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駛向幸福的未來,雙手應該逐漸放開

駛向幸福的未來,雙手應該逐漸放開

1925 年,美國陸軍的電子工程師 Francis Houdina 展示了一輛無線電控制的汽車,他的車在沒有人控制方向盤的情況下在曼哈頓的街道上行駛。這輛由無線電控制的車可以發動引擎,轉動齒輪,並按響它的喇叭。《紐約時報》當時的報道說:「就好像一隻幽靈的手在方向盤上。」

1939 年的紐約世界博覽會上,通用汽車公司展示了自己對於未來汽車演進的想法。1983年,美國國防部高級計劃研究局開啟了名為陸地自動巡航

(ALV)

的新計劃,這個計劃的研究目的就是讓汽車擁有充分的自主權。

歐洲這邊屬英國看好自動駕駛,1971 年的時候英國道路實驗室測試過自動駕駛,即使到最近幾年英國公共財政預算比較緊張,他們還是計劃在 5 年內提供 1.5 億來資助自動駕駛研發。

而以沃爾沃汽車為代表的北歐人,也一直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他們認為

自動駕駛核心就是安全

,而安全正是沃爾沃汽車自創立之初就定下的立命之本。

更大層面上來講,當城市越來越擁擠,駕駛逐漸成為讓人受罪而不是享受的一種行為,自動駕駛是降低人為操作失誤、減少交通事故、改變出行、甚至是改變人們未來生活的終極解決方案。所以一貫追求美好生活的北歐人,很大意義上將「自動駕駛」作為追求更愜意生活的一種方式。

幾個月前虎嗅走進沃爾沃汽車的哥德堡總部,在瑞典一周的生活,讓我深刻體會到,在沃爾沃汽車,以人為本,注重人的感受與需求,是他們研究自動駕駛和科技進步的推動力,這或許是沃爾沃汽車和其他豪華品牌本質不一樣的地方。

確實不太想開車,但也不能一口吃個胖子

在世界很多地方,自動駕駛、輕鬆出行的需求似乎日益迫切。比如在中國,在千萬級人口的一線城市,居民平均單程駕車通勤時間已高達50分鐘以上,北上廣深的人均單程通勤時間更是超過1小時,平均每人每天的通勤時間已超過2個小時。試想一下,八小時工作、八小時睡眠,剩下的八個小時,還要分兩個小時在路上,怎一個心酸了得。

以我自己為例。我在北京生活,有車有京牌,看上去還挺幸福是吧?但我真的不願意開車出門,因為早晚高峰,堵車肯定是不能避免的。越堵車就越累,越累精力就越難集中,精力越難集中就越容易發生事故,發生事故了路上就更堵了,一個無解的惡性循環。

從家到公司 26 公里,不堵車半小時,堵車一個半小時,而比起付出時間更要命的,是堵車時一腳一腳的油門剎車,和時刻都要小心隨時鑽進來的加塞車輛。早上到公司,已經累夠嗆了,晚上下班,我寧願加班到 10 點,就為享受下「暢快的交通」和駕駛快感。然而早晚高峰,堵車肯定是不能避免的。

誠然,城市讓人們聚集,人多了車自然就多了。一般人們會把堵車的原因歸咎於車多,殊不知自己的每一腳剎車都會成為堵車的罪魁禍首。

想必不少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你遇到的嚴重堵車,以為前面一定是發生了非常嚴重的交通事故,結果直到自己速度都恢復正常了也沒看到任何交通事故。一般這種堵車可以被叫做是幽靈塞車現象。

Youtube 博主CGP Grey用一個 5 分鐘高語速的短片解釋了為什麼堵車會發生,因為每一個車上面都有一個司機,每個司機的加速和減速都不是同步的,簡單來說就會引發一個蝴蝶效應,即一個司機非常輕微的剎車會在後方司機的駕駛過程中被逐漸放大,波浪式地影響整個車隊。

