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烏克蘭為何心甘情願銷毀核武器?養不起,開關還在別人手裡

烏克蘭為何心甘情願銷毀核武器?養不起,開關還在別人手裡

作者:雲海

烏克蘭是蘇聯時期除俄羅斯聯邦外,最重要的加盟國。蘇聯解體時,蘇聯高層和俄羅斯聯邦高層都曾經努力地拉攏烏克蘭,希望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的聯盟關係不破裂,但被烏克蘭果然拒絕了。烏克蘭之所以拒絕,其實是有它自己的戰略考量。那就是烏克蘭希望利用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不弱的軍隊,獲得大國級別的地位,迫使美俄都積極與其交好,兩頭獲利。這個想法很好,但結果卻讓烏克蘭人很鬱悶。

烏克蘭拆解戰機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正等著美俄都來找它做朋友、談交易呢,沒想到美俄卻聯合起來對付它。原因很簡單:烏克蘭擁有80萬的軍隊,300多艘戰艦,13000多輛坦克裝甲車,1500多架戰機,1200枚洲際導彈,2000多枚核彈。有一支如此龐大的軍隊在身邊,俄羅斯人當然睡不著覺,美國人也很忌憚,想著怎麼削弱這個新冒出來的威脅。

三家各有算盤,俄羅斯人擔心烏克蘭投入美國的懷抱,美國人則擔心烏克蘭耍心眼。最終,美俄達成共識:烏克蘭必須銷毀核武器。烏克蘭這才發現勢頭不對,迫於壓力,只好銷毀。

當然,烏克蘭願意銷毀的另一個重大原因,是這些核武器的啟動密碼全部在莫斯科,並不在基輔。試想一下,自己手握那麼多核武器,啟動開關卻在敵人手裡,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所以不要也罷。

烏克蘭拆解導彈

在這個問題上,烏克蘭除了戰略失算外,經濟上也遇到大麻煩。解體後的烏克蘭陷入了泥潭,難以自拔,根本養不起數量如此驚人的軍隊和裝備,這東西也不能像航母、軍艦和戰機一樣賣點錢花花,只好銷毀了。

講一個典型的例子。當時,烏克蘭繼承了不少前蘇聯的圖-160戰略轟炸機。按照後來公布的圖-160數據參數和成本信息,該型戰機起飛重量275噸,攜帶燃油140噸。在發動機全開的情況下,這些燃油只能支持飛機飛行3小時左右。而且圖-160的NK-32發動機的壽命較短,需要定期更換。前蘇聯到了後期的時候,為了省錢,連戰略轟炸機都停飛了。現在俄羅斯公布,稱圖-160起飛一次,僅起降這一下的成本就在6-8萬美元,要是再算一下140噸燃油的費用,以及其他零部件的維護費用,就更大了。烏克蘭顯然用不起,也維護不起。

蘇聯時代留下的武器太多,給烏克蘭帶來嚴峻問題:沒錢養

至於1500多架戰機和1200多枚洲際導彈,每年的維護經費更是一個天文數字。即使烏克蘭把自己賣了,恐怕也養不起這樣一群吞金巨獸。

另一個促使烏克蘭銷毀核武器的原因,是切爾諾貝利事件。事件發生後,震驚了世界。在此之前,雖然各國都清楚核污染的危害,但多少還是抱著僥倖心理,覺得不太可能出事。切爾諾貝利事件造成的一系列後果,讓人毛骨悚然。爆炸發生後,直接把50噸的燃料送上了大氣層,威力至少是廣島的50-80倍。很多人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由於輻射太強,幾分鐘就斃命。為了堵住中心區域的輻射量,只能採用直升機投送封堵材料,有600多名飛行員先後犧牲。有3名勇士決定犧牲自己,潛入地下室,避免引發連鎖反應。如果不是這些,可能烏克蘭的大部分地方已經是無人區了。

這讓烏克蘭高層感到很後怕。本來,烏克蘭在武器管理方面就存在不少問題和漏洞,切爾諾貝利事件給他們敲響了警鐘,他們根本無力保證核武器和核原料的絕對安全。即使是美國這樣的大國,也經常丟失過核武器,幾十年找不回來,更何況烏克蘭。為了保險,他們願意徹底銷毀。

總之,從歷史的角度看,烏克蘭銷毀核武的選擇還是很明智的,雖然少了一個護國重器,但確實也少了很多隱患和麻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南非曾經想搞核武器,為何最終放棄?沒有敵人,就沒有核武
川軍從未負國!3000川渝子弟死守滕縣全軍覆沒,系台兒庄幕後英雄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