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故宮珍藏三百年的寶物,如今再次被喚醒

故宮珍藏三百年的寶物,如今再次被喚醒

關注並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聯網商業

━━━━━━

對現代的年輕人來說,春節是什麼?大概率是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連環轟炸,是搖一搖、咻一咻的紅包大戰,是同學聚會的暗自較量和落寞神傷。在最值得彰顯民族底蘊的時節里,我們活成了流水線上的人偶,看不到多少文化印記。當發紅包變成微信轉賬,對掛春聯、新春書福變成了批量印刷,辭舊迎新的文化寓意,變成了朋友圈分享的2019新年FLAG。那些中華民族執著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猶如蒙塵的明珠,被大多數人遺忘在了三百年前的那個歲末。

如果今天,我們收到的年終獎是老闆自己寫的「福」字,恐怕把白眼翻上天都不夠,還得立馬轉身準備跳槽。但這件事要是擱在三百年前的清朝,不知道要遭到多少人的嫉恨。

據和碩禮親王昭璉在《嘯亭雜錄》中記載:「定製,列聖於嘉平朔謁闡福寺歸,御建福官,開筆書福字箋,以迓新禧,凡內廷王公大皆遍賜之。翌日,上御乾清宮西曖閣,召賜福字之臣入跪御案前,上親揮宸翰,其人自捧之出,以志寵也。」

簡單說就是,過年了,皇帝親筆寫下一個個福字,大臣們跪在御案前,皇帝寫一個,大臣就捧走一個,臣子們領了御賜福字回家,也必然會隆重地張貼供奉,並上書感謝皇恩。在當時,能拿到皇帝的福字,不只是殊榮,也象徵著福氣滿滿。後來,越來越多的官員都希望能得到御賜的福字,此後皇帝賜福就成為清宮習俗。

(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位皇帝寫的福字)

開啟這項習俗的,正是赫赫有名的康熙帝。想當年,剛達成「擒鰲拜、平三藩」成就的康熙帝正是意氣風發,心想以後就能讓一直支持自己的皇祖母得享天倫之樂。但孝庄皇太后卻在這時身染重病,藥石罔顧。

心急如焚的康熙從古書中找到「乘帝事」請福續壽的做法,齋戒沐浴三天,精選了一隻上鐫「賜福蒼生」正楷四金字的毛筆,一氣呵成寫了一幅傾注了對祖母摯愛的「福」字,並加蓋了「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取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鎮天下所有妖邪」。

自得到了這「福」字後,孝庄皇太后的身體日漸好轉,最後竟奇蹟般康復了!正因如此,康熙帝的這個「福」字也被稱為「天下第一福」。傳統的「福」字飽滿方正,講究的是「衣祿全,一口田」。但康熙帝當年寫下的這個「福」,卻能分解成「才」、「子」、「多」、「田」四個字,形窄而狹長,為「瘦」,音同「壽」,寓意「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壽」。

(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

事後,康熙帝幾番重提御筆,再也寫不出神韻俱在的福字來。即便如此,「賜福蒼生」筆依舊是他每年臘月提筆寫福的御用毛筆,也成為清宮歷代皇帝寫福必持之筆,一支筆,承載了一代又一代帝王對來年國有賢臣社稷安的美好願景。

與賜福禮儀相比,每逢除夕貼春聯的習俗就要歷史悠久得多。王安石曾作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其中「桃符」二字就是春聯的原始形式。

相傳,東海里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中住著各種妖魔鬼怪,另有一鬼門連接山中與人間。為防鬼怪下山到人間作祟,天帝派了兩個神將去把守,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此後,從這個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說。每逢過年,人們便在桃木塊上寫上「神荼」、「鬱壘」兩位神將的名字,掛在門的兩邊,以示驅災鎮邪。

(寫著「神荼」及「鬱壘」的桃符)

由桃符演變成春聯,據說是在五代十國的時候。據《宋史·蜀世家》記載,後蜀廣政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有一位擅長聯語的皇帝後蜀主孟昶,歲朝那天他突發奇想,要在「桃符板」上題寫對句來賀歲。可大臣們交上來的對句怎麼看他都不滿意。不服輸的孟昶親自下場,提筆在「桃符板」上寫下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幅春聯。

可惜的是,孟昶寫下了第一幅春聯之後沒多久就被宋太祖趙匡胤滅了國。於是乎,桃符正式演變成春聯的光榮使命,就落到了歷史上另一位有名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身上。這位放牛出身的皇帝,平生最喜對對聯,不僅自己要對要寫,還要求文武大臣們時不時也來上幾句。

明代文人陳雲瞻曾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出觀。」

「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依靠行政命令,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一直延續到現在。朱元璋不僅微服出城,與民同樂,還要檢查公卿士庶的落實情況,並現場辦公,親自題寫春聯。曾經有一次,他看到一戶閹豬的人家沒貼春聯,甚至當即揮筆寫下「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送給了這戶人家。

春聯的習俗同樣延續到了清朝。乾隆帝跟朱元璋一樣也是個對聯狂熱愛好者。據不完全統計,乾隆帝平生流傳的對聯就有600多幅,其中御筆親寫的行書五言聯「五雲迎曉日,萬福集新春」正是新春所作。

(萬科定製宮「禧」禮盒-乾隆御筆春聯)