但是地鐵數量也很多,高峰期時候恨不得十幾秒就有一班車,怎麼地鐵就不堵呢?其實不堵車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所有的地鐵都在一個系統的規劃中。所以如果一旦通過自動駕駛,形成一套自我調節的交通系統,這對於車流擁堵的調節作用將是非常有效的。

數學專家 Seibold 曾經做過這麼一個測算,即使車流中有很少的自動駕駛汽車,只要通過調節自身的行駛速度,也可以避免整個車流陷入擁堵。更加直觀的量化數據是:只要有 2%  的自動駕駛汽車,就能夠減少 50% 走走停停的情況。


(沃爾沃汽車自動駕駛車隊)

還挺立竿見影的是不是?但技術實際落地並不是那麼簡單。

無人駕駛可以算作是人工智慧的終極場景,這麼說的原因是,人工智慧的發展依賴於四個基本要素:計算力、海量數據、演算法與決策、以及感測器的數據採集

,而對於實現完全的無人駕駛同樣高度依賴於這四個基本要素,並且缺一不可。

這麼描述還是有點抽象,翻譯成更直白的語言就是,道路上所有車都是自動駕駛並不難,我們完全按照軌道交通的模式去規劃即可,但如果要想實現上面說的那種效果,讓自動駕駛和人類駕駛員共存,並且讓自動駕駛能夠對整個交通系統的狀況有正向的調整作用,那對於自動駕駛的要求就會非常高。目前的技術還是挺難實現的。

我們舉個更直接的例子。紅綠燈提供的是一種規範性的交通信號,紅燈停、綠燈行這樣最為基礎而簡單的規則是相當容易理解和執行的。如果路口中所有的行人和車輛都能遵守規則,那麼安全就能完全被保證。但是,這樣的方式並不高效。在不合適的路口安插節奏不對的紅綠燈,是很容易積累擁堵的。

那全面的自動駕駛能夠做什麼?想像這樣一個場景,當整個城市都變成無人駕駛的時候,並且全部通過系統連接起來;系統能透過整個汽車的聯網,預測並規劃不同汽車的去向。我們不再需要交通燈、也不需要車道、更不需要車速限制,由整個交通系統去調動,加速、超車;不斷自動完善的系統會取代死板的交通規則。

這也就是為什麼自動駕駛系統更高效甚至是更安全?不是因為什麼超級電腦或激光雷達,而是因為這是會不斷自我調整的有機系統。

前段時間沃爾沃在斯德哥爾摩發布 360c 自動駕駛概念車,這是沃爾沃對未來交通工具的美好願望。除了如同飛機公務艙一般,能讓乘客舒適享受生活的車內布局。沃爾沃在 360c 概念車上面展現的對未來自動駕駛體系的想法也是非常成熟的。

他們提出了整合標準的想法,呼籲自動駕駛汽車應該與其它所有道路使用者之間應建立全球統一的通信標準,也就是常說的V2V,車與車之間進行溝通。在 360c 的設計上,沃爾沃做了不少新考慮,為的就是向其他道路使用者更高效表明自己的意圖,提高整個交通系統的運轉效率。

當然,要想實現這樣的願景還要給技術一些成長的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現在就只能原地等待。任何願景的最終實現,都是依靠一步步紮實的推進作為路徑。

早在2015年,全球首款量產並配備Pilot Assist自動駕駛輔助功能的汽車沃爾沃全新XC90上市,能夠實現0-50公里/小時內,在擁堵路況下自動跟隨前車,解放駕駛者的雙手雙腳。

2016年,全系標配第二代Pilot Assist自動駕駛輔助功能的S90豪華轎車上市,可實現0-130公里/小時,無需跟隨前車的准自動駕駛

(相當於SAE第2級)

