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把父母趕出家門:父愛缺失的家庭,養不出孝順懂事的孩子

孩子把父母趕出家門:父愛缺失的家庭,養不出孝順懂事的孩子


1.父愛充盈的家庭,能養出有出息的孩子

前兩天看到一個採訪,顛覆了我的認知——原來最「炫父」的一句話,不是我爸給了多少錢,而是「你看我爸帥不帥!」

歌手白舉綱在參加採訪時,在錄像里看到了自己過世的父親,他很是激動地從沙發上跳了起來:

「你看我爸帥不帥!」

沒被傳統家庭「絕對服從」的世界觀浸染的白舉綱,從來沒有畏懼過父親,而是把他當成最好的兄弟來看待。

成長的每一步,都有這個兄弟的扶持和陪伴。

第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他還是個稚氣未脫的孩子,那個時候就已經認識到生活並不容易,也很早就有了與家人一起「負重前行」的打算。

「我想快點長大,幫家裡分擔壓力。」

老話說,「父愛如山」,指的是很多父親不善於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只能把這種深沉的愛埋在心底,但這種愛,不知不覺也會給孩子一種遙不可及的距離感。

白舉綱的父親則選擇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

他從不建立高高在上的人設,會與孩子親昵地稱兄道弟;

他會讓孩子跟自己一起幹活,讓孩子親身體會生活的不易;

他會參與孩子的學習、生活,在方方面面給他建議。

也難怪白舉綱會在採訪時說:

「我爸對我影響很大,我的思考方式、行為方式都是在模仿他。

「我爸就是我偶像。」


2.父愛缺失的家庭,養不出孝順的孩子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是「喪偶式育兒」,根源就在於父親逃避責任,不做家務也不帶孩子,連教育的任務也一股腦推到母親身上。

殊不知「父親」的角色是無人可以替代的。

在央視拍的紀錄片《鏡子》中,一名叫張釗的孩子吸引了我的注意。

他暴躁易怒,早戀輟學,還曾為了女友把父母掃地出門。

當攝製組第一次來到他家的時候,他聽說父母要把自己送去「培訓學校」,更是揚言要撞死在牆上,再也不認自己的父母。

父母認為他性情突變,是因為找了個對象。這事不僅影響高考,而且破壞了家庭關係,所以執意要把他送去「改造」。

紀錄片里,面對老師的提問,張釗有些漠然地陳述道:

「我爸笑的表情很少,哪怕是面對媽媽,兩個人除了吵架就是吵架。他最多的時間,還是在看電視。」

父母以為孩子是因為早戀所以變得「六親不認」,卻沒曾想,其實是因為自己對孩子的關心不夠,所以被孩子從心底否定了。

那些缺失父愛的孩子,沒有受到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也沒有被父親真正疼愛過,心裡沒有為人處世的標準,也就很容易模糊了「犯錯」的邊界。

父親,是孩子三觀形成最重要的引導者,也是孩子早期行為的模仿對象。

所以說,不孝順的孩子,大多出自父愛貧瘠的家庭。


3.父愛缺失的家庭,給不了孩子良好的成長氛圍

前兩天微博上一條叫做「為什麼這麼多女人不願意結婚」的視頻被瘋狂轉載。

這是一檔韓國的綜藝節目,妻子金真生了三個孩子,身材走樣,面容浮腫。因為擔心丈夫出軌,有時她會抱著三個孩子去丈夫吃飯的地方找他。

可是見到丈夫時,她得到的卻不是噓寒問暖,而是丈夫冷漠的白眼和無盡的諷刺。

丈夫把她趕回家,隨後也匆忙回來。但是在一家五口的小屋裡,卻沒有溫馨的互動,只有丈夫的斥責和妻子的眼淚。

丈夫責怪妻子這麼冷還要帶著孩子往外跑,甚至覺得她丟臉。

妻子被最愛的人傷害,哭著癱坐在了地上。

「是我想變成這樣的嗎?

「我生了三個孩子,不是一個。

「別說調理身體,你有幫我照顧過孩子嗎?」

妻子生了三個孩子,每天累到沒有時間收拾自己,丈夫卻還是無動於衷,甚至自己獨自出去吃飯不管家人。

都不會幫著帶一下孩子,又談何「父愛」?

在這種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又怎樣學會「懂事」?

果然,在家人平時互動時,被媽媽照顧得很好的三個孩子,也並不懂得心疼她,甚至會像那個禽獸爸爸一樣,大聲嘲諷她:

「媽媽像個大胖子,我也活不了了!」

胖就是可以嫌棄妻子、母親的理由嗎?

在另外一個節目中,330斤的妻子(增肥是為了生孩子)主動減肥,為的是身體健康,而丈夫一直對她不離不棄。

真正有責任感的男人,會與妻子一起承擔生活的壓力,也會給孩子最好的關愛。父母相愛,也都愛孩子,才是一個家庭最幸福的樣子。

父母是家的格局和風水,缺失父愛的家庭,屋裡會常年充斥著沉悶的氣氛。

孩子從小在壓抑的環境下長大,可能會心理扭曲,成為下一個「施暴者」或「受害者」。


4.孩子成長的鑰匙掌握在父親手中,父愛不只是陪伴

紀錄片《鏡子》中,家明的父親第一次接到培訓學校校長的電話時,被他的說法逗笑了。

「他說孩子的鑰匙掌握在我的手裡。」

家明父親是一家企業的管理,教育孩子一直都是用「最嚴厲」的方式,他希望孩子事事做到最好。

但事與願違,家明卻不想學習,只想輟學去當一名流浪歌手。

以前父親從未傾聽過孩子的想法,只知呵斥。他雖然每天都陪著孩子,但只是「盯著他學習」。自己也花了時間,卻不見孩子思想的進步。

這種「看管」也讓孩子產生了叛逆的情緒,渴望「獨立」,渴望「遠離」。

在看過採訪孩子的錄像以後,家明的父親幡然醒悟,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應該給予他更多精神上的引導和生活上的關心,不然再多陪伴也是白費!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要參與孩子精神世界的建設。這就需要母親來支持和監督父親的參與,主動「讓位」。

兩人明確分工,比如媽媽負責衣食起居,爸爸負責孩子的學習和三觀的塑造。

真正有出息又樂觀自信的孩子,都離不開父愛的精神灌溉。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

「父親雖不能代表自然界,卻代表著人類存在的另一極。

「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學技術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風紀的世界、閱歷與冒險的世界。

「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他指給孩子通向世界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派 的精彩文章:

不談錢的婚姻,有多可怕?
「哭窮」究竟有多可怕?很多家長看完沉默了……

TAG:親子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