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矽谷收入差距擴大,九成員工的工資不如1997年

矽谷收入差距擴大,九成員工的工資不如1997年

過去幾十年以來,隨著科技行業的強勁發展,像矽谷這樣的地方受到資本和人才的青睞。

據CNBC報道,大多數從業者都沒有分享到矽谷的財富。從2001年到2016年,這個地區經濟蓬勃發展,矽谷居民的人均GDP增長了74%,這種增長速度比全國同等地區快了五倍多。但是這四年里,矽谷地區生產總值回到矽谷員工手上的比例,從64%降至60%。

引人深思的是,縮水的錢去哪裡了?如果按照2001年的GDP份額發放,每個矽谷員工在2016年應該獲得8480美元的額外薪資和福利。取而代之,這筆錢到了風險投資者、金融家、僱主和收入最高的員工手上。

上述具體數據來自於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發布的一項最新報告。負責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教授克里斯·本納(Chris Benner)說,「這個領域擁有讓人難以置信的收入或財富,但它不是一種服務於大多數人口的經濟模式」。他言辭犀利地指出了矽谷地區工資停滯不前、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現象。

在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後,九成矽谷從業者的工資都在下降,他們在2017年的收入甚至還不如1997年。依據矽谷收入劃分階梯,只有處於階梯頂層的頂尖人才逃過了一劫,工資上漲了0.7%,其餘全部下降。中等收入的員工受到影響最大,工資下降了12%至14%;那些處於收入階梯底層的人受到的影響最小,工資僅下降了1%。

教授克里斯·本納(Chris Benner)認為,正是因為政府有所作為,通過提高最低工資水平保障了底層收入者的生活,才使底層收入者工資下降幅度較低。

現實向所有人發出提醒:矽谷正在變成「窮人和富人之谷」,並不是所有矽谷員工都能從經濟發展中受益,尤其是中低收入者。他們不在蘋果、Facebook等科技巨頭的工資名單中,與六位數薪資、大額獎金和股票期權無緣。而且,隨著生活成本不斷增加,工薪階層的工資甚至無法支付住房和在該地區生存所需的費用。在聖何塞,一個低收入的租房者將不得不花費他的全部收入來支付一個普通公寓。

美國智庫矽谷聯合投資(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拉塞爾·漢考克(Russell Hancock)認為,當地經濟發展不能只依靠數據科學家,像教師、消防員、保姆和廚師也應該受到同等重視。他擔心「分叉社會」將影響該地區整體生活質量。

漢考克質問,作為一個社區集體,難道消防隊員、老師這些人要和高收入者分開而居住在偏遠社區嗎?

讓人驚訝的是,這項研究同時表明,2017年從事低收入工作者的數量較二十年前增長了25%,而從事高收入工作者的比例下降了。教授克里斯·本納傾向於將之形容為梨形經濟,頂部萎縮,底部膨脹。

研究人員認為,現狀正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科技行業的贏家通吃規則和行業的「近乎壟斷」性質,加劇生產率與工資增長之間的脫節。這種規則催生了蘋果、Facebook等大型科技公司,沒有給其他公司留下太多成長空間。其次,隨著零工經濟的興起,工作外包已經是矽谷的流行做法,他們通過降低正式員工數量,削減人力成本。據統計,谷歌自創建20年來合同工人數在2018年首次超過了正式僱員人數。

從更大的層面上看,合同工增多的趨勢可以被視為一種不平等加劇的跡象,造就了一個新的底層階級。這些合同工做著一份全職工作,卻無法享受全職員工的醫療等相應福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三缸就是四缸減一缸?單缸效率了解一下!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