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董事會換屆拖延了大半年,董明珠想連任穩了?

董事會換屆拖延了大半年,董明珠想連任穩了?



(原標題:董明珠連任,穩了?)


格力電器的董事會換屆拖延了大半年,董明珠的連任之路也是峰迴路轉。

採訪 | 《中國企業家》記者 王芳潔 謝芸子

文 | 謝芸子 編輯 | 徐曇

頭圖攝影 | 鄧攀

格力電器的換屆問題一直懸而未決。是什麼在阻礙那一紙公告的最後公布呢?

2018年末,《中國企業家》記者曾在珠海格力電器總部問過董明珠此問題,當時她的回答頗為淡定,「很多人覺得我戀著這個位置,不願意退休什麼的,但我想的是不能因為個人意願而放棄更大的東西,企業的利益是至高無上的。」

2019年1月1日晚間,格力電器終於就換屆問題發布公告,稱「將於1月16日召開股東大會進行董事會換屆選舉,董明珠、黃輝、望靖東、張偉、張軍督、郭書戰成為第十一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同時,劉姝威、邢子文、王曉華成為第十一屆獨立董事候選人」。

從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看,執行總裁黃輝、副總裁望靖東等均不足以對董明珠連任構成競爭,外界大部分聲音認為,董明珠連任格力電器第十一屆董事會董事長沒有懸念。的確,無論是2018年的經營業績還是官方態度,都十分有利於董明珠,而在拖延換屆的7個月中,唯一的不利因素,或許就是銀隆新能源魏銀倉、孫國華的反訴。

此外引人注目的,則是獨立董事候選人劉姝威的提名。劉姝威也不止一次公開表示過對格力電器以及董明珠的支持。

在2018年12月2日的第十七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劉姝威還曾就銀隆問題對《中國企業家》做出評論,「董總收購銀隆是非常好的,下一個顛覆性的技術與市場,可能就會從新能源電池中出來」。

在劉姝威看來,分析未來市場還是要圍繞「衣食住行」,「未來的城市交通、空氣污染問題會很嚴重,私人汽車可能會成為奢侈品,公共交通、網約車會成為主流,而銀隆的優勢就在於6分鐘快速充電。」

提及目前銀隆新能源股東之間的風波,劉姝威直言,「我認為這不是問題,我覺得她(董明珠)做得太好了」。

劉姝威力挺董明珠

劉姝威現為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與董明珠的交情頗深。

2015年9月,劉姝威曾以學者身份出席格力新品發布會。彼時,劉姝威剛發表文章《嚴格控制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減持套現》與樂視網分析報告,賈躍亭成為其重點炮轟對象,一度引發爭議。

2016年8月,董明珠宣布格力電器擬以130億元的價格收購銀隆新能源,該方案因部分中小股東強烈反對而流產。此後,董明珠又以個人名義對銀隆新能源進行投資,並將王健林、劉強東等大佬拉入局中。

2017年3月4日,劉姝威公開表示「銀隆將會成為第二個格力」,並聲稱,董明珠投資銀隆股份之後,銀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對於美的收購庫卡一事,董明珠和劉姝威的觀點也如出一致,董明珠曾表示:「核心技術不是買來的,依賴於別人,買別人的東西,遲早要被淘汰。」而在此後,格力電器也的確在技術上有一定突破,甚至將領域擴張到晶元,只是為了讓格力的空調性能更加穩健。

2018年,「寶萬之爭」拉開帷幕。據搜狐財經梳理報道:2018年年初,作為萬科獨立董事的劉姝威以「寶能系」鉅盛華的部分資管計划到期為由公開要求其清算。同年4月,劉姝威又發表文章,指責寶能動用巨額保險資金和銀行資金損害實體經濟。而就在當天,董明珠參加博鰲亞洲金融論壇時表示:「寶能傷害過格力」,「這不是一個單一的寶能、萬科、格力的問題,這是一個現象」。

可以肯定的是,劉姝威與董明珠同樣也是實體經濟的代言人,對於萬科,劉姝威近期也曾向《中國企業家》雜誌表示:「目前萬科的轉型很成功」。

而除了上述的公開表態,劉姝威在朋友圈的狀態也印證她與董明珠的深厚友誼。

據中國經濟網報道,2018年5月,劉姝威更是多次在朋友圈稱與「閨蜜」董明珠相聚,並將格力電器稱作上市公司的楷模。這些足以證明董明珠和劉姝威交情不淺,但也正因此,部分法律界人士質疑劉姝威成為格力獨立董事候選人的「獨立性」。

