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文|吳少菊 圖丨兩依藏博物館、吳少菊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兩依藏博物館
香港最大的私人博物館,館中藏有珍貴的明清古典傢具、歐洲珠寶粉盒及銀器,且還在不斷添置新的藏品。除館藏珍品展示外,亦會與國際機構及私人收藏家合作專題展覽。以預約制向公眾開放,鼓勵訪客觸摸並使用其中的傢具。
創立者:馮耀輝
地址:香港上環荷李活道181-199號
時間:每星期二~星期六(10:00~18:00,公眾假期休館)
票價:個人參觀免費,導賞團200港元,僅限預約。
電話:00852 + 2806 8280

如果你此前從未聽說過香港的"兩依藏博物館"(以下簡稱兩依藏),只要稍作簡單的檢索,便能很快地輕易在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因為這是一個收藏眾多珍稀藏品,並且能容許訪客與這些珍藏"親密"接觸的博物展陳空間。

"博物館是探尋歷史者一定要去的地方,在那裡你可以感受時代的變遷,光陰的脈搏,文化的衝突,以及多元的文化。"

九月的尾巴,穿過一條條窄長的街道,拾級而上,在紛繁的古董店鋪所造就的"百寶迷宮"中失去方向前,終於站上荷李活道,在這棟白色的四層建筑前微微駐足,歸零初見前的些許了解與所有好奇,走入其中,試著聆聽它要訴說的那些故事。

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

香港荷李活道西起皇后大街西,東至雲咸街口,是1844年港英政府在香港開闢的第一條街道,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上世紀70年代,荷李活道逐漸演變成聞名亞洲的古玩街,百餘家交易傢具、字畫、陶瓷、玉器、石雕、古籍等的古董商鋪林立,成為香港乃至東南亞最大的中國文物市場。這裡記述著歷史,也不斷書寫著新的歷史。

兩依藏位處荷李活道181-199號,於2014年3月正式開放。創始人馮耀輝先生乃香港金融界知名人士,有"股壇頑童"之稱,同時,也以大量的紫檀黃花梨明清傢具、珍稀的歐洲珠寶粉盒與銀器等多樣而具深度的收藏,寫下私人藏珍的傳奇。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馮耀輝也從不吝於分享自己的收藏。早於2000年出版《兩依藏玩閑集》時,便直言此舉並非為張揚其豐厚的收藏,"而是為了給更多朋友分享我的收藏成果,特別是給未有機會來香港的人們一飽眼福吧。"兩依藏的創辦,同樣受這種毫不藏私的分享理念所驅動。

馮先生與他的小女兒馮依凌精心設計博物館的布局,從燈光到動線的處理,皆頗費心思。因應部分大型收藏的展陳要求,他們犧牲了3樓的大部分空間用於在2樓建造了一個中庭,以改變原有建築低矮天花板的格局。當然他們也儘可能地尊重原有建築,比如保留其間一些無法拆除或移動的柱子與牆體,將整體的博物館空間,分割成一個個較小的畫廊。

兩年多的時間,幾乎可稱是以重建的方式,兩依藏終於成為如今以黑白為主色調、擁有高品質現代內飾的博物館空間。要知道這裡早前曾是荷李活道上常見的古董商用倉庫,當馮先生決意買下這處地產時,便不得不經歷漫長的與每一位隸屬業主的談判說服,而這一過程則要遠遠長於後來的改建過程。

這麼"費盡心力"地在荷李活道上創辦屬於自己的私人博物館,除了地利之便,大概還有一種情結所系——馮先生的收藏始於1970年代,荷李活道便可視為其收藏的起點,早前他的周末時間總是在這裡度過,用以找尋那些於他很有吸引力的兼具工藝與功能性的器物。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在符合收藏原則的前提下,所有納入兩依藏的藏品都是永久性的,雖因不同的展覽主題而有不同的展陳更換,但它們從來"只進不出",儘管有些藏品總是顯得不那麼"完美"。"它們的質量可能各不相同,但無論如何,每一件器物都在我們的收藏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馮依凌表示,"古玩收藏,難免會有損壞、裂痕或瑕疵,這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諸如傢具這類常被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但任何破損,都只是它們被使用的標誌而已。"而這些藏品背後蘊含的那些故事與歷史,則是兩依藏最想分享給訪客的。


"觸摸"兩依藏:"現今觀眾之傳統工藝詮釋者"

自小浸淫於父親的這些珍稀收藏中,馮依凌對各類藏品熟識至深,並融匯其知識貫通至館藏布局。如今擔任兩依藏館長的正是馮依凌,她以嶄新的方式管理,並主導著博物館的各項展陳計劃。

而她為兩依藏帶來的最大不同,便是引領了博物館的開放式布局,引入以講解為主導的博物館體驗方式,並鼓勵訪客親手觸摸和使用其中的傢具——兩依藏以預約制向公眾開放,在一兩個小時的觀賞過程中,這裡是安靜的可以留待你盡情與這些珍貴藏品接觸的時間。每位導賞員,也常會根據不同訪客,而在介紹時有不同的側重。再傳統、再久遠的工藝與器物,常會因這些有趣地講述而變得生動和親切起來。

