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傅青主治婦科:婦科炎症經久不愈,很可能是脾虛!

傅青主治婦科:婦科炎症經久不愈,很可能是脾虛!

↑ 點擊上方

【養生正道】

關注我們 ↑

導言


傅青主是明末清初的大醫家,留下了不少好書,其書中記載的不少方非常平和,但是療效卻非比尋常。在平常臨床實踐中,使用其方屢獲佳效,萬分驚喜。傅青主又以善於治療婦科病而聞名,現將自己的一些見聞和心得分享給讀者及同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家都知道,婦人私處分泌少量白色液體不僅有利於滋潤陰道,也可以幫助清除自外而入的細菌。但是有些人不僅分泌液體,還大量地分泌液體,流出體外形成帶狀物,中醫把這種疾病叫作帶下。現在很多女性都有帶下的問題。(本文來源:慶余閣)


為什麼叫作帶下?


傅青主認為:「夫帶下俱是濕證。而以"帶"名者,因帶脈不能約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蓋帶脈通於任督,任督病而帶脈始病。帶脈者,所以約束胞胎之系也。帶脈無力,則難以提系,必然胎胞不固,故曰帶弱則胎易墜,帶傷則胎不牢。」

帶脈屬於人體奇經八脈之一,是專門維繫腰腹部不會下垂的力量,如果出現了腰腹部下垂,陰部有白色液體流出,一般中醫認為是帶下病。


為什麼中醫那麼重視帶下病?


帶下病自古就有,早在先秦時代,著名的扁鵲就擅治婦科。《史記》記載,邯鄲重婦人,則扁鵲為帶下醫。這裡的「帶下醫」指婦科醫生,帶下病作為婦科病的別名,可見古人對帶下病是多麼重視。

這也說明帶下病是非常普遍的疾病,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然而帶脈之傷,非獨跌閃挫氣已也,或行房而放縱,或飲酒而顛狂,雖無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則氣不能化經水,而反變為帶病矣。故病帶著,惟尼僧,寡婦,出嫁之女多有之,而在室女則少也」,對於婦女來說,不論是否結婚,有沒有生孩子,多會得帶下病。帶下病是非常常見的疾病,影響著人民的身體健康和性生活質量。


帶下病形成的原因



帶下病在中醫看來主要病因是脾氣虛,濕氣重,所以傅青主說:「脾氣之虛,肝氣之郁,濕氣之侵,熱氣之逼,安得不成帶下之病哉!」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白帶,「故婦人有終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則臭穢者,所謂白帶也」。有白帶,不僅讓人感覺不舒服,瘙癢,還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許多婦人疾病其實都是由白帶引起的。

現代人認為白帶是因為陰道炎引起的,但是中醫不是這樣認識的,中醫認為白帶是濕盛而火衰,造成了濕土不能上升,「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榮血以為經水,反變成白滑之物,由陰門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所以白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脾氣虛、濕氣重。


如何防治?


傅青主為白帶立了一個方,自古以來頗為流行,很多現代中醫多以此方治療帶下,成功案例不勝枚舉。傅青主言:

治法宜大補脾胃之氣,稍佐以疏肝之品,使風木不閉塞於地中,則地氣自升騰於天上,脾氣健而濕氣消,自無白帶之患矣。


>

>

>

>


方用完帶湯:

白朮(一兩,土炒)          山藥(一兩,炒)


人蔘(二錢)                    白芍(五錢,炒)


車前子(三錢,酒炒)       蒼朮(三錢,制)


甘草(一錢)                    陳皮(五分)


黑芥穗(五分)                 柴胡(六分)


圖:柴胡

水煎服。二劑輕,四劑止,六劑則白帶全愈。

本方體現了脾、胃、肝三經同治之法,其中白朮、人蔘、蒼朮、陳皮甘草都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類似於四君子湯;而山藥、車前子入腎經;黑荊芥、柴胡、白芍都可以疏肝解郁,柔肝活血。整個方「寓補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內,開提肝木之氣,則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補益脾土之元,則脾氣不濕,何難分消水氣」。

本方對於大多數白帶患者有非常好的療效,如果有其他明顯不適,在肺(比如氣喘、咳嗽、鼻息不利等)則加開肺之品,如木蝴蝶、紫苑、百合、五味子、杏仁等;腎虛(腰酸嚴重、眼袋黑、四肢無力)則入滋腎之葯,如菟絲子、巴戟天、杜仲等;陽虛則加艾葉、附子、肉桂等辛溫葯;陰虛則可以加熟地、麥冬等滋陰之品;如果有瘀血,出現健忘、左腹股溝疼痛,則加活血化瘀之桃仁、丹參、三菱、熟大黃等,療效顯著。



注意與預防

對於經常感染陰道炎的人來說,主要有兩個方面可以預防,從而降低感染概率。一方面是注意衛生,包括夫妻之間的接觸,平時洗漱用品的衛生問題,貼身衣物是否乾淨等。另一方面是多運動,少吃油膩之品,要有健運的脾胃,能夠將體內的濕氣排除出去,脾胃健運則人體正氣自足,不怕外面的邪氣入侵人體。



作者著作


《學中醫用中醫》

(↑因微信公眾號平台系統波動,圖書信息有時可能會出現無法顯示的情況,此時可通過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了解圖書詳情)


本書由慶余閣閣主馬純陽日常文章彙集提煉而成,大多數是應眾多網友提問而寫,反映了當前大眾普遍關心的防病治病問題。本書雖是一篇篇小文章組合而成,但雜而不散,作者將古典中醫的精髓貫穿其中,不僅教會大家防病治病的具體知識,還將古典中醫*精深奧妙的思想以簡潔凝練的方式展現在眾人面前,教會大家一種嶄新的思維方式,讀之獲益匪淺。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

慶余閣

作者:

馬純陽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簽約作者,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圖片為出版社在攝圖網所購版權圖片,請勿盜圖。


商業合作或投稿:whkpbjb@163.com

點擊

「閱讀原文」

優惠購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耳穴治濕疹,簡便又靈驗
經常腹瀉?經常便秘?排便不正常預示著身體怎樣的不健康?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