在格力電器就換屆發布最新公告後,劉姝威發表文章《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候選人聲明》,聲稱自己作為獨立董事候選人符合相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和深交所業務規則對獨立董事候選人任職資格及獨立性的要求。

再造一個格力

但不能否定的是,不管劉姝威是否能成為格力電器的獨立董事,格力電器近年來的優秀業績足以為董明珠的連任保駕護航。

董明珠的連任之路可以說峰迴路轉。

2012年,朱江洪退休,董明珠當選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長,當年,格力電器成功邁上千億台階,營業總收入達到1001.1億元。2016年10月,珠海國資委曾免去董明珠格力集團董事長一職。當時外界認為,這一變故給其連任董事長一事蒙上陰影,是否連任的問題也是從這個時段開始被提起。

按照公司章程,格力電器董事的任期為三年,至此,董明珠已連任兩屆,況且,目前64歲的董明珠早已過了退休年齡。正是在2018年董事會換屆的關鍵時刻,董明珠用亮眼的業績「拯救」了自己。

在2018年12月2日的第十七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董明珠宣布,格力電器在2018年的營收將達到2000億元。而對於格力電器,董明珠也在更早前提出過下一個「五年計劃」,寄希望通過「多元化」在2023年實現6000億的營收,這等於要再造一個格力電器。

「大家都說格力的空調好,但是格力的洗衣機一樣好,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做空調以外的家用電器,因為我們要做智能化的電器」,這樣的話在2018年的眾多場合被董明珠反覆提及,在她看來,格力在冰箱、洗衣機、廚房電器等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體系,更何況格力電器還有自己的數控機床、還有手機,並且在真正的研發晶元,5年6000億的目標不在話下。

然而也正是因為「多元化」,董明珠飽受爭議,畢竟目前手機、新能源汽車、晶元的業績都不能說是盡如人意。而董明珠尋求多元化背後,更多是對格力產品單一的焦慮。

公開資料顯示,格力的空調業務佔據了總營收的8成以上,市佔率徘徊在35%-40%左右。在家電分析師劉步塵看來,2019年空調行業負增長可能性非常大,高度依賴空調業務絕對不會是一個好消息。而董明珠也一直認為「智能家電+手機」會成為大趨勢,這也是她做手機的原因。董明珠也曾對《中國企業家》表示,格力做晶元主要是為了加強格力產品的穩定性,且在2018年,格力生產晶元已部分應用在空調業務上。

在更早前的2018年10月22日傍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到珠海的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這意味著董明珠實體經濟代言人的標籤更加強化,無疑也是對格力這些年自主創新成果的肯定。

但董明珠需要操心的不只是一個格力,銀隆新能源也到了重要的節點,如果不能扭轉局勢,董明珠與格力電器皆將陷入困局。

據早前網易清流工作室報道,董明珠最初投資珠海銀隆的10億元資金,其中7.5億元來自格力電器經銷商,剩餘2.5億元則借自魏銀倉全資持有的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而格力電器與銀隆新能源簽訂的價值200億元的合作協議中,大部分是格力在為銀隆新能源代採購。當然,董明珠對銀隆的動刀還在持續,銀隆新能源也到了必須「刮骨療傷」的關鍵時刻,畢竟業內都希望銀隆能夠成為第二個格力。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2019年1月16日董明珠順利連任,任期將到2022年1月,屆時董明珠68歲,也會成為她格力董事長的最後一個任期。彼時,格力電器能否完成6000億營收、能否在多元化的道理上更進一步,都將得出結論。

長期以來,格力電器的股權都十分分散。天眼查顯示,大股東格力集團持股為18.22%,作為職業經理人,董明珠的個人存在感更強。在更多媒體看來,格力現階段面臨的關鍵問題是,很難找到一個可以替代董明珠的人物,一旦董明珠離任,格力電器的輝煌是否也會畫上句號?

格力的故事始於1985年,不論是朱江洪還是董明珠,都傾注了全部的心血。

「很多人都勸我要急流勇退,但是我一定要找到可以接班的人慢慢培養,我覺得未來會有比我更能幹的人,我相信格力的文化也是可持續的、是要成為百年企業的」,董明珠告訴《中國企業家》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科技 的精彩文章:

美小鎮質疑富士康百億美元建廠不透明:一個大廠突然就來了

TAG:網易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