,並為駕駛員提供轉向支持、車距保持和速度控制等輔助。這套系統與全系標配的ACC自適應巡航系統一起,為駕乘者提供了更加舒適、便捷和安全的駕乘體驗。

行車關乎生命安全,那麼出行技術必然要有個相對紮實的發展路徑,但其實,在自動駕駛完全到來前,這些已經成熟的駕駛輔助技術,其實已經在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每天過得更加舒適和愜意。

骨子裡的人文關懷,決定了技術的溫度

為什麼沃爾沃汽車這個北歐車企如此關注你的生命?相信去一次瑞典你就會有了答案。

幾年前,英國《衛報》稱瑞典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社會」,理由是瑞典成功地在社會平等和經濟發達之間找到了平衡。瑞典全球知名的福利體系為幸福指數奠定基礎,但無微不至,深入細節的人文關懷,才是幸福感的源泉。

無論是繁華的商業區,還是居民小區里的后街,在人們走累了想要歇腳的時候,總會在不遠處出現一張長椅。專為孩子們設計的活動場地隨處可見,在瑞典的商店裡,家長們可以把小孩留在入口處的兒童樂園,有工作人員的精心看護,孩子們可以玩耍、畫畫或搭積木。

建立在生活點滴的人文關懷之上的,還有非常完善的福利制度基礎。無論是教育、醫療、就業還是養老,無憂的生活,是瑞典最讓人羨慕的地方。

就像你總能從一個畫家的作品中看出一些畫家的性格,你也能從一些新技術和新功能中看出研發人員究竟在乎什麼。

如果說一批美國科技公司和車廠的目標要讓未來變成現在的科幻片,更在意未來我們會實現什麼,那麼沃爾沃汽車想要做的自動駕駛,就像是回歸人類情感的「文藝片」,比起我們能做到什麼,更在意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2017 年12月,沃爾爾沃汽車正式將兩輛XC90自動駕駛汽車分別交付給來自哥德堡的海因一家和西蒙諾夫斯基一家,此舉正式宣告Drive Me全球首個普通用戶自動駕駛測試項目拉開序幕,接下來的四年,預計將有100人參與該項目。這是全球首個由真實用戶、警察、政府和大學共同參與的公共測試項目,而非由工程師操控的內測項目,或者互聯網公司進行的不考慮人的因素的無人駕駛。


(海因一家與沃爾沃汽車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漢肯·塞繆爾森先生)


沃爾沃汽車 Drive Me項目讓真實用戶真正參與進來的原因,除了希望積累自動駕駛技術,更重要的,還要觀察用戶實際使用習慣,讓高度自動駕駛技術越來越貼近「人」的實際需求,讓科技真正為人服務,而非讓人來適應科技。

就在十一月初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沃爾沃汽車對外宣布和百度達成協議,雙方將會共同為中國這個最大的汽車市場開發自動駕駛的純電動車。此前,沃爾沃在之前也發布下個階段最新戰略目標,即到下一個十年中期,沃爾沃汽車年銷量的三分之一將來自於自動駕駛汽車。

對於更加美好出行體驗的嚮往,對於商業變革和社會生態的推動,對於出行和生活之間完美的平衡的追求,影響著我們對未來智能交通發展的思考。而今,我們也已經清晰的看到,以沃爾沃為代表的車企,正在朝著這些追求和嚮往大踏步前行。

電氣化、自動駕駛、智能汽車、汽車共享這些汽車未來科技的前沿領域將會愈發充分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最終形成一整套未來出行的解決方案,而這將解放的不僅僅是人類的雙手,還有整個身心。試想一下未來的場景:

走進沒有方向盤和油門的汽車,你需要做的只是和語音管家確認你的目的地。在此後的時間裡,車內可以是你的電影院、是你音樂廳,也可以你的在線購物中心。車子靜靜駛過城市,沒有半點排放,你下車離去,汽車自動停好。

這樣的生活就在不遠的明天。



特別策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碧桂園:楊惠妍調任聯席主席,楊國強仍為董事會主席
這可能是雷軍最正確的決定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