"我自己的學術背景是文學,我非常相信敘述和故事的力量。我想將這些藏品的歷史故事,滲透到每一件藏品和訪客的體驗中。不只是它們的出處或製作時間,還有通過它們來講述關於人們如何購買、收藏和使用這些器物的故事。"親自撰寫每一件器物解說詞的馮依凌,定位自己的使命為"現今觀眾之傳統工藝詮釋者",將歷史知識蘊含於極富趣味的體驗之中,無疑是極為成功的做法。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兩依藏開放至今,推出了許多經典的展覽,而且幾乎是沒有什麼間隔的精彩接續。展示館內現有藏品系列的展覽,有充滿創意的"苦行與奢華的交織——中國雅士與西方名媛珍品展",當然還有重磅的大型館藏展"出入自然:兩依藏之三個永久珍藏",以及講述珍貴的10組傢具離散與重聚故事的"重緣再續:兩依傢具的收藏故事"等。

此外,馮依凌也積極與國際機構、畫廊及私人收藏家合作專題展覽。如今年6月結束的"藍色之路:來自波斯的瑰麗藝術"展,便是兩依藏與11間國際機構合作推出的香港首個深入研究波斯藝術和歷史中藍色元素的全面性展覽。是次展覽合作規模之大,於香港私人博物館與國際機構的協作之中可稱史無前例。

而對馮依凌來說,當下兩依藏的每次展覽都是貫徹其通過實質文物來講述文化故事這一理念的重要實踐。"兩依藏的使命是通過展示我們的永久珍藏、與國際機構的合作以及展覽計劃,向國際觀眾展示設計、傳統和工藝的重要性,我們希望能為訪客帶來對這些知識的新的認識與討論。"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墨躍珍木:走進文人的書房

當前,兩依藏正在展出的是"墨躍珍木:文房中的中國現代水墨"展,這也是兩依藏首次引入現代水墨的展覽。而以往常常成為大型傢具"配角"的文房珍玩,這次也終於當起了主角——超過200件的文房小件,涵蓋筆筒、軸筒、箱盒、小插屏、小几等,幾乎涉及文人雅集與閑隱的各式用具與賞玩珍器。

開放訪客觸摸展品的方式,同樣也為這次展覽帶來了正面影響。"不同於其他博物館所有東西都要放在展櫃後面——要知道,一旦這些器物不在它們應該在的地方,也就喪失了其原本的意義。我們可以讓觀眾觸碰這些物品,從這一角度出發,在策展與布局上面,也可以更隨心地以一個文人的角度去設想他會如何放置每一件器物,從而做出安排。"策展人方顥諺也直言,"事實上,這對我們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尤其這次,還加入了中國書畫,使展覽得以更加豐富。"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此番進入兩依藏,你便可在兩層的展示空間中看到許多大小不同的"文人書房",或僅陳簡單一案或一桌,上置小几、硯屏,並筆筒、筆洗等小而雅的文房用具,或加入亮格櫃、香幾、榻等置放更加多樣的文玩珍賞,安器置物簡潔而富韻致。

二樓的中庭位置,無疑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文房格局:一對曾亮相"重緣再續"展覽的黃花梨頂箱櫃被靠牆排列,著意增加的高台,更顯其氣勢;櫃前對稱擺放一對香幾,其上分別陳放著插屏與鏡台,前者所嵌的人物屏心則與頂箱柜上的彩繪《三國演義》故事的大理石畫片形成良好的呼應;往前,黃花梨圈椅前是同樣材質的大畫案,上面陳列少而精的文房用具,一件吳昌碩所作《花卉》平展其上,仿若這一書房的主人才剛完成或是正在欣賞這幅畫作一般。

館內除營造古代文房空間外,亦有不同類別的文房小件的大量展陳,令人印象深刻,如或素麵、或雕飾自然與書法、或嵌百寶的各式筆筒、軸筒,功能性與觀賞性具佳的小插屏,以及用於案頭收納的各式箱盒等。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賞玩這些精緻的文房小件之外,遊走其中,還可見或懸掛而立,或如前述展卷桌案上的24幅借展自香港當地私人藏家的精彩書畫作品,記述了清朝至民國初年三個世紀間中國現代水墨畫風格與主題的演化,極具價值。

"我們的目標是以有機的方式將美術和裝飾藝術重新整合在一起,這代表了我們祖先所崇敬的和諧與美麗的所有原則。"馮依凌期待能以文房用具與現代水墨的並舉而至,打開中國美學欣賞的全新範疇。

兩依藏如今已成為香港最大的私人收藏博物館,而他們仍不斷依據馮先生"真、美、稀"的藏物原則,在持續添增新品當中。這段時間以來,兩依藏致力於購入了一批豐富的日本藝術品,包括一些婚嫁用具和煙斗,而這類藏品也將成為兩依藏來年的重點展陳。

兩依藏:香港荷李活道上的博物館|《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總 編 | 鄧雪松

主 編丨林育程

執行主編丨程香

資料來源 | 《中國古典傢具》2018年11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