如此熱衷春聯的乾隆帝肯定不會想到,百餘年之後的中國,春聯反倒成了過年時要走的形式主義。大多數家庭都會選擇從商家贈送的春聯里挑一個順眼的,匆匆忙忙貼上門。畢竟都要趕著看春晚、搶紅包、發微信,至於門口貼的春聯有什麼寓意,反正都是吉祥話,也就沒什麼人去在意了。

對掛春聯、新年書福的習俗,經過百餘年的滌盪已經慢慢淡去光環。但有一項賀歲傳統,卻幸運地從三百年前流傳了下來,那就是「全家福」。

在三百年前的康乾盛世,雖然沒有美顏相機,但並不缺技藝精湛的中西畫家。皇帝有了自己的移動「照相機」,自然要在新年伊始,留下闔家賀歲的「全家福」。

故宮留存的一張《弘曆歲朝行樂圖》就是其中之一。想當年,乾隆帝為了這幅「全家福」可沒少花心思。據史料記載,早在那年農曆十一月中,乾隆帝就將丁觀鵬、郎世寧、沈源、周鯤等中西畫家召入宮中,命其作畫。其中,擅長人物肖像寫實畫的郎世寧畫乾隆帝像,中國畫家沈源、周鯤、丁觀鵬等人畫小童、房舍、樹木。

(《弘曆歲朝行樂圖》)

融合了中西畫技精髓的《弘曆歲朝行樂圖》就此誕生,上有「八徵耄念之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太上皇帝之寶」等鑒藏印,可見其深得帝心。

《弘曆歲朝行樂圖》由前後兩個庭院構成,以中部的圍牆分隔,前景庭院中盤坐並手持如意的是乾隆皇帝,目光慈祥充滿愛意,他的腳下有一童子在燒炭火;院中嬉戲的為皇子們,他們或放鞭炮、或提鯉魚燈、或懷抱芝麻,其樂無窮。

(萬科定製宮「禧」禮盒-賀歲紅包及書籤)

迎新納福的手寫春聯,飽含寓意的親筆福字,還有藏在它們背後的對聯文化和筆墨書法,一度被我們遺忘在三百年前的那個歲末。幸好,我們之中的文化先覺者,願意頂著狂風巨浪,穿越漫長的歷史長河,找回傳統文化的滄海遺珠。

在辭舊迎新之際,北京萬科聯合故宮文創,首發定製了一份穿越三百年而來的宮廷賀禮,攜「迎祥納福」之儀,將遺落的傳統文化送到每個家庭身邊。

(萬科定製宮「禧」禮盒)

萬科定製宮「禧」禮盒中包括一本印有《雍正十二月行樂圖軸》的2019己亥年枱曆,記載著皇宮中四季不同的節令風俗——正月觀燈、二月踏青、三月賞桃、四月流觴、五月競舟、六月納涼、七月乞巧、八月賞月、九月賞菊、十月畫像、十一參禪、臘賞雪月。

(萬科定製宮「禧」禮盒-《雍正十二月行樂圖軸》枱曆)

福盒中還包括乾隆帝御筆「福」字一張,使用AR掃描福字,還會有專業書法老師教你如何書寫福字。賀歲春聯則取材自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弘曆行書五言聯》。套裝內還有與對聯 橫批同等規格的福紙,拿起一桿賜福蒼生筆,按照文化部中國書畫院專家級書法老師的指導,與家人共同寫下一個福字,表達一份世間獨有的新年祝福。

截止到12月27日,北京萬科弘揚傳統文化系列活動「宮賀新禧,萬福有你」全網總閱讀量已經超過50萬 ,微信朋友圈轉發超過萬次,喚起幾十萬戶家庭對於傳統文化的感知和傳承。

(萬科定製宮「禧」禮盒)

一桿賜福蒼生筆,一副御筆春聯福字,幾疊龍紋紅色方斗,整本節令風俗枱曆,樁樁件件,皆深藏著一家企業的民族自信和文化深思。乍一看,很難相信這是一家開發商的年終賀禮。畢竟公眾對開發商的印象還停留在「X萬置業」,一心營銷只賣房的階段。像萬科這樣醉心民俗、把傳承傳統文化做出實績的還是業內頭一個。

尤其是在年終歲末,當其他房企都忙著促銷賺業績的時候,萬科卻記著在辭舊迎新之際,回望漫漫歷史長河,溯回重拾傳統文化的顆顆滄海遺珠。

除了此次宮「禧」禮盒外,萬科宮廷系列表情包「紫禁熊」也即將上線,乖萌可愛的宮廷人物,搞怪逗趣的表情動作,再加上幽默扎心的流行語言,把傳統文化元素與網路傳播手段整合到一起,將繼續在社交網路上發力,將中華文化傳遞到每個家庭手中。

(萬科宮廷系列表情包「紫禁熊」)

一次的提起不算銘記,一次的實踐也並非傳承。傳承中華文化,品味幸福生活,萬科對於傳統文化的思考和弘揚仍將繼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年營收近 2 億元,「軒媽蛋黃酥」能成為國民蛋黃酥品牌嗎?
8點1氪:人民日報評權健風波:別拿生命開玩笑;羅永浩部分鎚子股權被凍結;小米發布首款洗衣機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