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馬爾他海邊的自然石拱坍塌近兩年,設計師想用鋼鐵多面體彌補它

馬爾他海邊的自然石拱坍塌近兩年,設計師想用鋼鐵多面體彌補它

馬爾他海邊的自然石拱坍塌近兩年,設計師想用鋼鐵多面體彌補它

距離地中海島國馬爾他的旅遊地標之一「藍窗(Azure window)」坍塌已經過去近兩年了。2017 年 3 月 8 日上午,這座海邊的天然石灰岩拱門因為風暴吹襲完全塌入海中,當時馬爾他總理約瑟夫·馬斯喀特(Joseph Muscat)說「這是個悲傷的日子」,這個消息「令人心碎」。

「藍窗」位於馬爾他的第二大島戈佐島上。它是第一部《權力的遊戲》的取景地之一,也曾出現在 1981 年的電影《諸神之戰》和 2002 年的《基督山伯爵》中。

馬爾他海邊的自然石拱坍塌近兩年,設計師想用鋼鐵多面體彌補它

這座石灰岩拱門長期受島海浪沖刷,經過了約五百年的演變後形成,人們透過它可以看到藍色的大海和天空,「藍窗」的名字也因此而來。

也正是因為海水侵蝕,它在 2017 年之前就時有塌石現象出現。 不過,那一年的完全塌陷還是有些出人意料,因為在 2013 年還有報告顯示這座石拱並沒有迫在眉睫的崩塌危險。

馬爾他海邊的自然石拱坍塌近兩年,設計師想用鋼鐵多面體彌補它

在上個月中旬,一位俄羅斯建築師 Svetozar Andreev 提出了一個名為「馬爾他之心」的景觀方案。他提議在坍塌處設一個擁有多個閃亮鏡面的鋼鐵多面體,比例和尺寸與坍塌的石灰岩拱門一致。他想要做的是把這裡打造成一個新的文化旅遊坐標,為此還設計了一個 5000 平方米的展覽空間,五層螺旋樓梯盤旋而上,另配有燈光表演設施。

馬爾他海邊的自然石拱坍塌近兩年,設計師想用鋼鐵多面體彌補它

馬爾他海邊的自然石拱坍塌近兩年,設計師想用鋼鐵多面體彌補它

馬爾他海邊的自然石拱坍塌近兩年,設計師想用鋼鐵多面體彌補它

馬爾他海邊的自然石拱坍塌近兩年,設計師想用鋼鐵多面體彌補它

這個提案已經被交給了馬爾他的管理部門。設計師認為這個景觀代表著自然和現代性的融合,「能證明人類精神的堅韌」,能使坍塌的自然景觀再次吸引到遊客。在計劃被公布後,他還把媒體和社交網路上支持他的觀點截圖貼到了自己的網頁上。在當地媒體 Maltatoday 發起的投票中,表示「喜歡項目,希望以這種方式重建『藍窗』」的人占 68%,而認為「這是個瘋狂的設計,它在毀壞戈佐島」的人占 32% 。

支持者的觀點跟設計師差不多。一些人認為馬爾他會因此多一個文化地標,引起國內外的更多關注;還有人認為鏡面設計是很好的主意,能讓海和天的景色映在上面。另外,一位叫 Justine Mercieca 的網友認為,「藍窗」的坍塌與之前的保護不善與環境變化有關係,所以非常需要這樣一個不同材料的物體用來紀念之前的拱形結構,以突出的效果作為保護自然環境的提醒。她認為用照片和書籍來銘記是不夠的,而且,當下的方案要比用相同的石灰岩材料重建要好一些。

當然也有覺得這個設計「違和」的聲音。在設計網站 designboom發出這個項目的內容後,有人在文章下面評論「這看上去太不協調了,是在給這景觀抹黑」;也有人為環境擔憂,認為展覽館可以考慮,不過也應該建到附近的其他地方去,而不應該讓施工和未來更多的遊客破壞周圍的自然保護區。

曾經的「藍窗」所在的聖勞倫斯鎮的鎮長 Noel Formosa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對當地媒體 Newsbook 表了態。他說,「我們在考慮有一個新『藍窗』之前,應該先採取行動管理周圍的設施環境」,他指的是景點附近停車位緊缺等問題。

他表示「這設計不錯,不過有幾個疑問」。這些疑問分別是「金屬結構是否適應自然景觀」、「項目會不會對周圍的海岸造成破壞」,以及「它會帶來不少遊客,但是除了價值之外,還有什麼長期影響?」

題圖為 2009 年的「藍窗」,來自 wikipedi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首部《黑鏡》電影 28 日播出,可能是 5 小時的自由選擇劇情
年度回顧視頻撲街,Google 又做了一個小遊戲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