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光輝戰鬥機定價,口氣不小會有人買嗎?
印度的LCA光輝戰鬥機目前已經完成了研發,由於研發費用較高,而且自己又不願意買,於是印度把目光投向了出口市場,這一定價還真是嚇死人,單機售價達到了8000萬美元大關,已經和俄羅斯的蘇35S和美國的F35處於同一價格區間,這明顯是不打算真心賣出去了。
LCA的體積很小,掛個鐵炸彈都顯大。
要說這LCA,還真是擁有一身的貴族血統,他聚合了法國的設計理念和美國的發動機,萬國牌的航電設備和導彈武器,戰鬥力也是不堪入目,四代機中僅大於陣風戰鬥機的機頭雷達尺寸,飛行速度連2馬赫都到不了,載彈量太小,連格鬥導彈掛著都嫌大,這麼小的飛機,推重比竟然還不到0.68,靈敏度不行,採用了法國的鴨翼和機身融合技術,故障率很高,時常墜毀。
這時幾款單發四代機的體積尺寸對比,可見LCA的體積是最小的。
LCA戰鬥機的尺寸很小,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小的四代機,或者,他只能算是個三代半了,戰鬥力對比梟龍戰鬥機實在是差太多了,尺寸小、航程短、載彈小、速度慢,這麼低難度的飛機,硬是被印度研發了30年都還沒成功,梟龍巴基斯坦的代號是JF17雷電戰鬥機,這款戰鬥機都已經製造了150架,包括100架BLOCK2型,都已經推出了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BLOCK3型了,LCA都還處在測試階段。
相比較而言,巴基斯坦的JF17雷電戰鬥機已經成為真正的第四代作戰飛機了。
印度空軍實在是忍無可忍,一架都不想買,在國防部的壓力下,還是硬著頭皮買了一個中隊20來架,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著第一批的小批量飛機都還沒有形成戰鬥力,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都無奈開始製造LCA的改進型了,這可真是個奇景,原型機都還沒戰鬥力,改進型都拿出來了,連艦載型都出來了。
現代空軍對於戰鬥機的體積要求就是「重與中」,現代戰鬥機科技水平越來越高,價格也是越來越昂貴,研製一型新款戰鬥機需要至少20年的時間,而從這個機型服役開始它的型號使用壽命期至少也得40年時間,比如:F15/蘇27這兩個重型戰鬥機都是1970年代開始設計的,1980年代初技術完全成熟……到現在它們再加上最新改進機型已經服役了40來年了,仍然是現代戰鬥機的主要機型!這得益於它們龐大的機身體積和堅固耐用的機身結構,大的冗餘度可以帶來大的改進餘地……否則飛機自身就太小,動一個鉚釘的位置都會影響機身受力這顯然是沒有改進的價值,一架飛機至少也要服役25年時間(機體壽命),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不進行升級改造,用不了8~10年的時間就會全面的、整體型的落後!
「光輝」戰鬥機不但機身太小,它的自主率也很低!包括發動機、飛控電傳控制、機載大部分航電設備……甚至彈射座椅也都是外國公司所提供的,這些不是印度自行生產「子系統」在飛機集成方面存在:設備安裝介面不一樣、使用頻率不一樣……等諸多問題 ,並且武器裝備系統的控制上也會出現問題,外國不提供火控計算機的「源代碼」,計算機不識別印度自己製造的武器, 只能是繼續購買外國的航空彈藥,這無形當中又讓外國「敲了一筆」!
「光輝」戰鬥機這種自主率很低的印度貨估計外國是不會購買的,因為買了後勤務保障會非常的麻煩,各個子系統印度根本不能提供售後服務,需要購買方再次與第三方去解決!武器彈藥也是,如果購買方的彈藥庫里俄制彈藥比較多要出現更大的麻煩,因為火控計算機不識別俄制彈藥…也需要再去「第三方」哪裡購買,這會需要另外花錢。
所以,以上種種問題會讓「光輝」戰鬥機在外銷上困難重重?誰願意去購買問題多多、售後極差的商品?且不說飛機質量的好壞,就是將來的維修保障、彈藥使用上就會讓人頭疼不已……這個事情就連印度空軍自己都嫌棄它太麻煩了,以至於購買法國「陣風」戰鬥機,自己國家的空軍都這樣對待它,那麼其他國家就更不會觸這個霉頭了。


※大連造船廠和江南造船廠哪個更厲害?
※雖然非洲貧窮已經是現實,但是有人知道非洲貧窮的根本原因嗎?
TAG:小鵬鵬談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