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微軟私下測試「巴厘島」項目 讓用戶控制被收集的數據

微軟私下測試「巴厘島」項目 讓用戶控制被收集的數據

至頂網報道

來源:ZDNet

如果一條個人信息可以由某一方訪問,而它的創建者/用戶卻不能,那麼這條信息就是反向隱私。這些作者指出,衛生服務提供者、警察、收費公路運營商、雜貨連鎖店和僱主都創建了反向隱私數據,在許多情況下,用戶可以從擁有這些數據中受益。

微軟正在開發一個代號為「巴厘島(Bali)」的項目,旨在讓用戶控制關於他們的數據收集。該項目是微軟研究院的孵化項目,現階段似乎正在進行私下測試。

筆者從「Longhorn」的推文中了解到巴厘島項目的存在,並通過另一個推特用戶「Walking Cat」也看到了相關的內容。Longhorn將巴厘島項目描述為「個可以刪除所有連接和帳戶信息的項目(反向隱私項目)。

打開巴厘島項目頁面的鏈接。該頁面允許擁有代碼的用戶登錄該網站,但並未說沒有代碼的用戶可以申請代碼。

巴厘島項目的「關於」頁面將其描述為「新的個人資料庫,讓用戶控制被收集的所有數據……該資料庫將使用戶能夠存儲由他們生成的所有數據(原始和推斷出的)。將允許用戶可視化、管理、控制、共享和貨幣化這些數據。」

「關於」頁面顯示,巴厘島項目是基於「反向隱私」的概念,這是2014年由Yuri Gurevich、Efim Hudis和Jeannette Wing撰寫的論文的主題,他們當時都在為微軟研究院工作。如果一條個人信息可以由某一方訪問,而它的創建者/用戶卻不能,那麼這條信息就是反向隱私。這些作者指出,衛生服務提供者、警察、收費公路運營商、雜貨連鎖店和僱主都創建了反向隱私數據,在許多情況下,用戶可以從擁有這些數據中受益

巴厘島項目的「關於」頁面顯示,該項目處於「初始階段」,這意味著開發人員專註於幫助用戶匯總來自各種網站的個人數據,並能夠查看這些數據。

雖然並非每個微軟研究院的項目都以某種方式轉變為商業化產品或服務,但現在很多項目都已經實現了這一點。所以我認為巴厘島很有可能在某個時候會成為一個商業實體。與其他技術供應商一樣——例如最近因為數據隱私相關問題而負面纏身的臉書,微軟也可以通過發布支持用戶控制自己數據的技術獲益。

微軟稱,用戶對自己數據的控制是微軟、Adobe和SAP去年秋天公布的開放數據計劃(Open Data Initiative)的核心原則。微軟幾乎沒有提供任何關於此數據所有權模型如何工作的詳細信息。

-END-

至頂網

一個談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的信息服務平台,致力於記錄和推動數字化創新,服務CIO、CTO等技術和商業的決策者、從業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不忘初心 帆軟從產品和生態兩個層面讓數據成為生產力
可信區塊鏈人才培訓首度開課 科技行者助力區塊鏈人才培養

TAG:至頂網 |