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清朝滅亡後的滿族婦女,仍保留了特色

老照片:清朝滅亡後的滿族婦女,仍保留了特色

清朝入關,只有不到十萬滿族人,如今滿族發展到了一千多萬,但是滿族傳統都沒了,而且丟的特別乾淨,連一個會說滿語的人都沒有。當然,這些傳統的丟棄,有一個過程。大清亡了,八旗子弟開始變為勞動人民,那些不適應歷史發展的習俗也逐漸放棄。圖為民國初年的格格,開始走向街頭,買生活用品,拋頭露面。

北京街頭滿族婦女買首飾。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最具標誌性的是在兩頭,高高的旗頭和馬蹄鞋。旗頭用鐵絲等搭建一個帽架,固定在髮髻上,上面綉有美麗的圖案。

這種頭案,加上高高的馬蹄鞋,限制了她們的肢體扭動,從上到下筆直,加上身上的旗袍,走起路來只能邁著小碎步,筆挺而又莊重。

1919年感恩節,徐世昌總統舉行大閱兵,這是閱兵儀式上的兩個滿族婦女,服裝有些像蒙古服飾。看他們的穿戴,應該是遺老遺少家的小姐太太。可以看到她們腳上穿著改良過的馬蹄鞋,高高的鞋跟沒了,但還是厚底。

1924年,北京孔廟裡的滿族婦女,高高的頭飾已經不見了,代之更為實用的髮型。滿族傳統在慢慢丟失。

1924年,美國攝影師甘博在熱河見到的滿族婦女,頭飾和服飾都已大大改變。

1917年,大清滅亡不久後的滿族婦女背影,頭飾仍然保留著原來的樣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察察堂 的精彩文章:

地下故宮180萬個寶貝呈現世人面前,件件價值連城

TAG:察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