王朝皇親國戚這一殊榮,很多外國人都求之不得。
然而,祿東贊卻婉言謝絕了唐太宗的這一友好意願——祿東贊表示,自己在本國已經有了妻室,而且還是當初父母親自為自己操辦的,自己不能夠對不起她,對不起父母。
另外,祿東贊還表示,現在文成公主和自己贊普的婚事兒還沒有完成,自己更不能有違禮節,比自己的主人還要提前成婚(臣國中自有婦,父母所聘,不可棄也。且贊普未得謁公主,陪臣何敢先娶)!
於是,就這樣,面對唐太宗的盛情,吐蕃宰相祿東贊婉言謝絕了。
面對如此忠君愛國的祿東贊,唐太宗心中的敬佩之意更加加重。
於是,為了彌補親事兒方面的遺憾,唐太宗決定對祿東贊進行厚賞。
但是,祿東贊對此依舊予以謝絕(上益賢之,然欲撫以厚恩,竟不從其志)。
三個月後,在禮部尚書李道宗的親自護送下,文成公主和吐蕃使團從大唐王朝的京城長安出發,開始向吐蕃進發。
最終,浩浩蕩蕩的隊伍,順利抵達了吐蕃,實現了吐蕃和中原王朝的首次和親,也演繹了這一千古佳話。
參考史料:《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六》


※李世民做的這件事情,竟然被御史罵的無言以對
※唐太宗想要把女兒嫁給尉遲敬德,尉遲敬德為何當場拒絕?
TAG:歷史劉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