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出租房成垃圾場,規則意識「慢了一拍」

出租房成垃圾場,規則意識「慢了一拍」

近日,一個出租房成垃圾場的視頻在網路熱傳。租客是湖南長沙的一對考研情侶,房內一片狼藉,廢紙、塑料瓶滿地,甚至還有剩飯,現場變成垃圾堆。此事很快引髮網友發出「學歷與素質無關」的感嘆。(1月3日《瀟湘晨報》)

作為一種市場交易,房屋租賃說到底也是一種「分享經濟」;房東得到了資本性收益,租客滿足了「住」的需要,實現了雙方乃至多方的互利共贏。然而,「出租房成垃圾場」不僅切割了社會信任,也損傷了房東的正當權益;「出租房成垃圾場」既給房東帶來物質上的損失,也會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痛苦與傷害。

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流動的渠道,承載著公眾「讀書改變命運」的價值認同。對於考研的租客而言,備考顯然是第一位的,為了在激烈的考研競爭中脫穎而出,不少人都會爭分奪秒,在「整潔」上偷點懶無可厚非。只不過,考研已經結束,這兩位租客完全有時間整理房間,讓出租房乾淨整潔,非不能也,乃不為也。

在一個變動不居的時代里,房東與租客之間大都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通過房屋租賃,雙方塑造了一種互信、互惠的合作關係,而不是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損失的「零和博弈」。在一些消費者看來,我是付了房租的,房間我想怎樣就怎樣,這樣的自說自話,就是一種價值認同的迷失與錯亂。

權利意識不斷高漲,規則意識與邊界精神卻「慢了一拍」,這種「文明的剪刀差」,讓一些失范行為層出不窮。同樣是租客,有的懂得「退租前打掃」,有的卻讓房間上演了「變形記」。房子儘管是租來的,生活卻是自己的;對待房子的態度,也折射出人們的價值底色和文化格調。

「你的房間是你的人生的模樣,它體現了你與環境的互動方式,折射出的審美、品位、統籌、取捨還包括著心態狀態,就是我們此時此刻人生的折射,同時它也在暗示影響決定或者限定了我們的格局和選擇」。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也可以通過房間的面貌來「以貌取人」,以房間的模樣來觀察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出租房成垃圾場」不是一天形成的,失范行為也是不斷累加、逐漸升級的;正是有了日積月累的「快餐文化」和工具理性,正是有了平日里的「一屋不掃」,才有了最終的一片狼藉。

面對層出不窮的「出租房變垃圾場」,指望租客的道德自覺和行為自律顯然無濟於事,只有觸動租客關於利益的敏感神經,他們才會知道「痛」。對於租客背離契約的失范行為,要給予一定的規訓與懲罰。只有既補齊文明的短板,也通過契約增強外部的約束力與控制力,「出租房變垃圾場」才會越來越少。

(來源:燕趙都市報 楊朝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通訊業或將成碳排放大頭 專家呼籲少用手機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領頭人曾創辦多家生物技術企業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