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軍艦的反導防禦作戰都有哪些竅門?軟硬結合才是王道

軍艦的反導防禦作戰都有哪些竅門?軟硬結合才是王道

使用反艦導彈攻擊敵艦是繼艦炮攻擊後的新常態,相對於火炮類武器攻擊,反艦導彈的攻擊具有射程遠、隱蔽性高、突防性強、毀傷率大等特點,導彈對艦攻擊已取代火炮武器而成為現代主要的對艦作戰的手段。有矛必有盾,各國在積極發展對艦攻擊導彈的同時,也在大力研究對反艦導彈防禦技術,目前防禦反艦導彈主要有提高艦艇自身隱身性能、採用電子對抗及對來襲導彈進行直接摧毀等幾種手段。在防禦反艦導彈的作戰樣式上,主要有單艦防禦和編隊防禦,單艦防禦相對簡單,由本艦作戰系統完成偵察並組織對抗,編隊防禦則較為複雜,編隊防禦需要有統一的指揮和協調一致的作戰行動,需要組成嚴密的偵察預警配系,針對不同方向和不同類型的反艦導彈進行不同的防禦作戰措施,且不得干擾甚至誤傷友艦。中國海軍現在廣泛配置的艦艇編隊作戰指揮系統已經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

隨著反艦導彈技術的發展,以前以艦炮、魚雷等武器來攻擊敵艦的形式,發展為以反艦導彈攻擊為主,由視距內攻擊發展為超視距攻擊,且反艦導彈的形式也分為空射型、艦射型、岸射型和潛射型等。世界各海軍強國都積極研製出自己的反艦導彈武器,如美國的AGM-84「魚叉」反艦導彈、俄羅斯的SS-N-19「花崗岩」和SS-N-22「日炙」反艦導彈、法國的「飛魚」反艦導彈、日本的XASM-3反艦導彈等。中國海軍歷來重視反艦導彈的研究,較早期有「上游」和「海鷹」系列反艦導彈,後發展了「鷹擊」系列反艦導彈,裝備較多的有鷹擊-83和鷹擊62反艦導彈,近年來更是發展出鷹擊-12、鷹擊-18反艦導彈系列。

現代軍用艦船對損管設計要求很高,可承受反艦導彈擊中導致毀損的情況下,數艙進水能保持不沉,還在一些關鍵艙室進行了特殊的防護措施,如艙壁敷設凱夫拉防護層等。在隱身性設計上,盡量減少自身的雷達波反射、電磁輻射、紅外輻射等。通常搜索雷達波反射的威脅頻段在2~18GHz、跟蹤及末制導雷達的威脅頻段主要在8~18 GHz,減少雷達波反射主要採用隱身設計手段,如盡量避免相鄰的外表面呈直角、艦船水線以上盡量內傾或外傾,使平面法線方向偏離威脅方向;採用雷達透波材料或在外表面塗覆吸波塗料。對電磁輻射的控制主要採取對本艦電子設備進行屏蔽、隔離的方法及進行管制措施,控制自身電磁波對外界的輻射,降低被敵方截獲的電磁輻射量。紅外輻射的抑制主要是對一些高溫排放口如煙囪排煙管等部位進行控制,如安裝紅外抑制器等,本艦的紅外輻射強度應低於本艦配置的紅外誘餌彈的輻射強度。

電子對抗防禦反艦導彈的手段主要有雷達干擾、無源箔條幹擾、煙幕干擾和紅外干擾等。用於干擾反艦導彈的毫米波、厘米波制導雷達,對紅外、紅外成像、激光、電視制導的反艦導彈進行干擾,對反艦導彈發射平台的控制雷達進行干擾。雷達干擾具有雷達偵查、威脅告警和干擾功能。雷達偵查的頻率範圍一般在0.5~4GHz,保證截獲概率接近100%。雷達干擾的方式主要有欺騙干擾、雜訊干擾、多目標干擾、組合干擾和複合干擾等。雷達干擾用於對反艦導彈的末制導雷達和機載、艦載指示雷達進行有源干擾,雷達干擾一般與無源干擾結合進行複合干擾以提高干擾效率。無源干擾的方式主要有質心干擾、沖淡干擾和轉移干擾,用於干擾毫米波、厘米波和紅外線。煙幕干擾是一種遮蔽干擾,用於干擾激光、電視和紅外成像制導的反艦導彈。

直接摧毀反艦導彈的手段主要使用近程反導艦炮武器、艦載防空導彈進行攔截。近程反導武器較為典型的有美國的MK15「火神」密集陣系統、荷蘭的「守門員」系統、瑞士的「海上衛士」系統、俄羅斯的卡什坦彈炮結合武器系統。中國海軍近防武器系統的研製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主要發展了PJ12型7管30毫米艦炮武器系統和PJ11型11管30毫米艦炮武器系統。PJ12型武器系統於1985年7月立項,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近程防禦武器,PJ12型近程反導艦炮武器系統由364搜索雷達、349跟蹤雷達、光電跟蹤儀、7管30艦炮及火控系統組成,以直接命中方式攔截反艦導彈。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艦炮武器系統在PJ12型的基礎上研製,其綜合性能已經位於世界各國近防艦炮武器系統的前列。隨著中國H/AJK10型艦空導彈武器系統的研製成功並成為海軍艦艇的標準配置,中國海軍艦艇對反艦導彈的防禦水平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技術領先性。

作者:pop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報道 的精彩文章:

美媒風傳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要到大連維修,這事到底靠不靠譜?
人民海軍首艘現代化指揮艦即將退役,055在它面前都是小字輩

TAG:軍武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